数字化图书馆前提下高等艺术院校图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5-07-12 08:34徐庆慧赵红云四川音乐学院6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纸本图谱

徐庆慧 赵红云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

数字化图书馆前提下高等艺术院校图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徐庆慧 赵红云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

近年来,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抓住机遇、注重内部管理和建设,获得了迅速发展,在管理的制度化、服务的程序化、图书数字化、资源电子化、设备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艺术图谱资源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设备老化、利用率低、基本停留于人工操作阶段,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艺术图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非常重要,要朝着电子化、终端化、一体化、自助化、综合化、转型化、大众化等趋势不断发展,同时又能发挥纸本资源的优势,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数字化;艺术院校;图书馆;图谱资源;开发利用

四川音乐学院院级资助一般项目,项目编号:CY2013072

一、艺术院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增快。得益于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政策,各高等艺术院校虽然在馆舍面积和购书数量上普遍获得了发展,但在具体的数量上有所差别,发展不平衡。以川音图书馆为例,1999年有约1600㎡的馆舍面积和26.6万余册纸质书籍,电子资源几乎没有。截止2014年底有馆舍1.6万㎡,纸质藏书量达121万册书(含音箱资料),电子资源32万册。15年间,馆舍面积增长了近10倍,藏书量增长了5~6倍。

2.发展质量提高。2000年以来教育部对各高等院校开展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各高校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自查和提高,图书馆的馆舍面积、生均购书量等成为“红线”。在这种要求下,高等艺术院校积极行动、逐步弥补扩招生带来的不足,逐步增强内部管理,在管理制度化、服务程序化、招标公开化、数据指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图书馆的运行更加规范。

3.发展方向明确。各高等艺术院校把数字化图书馆纳入发展规划,更加重视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程度。各类打印、复印、扫描、转录等设备逐渐配置到位,新一代计算机不断更新,高存储、高运转服务器得到有效应用,自动化建设卓有成效,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开放。2014年12月初,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十一所市内高校图书馆率先对外开放,成都市民可凭借相关证明到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免费办理借阅证,借还图书、到馆阅读或获取其他相关的服务。

二、调研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图谱资源的利用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上半年发放并收回了200份调查问卷(以川音图书馆为例)。从调研的统计结果来看,有80%的读者对图书馆已购电子资源不是很了解,有90%的读者对馆藏特色资源库没有明确的认识。当然,也有90%的读者对本馆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有84%的读者对图谱资源的借阅流程比较清楚,有76%的读者对现有图谱资源的利用表示满意,有70%的读者对图书馆自动化和自助化设备抱有很大的期望,有62%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应该进一步提升。

三、艺术院校图谱资源利用情况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更新速度低。艺术院校的图书馆旧馆建成年代比较久,许多基础设施一用就是几十年。从国资管理的角度看,一次性更换的采购资金大、采购面广、采购周期长,导致更新速度低。

2.文献趋同率高。音乐艺术类文献的基本乐谱和基本书籍相对来说范围小,“音乐作品由于受其篇幅、体裁、形式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作品尤其是歌曲、器乐小品等乐谱,除个别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外,绝大部分以结集出版的形式出版,各音乐专业图书馆对乐曲集无法分析著录”。因分类不同或利用目的不同,一首曲谱可能被不同的书或不同的出版社所采用,因此文献采访难免重复。

3.资源共享不够。各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除基本藏书外,资源各有特色,有些资源具有互补性。但因为相互协作不够、著录格式不同、索引方式不同、检索软件有异、交流平台不畅等情况,各馆在图谱资源的共建共享上非常缺乏。

4.资源利用率不高。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到馆利用图谱资源有一定的倾向性,主动性不高,大部分是应专业教师的排演要求或学习任务而来。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乐谱需求量较高,美术专业的学生对画册、设计技巧的方面的书籍需求量较高,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的、理论性的、社科类的书籍不是很感兴趣。

5.服务层次和质量有待提高。音乐艺术类院校的乐谱借阅服务,面对面交流和服务是一大特色,具有自动化服务无法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到馆读者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容易造成一定的借阅纠纷。同时受定岗定责的影响,长期的、枯燥的、程序化的工作,会导致馆员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惰性的产生,无法更加主动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四、加强纸本图谱资源的利用

1.纸本图谱资源不可替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短短20年的发展,意义非凡。但是纸本资源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传承,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古籍的保护尤为重要。年代久远的,具有开创性的资料,名师名家的早年手稿、作品集显得非常珍贵,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艺术的里程碑,也是最直观的陈列形式。

2.纸本图谱资源直观性强。即使是电子资源,大部分读者最后愿意接受的还是纸本图谱资源,这在艺术院校尤为明显。大量的馆藏图谱资源经复印装订后变成学生们日常练习的乐谱,成为在音乐厅演出(演奏)时最主要的工具。当然,纸本资源不会因为停电或电脑故障而变得不能使用。

3.纸本图谱资源保存期长。电子资源更新速度快,资源介质及内部版本变化快。受电脑升级、软件升级、数据库升级影响,原有版本比较容易会被替代。现代网络技术非常发达,计算机病毒入侵、黑客的攻击、服务器的老化,容易造成电子资源丢失。

4.纸本图谱资源查询费时。如果是一本书,纸本图谱资源显得容易查询和检索。但是,如果是从几百甚至上千本的书里面找读者需要的书,纸本图谱资源查询起来就不是很方面,必须依靠工作的熟练和经验。在这方面,电子图谱资源就显得非常便利,只需在电脑上输入关键词,便可迅速检索到所需的资源。所以人工检索和电子检索手段应相互协作、配合。

5.纸本图谱资源不宜保存,卫生度较差。除了非常重要的贵重的纸本图谱资源是专架专柜密封保存外,一般的、大部分的纸本图谱资源都是开架式保存,都躺在开放式的书架上,灰尘、虫蛀是常有的事情,且不可能做到每天清洁。由此带来的是卫生条件的恶化,布满灰尘、发黄的、散裂的、散发霉味的旧书、脏书,读者基本上不愿接受。

6.纸本图谱资源利用率低。一个有10万册纸本资源的书库,最新的书不过10000册,最常借阅的不过1000册,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一。以某艺术高校图书馆艺术图书借阅室为例,开放式艺术图书书架20列,大部分书龄超过三年。常用乐谱谱架20列,其中12列主要服务学校交响乐团,其余8列主要服务读者借阅(约2000册左右)。在服务读者借阅的乐谱中使用率较高的500册左右。

7.纸本图谱资源人工服务率低。如果以一个读者向管理员咨询一本书为例,完成正常的检索、找书、复印、装订、找付等程序基本上要花费10分钟时间。一个管理员即使一天(以8小时工作计)不停歇,也仅能服务50个左右的读者。相较于上万名在校生规模的学校,这显然是不够的。

五、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1.电子化趋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图书的电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一个优盘(移动硬盘)就是一个小型的移动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基于印刷型文献,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向电子文献为主体的方向发展。它具有信息储存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快捷,图文并茂,交互性强,传递迅速,复制方便,易于编辑等特点,受到读者青睐。”随着电子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各大数据库商纷纷推出了特色的电子化书库,且资料越来越全、越来越详细。例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数据等已广泛被各大高校所使用。Ebrary乐谱数据库、牛津音乐(艺术)在线数据库等也给广大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师生带来了方便。

2.终端化趋势。随着手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及PAD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在,各种资源日趋通过APP或专业软件方式向智慧型手机、PAD及个人计算机集中,各种APP及软件因用而生。如超星数据近期开发的歌德移动图书借阅机便是很好的例子,它把2000余本电子图书集成到借阅机系统上,通过手机下载APP客户端、扫描二维码、选择电子图书下载到手机上方便用户随时阅读。

3.一体化趋势。随着图书馆各种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读者到馆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借阅,图书馆的功能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借还服务。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催生更加一体化的图谱资源利用与服务模式,如资源检索、文献查新、书籍推荐、按需借阅、复印扫描、装订成册、电子传输等。

4.自助化趋势。高校的扩招使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人事编制紧缩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数越来越少,服务转型和单岗多责使工作人员越来越“精”。自主化服务不仅是一个靓点,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创新之处,即由读者自助完成相关的查询、借还以及相关基础服务等。当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下可以逐步实施。

5.综合化趋势。文献借阅虽然是借阅室的主要功能,但是,比起冷板凳、冷座椅、冷空间的借阅室,提供了舒适借阅环境(空调、沙发、茶几、台灯、茶饮等)、提供了免费WIFI、免费电脑使用,提供了低价有偿服务(复印、扫描等),提供了信息共享空间(或角落)的借阅室更加能够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读者更加愿意来。但是,这要求图书馆面积要相对较大,在优先满足读者借阅和学习的条件下适当开展。

6.转型化趋势。在自助化和一体化的前提下,工作人员的转型是基本的趋势,工作人员的职能越来越集中于“后台”,即为满足读者的需求而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如增加文献采访的次数、增加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机会、进行图谱资源的入库移库、增加相关文献的检索条目和信息以及构建自己新的特色数据库。

7.版权化趋势。大量的图谱资源是经由文献采访购得,版权是特定的。图书馆自建的电子数据库是自身的劳动成果,必须有版权保护意识,需要加密保存。如果自建了图谱资源数据库,就必须设定使用者的操作权限,电子图谱资源未经授权不可复制、编辑和删除。管理员只能在授权范围内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检索,然后根据检索的结果开展相关的服务。

8.大众化趋势。根据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规定,为营造良好全民阅读氛围,切实提高人民的精神层次和追求,高校图书馆应该逐步向公众开放。“音乐院校图书馆”所面临的读者群体,已由本院师生和专业音乐工作者,扩大到本地域的高校师生乃至全社会的音乐爱好者。”“最温暖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向喜爱读书的流浪者、拾荒者敞开大门,不因为他们收入低、地位低而将其拒之门外,这些特别的读者们也很懂得“规矩”,进馆阅读前一定将手洗干净。

六、结论

近十年来,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紧跟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纸本图谱资源虽然有一定的缺点,但也有很大的优势。电子图谱资源增长迅速,但还需要一个发展和吸收的过程。两种图谱资源相互弥补,才能不断提高图谱资源的利用率。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必须注重内部管理,重视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才能使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喜欢图书馆,爱上这里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助推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1]单亚莉.音乐乐谱文献资源建设初探[J].当代图书馆,2007(04).

[2]韩春凌.浅谈音乐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变[J].乐府新声,2004(01).

[3]李英珍.图书馆音乐艺术图像文献资源分析与研究[J].大舞台,2012(05).

[4]倪军.网络环境下高等音乐院校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J].音乐探索,2006(01).

徐庆慧(1983-)女,台湾人,汉族,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文学学士学位,现任职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等艺术教育、图书馆管理。

赵红云(1977-)男,山西人,汉族,毕业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现任职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助理,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纸本图谱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熊明非作品选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陈芳桂艺术作品
图表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