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留守儿童暑期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基于浙江省永康市“驻企少年宫”项目的实践思考

2015-07-12 08:34浙江省永康市青少年宫321300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永康市青少年宫少年宫

陈 永 (浙江省永康市青少年宫 321300)

流动留守儿童暑期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基于浙江省永康市“驻企少年宫”项目的实践思考

陈 永 (浙江省永康市青少年宫 321300)

每年假期,都会有一大批留守儿童从四面八方流动到父母打工的城市,为的是和父母的短暂相聚。这群“小候鸟”的假期生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2012年起,永康市青少年宫将服务流动留守儿童群体的暑期文化生活纳入工作视野,通过资源整合,社会联动,在“小候鸟”居住集中的企业聚集区内开办了浙江省首家“驻企少年宫”,在服务流动留守儿童暑期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驻企少年宫”的实施背景

(一)从社会热点的视角来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渐凸现,已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解决“留守儿童”暑期流动期间的文化教育问题,需要家庭、文化教育机构、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从永康的市情来看。永康是外来人口输入大市。截止2013年6月,流动人口登记在册数达到58万,每年到永康过暑期的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在暑假期间,他们虽然暂时生活在父母身边,但也客观存在着“假期生活无人照料、安全事件易发、学业辅导缺失”等等诸多现实问题。

(三)从流动留守儿童的需求来看。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他们很希望有亲情的陪护,有同玩的伙伴,有可以实现心愿、梦想的机会和舞台,同时也渴望享有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更加便捷的校外活动场所。

(四)从青少年宫的职能定位来看。少年宫作为公益性校外文化教育主阵地,有义务和责任介入青少年文化事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缓解他们的现实困难,帮助他们快乐生活,全面发展,让流动留守儿童与本地孩子共享文化教育的同城待遇,这也是开办“驻企少年宫”的出发点。

二、“驻企少年宫”的具体做法

(一)多方携手,共筑成长平台。由青少年宫牵头,整合少年宫、企业、高校和社会的资源,共同构筑流动留守儿童的校外活动平台。一是整合企业社会资源,优化办宫条件。由企业提供室内场地,分设教室、活动区、表演舞台、办公室等功能区。购置风扇、乒乓球桌、投影仪等活动教学设施;二是联合高校教育部门,强化师资保障。会同师范学院,挑选多名师范类大学生承担活动教学工作。不定期聘请教育系统的实践课程教师,执教特色手工课;三是参照活动场所要求专业运作。由市青少年宫负责整体策划、过程管理、活动实施,并派驻多名专业人员承担管理工作。由企业团组织负责招生报名和条件审核。

(二)课程丰富,满足多元需求。针对民工子女的多元需求,设计了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活动课程。一是兴趣社团促成长。开设书法、绘画、唱歌、舞蹈、棋类、球类、演讲、游戏等8个兴趣小社团。举办了讲故事、乒乓球比赛,开展海洋标本科普展、科技小制作等活动,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综合素质提升。二是中国梦教育重引领。拍摄“小候鸟梦想”题材微电影,举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会、“我的梦想秀”展示,排演《木木夕的冠军梦》舞台剧等形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成立临时少先队组织,播映红色题材儿童电影和讲述“美德小故事”的形式,深化思想引领。开展“感恩蛋糕DIY”活动,带领孩子把亲手制作的蛋糕送给父母,加强孝敬教育,增进家庭情感沟通。三是自护教育创平安。邀请公安、卫生等单位的专业人员来宫,举办交通出行、消防禁毒、安全用电、防溺水、应急救护等专题讲座,开展疏散演练,播映宣教电影,提升平安自护技能。四是感受城市促融合。开展走读游学活动,带领孩子参观武警军营、消防警营、五金城、国际会展中心,游历西津桥、博物馆,感受永康的历史人文积淀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举办方岩纸花制作、永康百工图片展,增进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知度和归属感。五是亲情陪伴暖童心。开展贫困学员家访,增进“家宫互动”。举行“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活动,邀请家长来宫联欢,共度欢乐暑期。

(三)完善机制,注重过程管理。结合未成年人校外文化活动要求,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驻企少年宫安全、实效、有序运作。一是以童为本,规范学员管理。制定各类制度,规范学员行为准则;建立学员评价机制,开展“雏鹰争章”活动,用雏鹰章见证孩子们的进步成长;加强学员的自主管理,执行小干部轮岗值周。二是岗位考评,加强师资管理。成立“支教大学生党员小组”,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教师岗位职责》等制度,明确教师组职责,对任教大学生的岗位表现进行联评。三是注重实效,细化活动教务管理。每周召开活动、教学工作例会,结合留守儿童特点,商定每周活动课程安排,做好活动方案策划,完成集体备课。四是多措并举,重视安全管理。与企业、家长、大学生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方职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学员实行全程封闭管理,采取安全教育、到宫点名、家长接送等措施,加强安全防范。

三、“驻企少年宫”的成效

(一)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浙江卫视等媒体也相继对该项目进行了报道。具体做法受到了团中央调研组的肯定,并指出:驻企少年宫在流动留守儿童输入地的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在全国尚不多见。

(二)促进文化教育的供给均衡。“驻企少年宫”项目以流动留守儿童为主要指向对象,让特殊群体青少年享受到普惠、均等、公益的文化教育服务,实现少年宫为本地少年儿童服务向为全体少年儿童服务的跨越。其理念,体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

(三)实现文化教育服务边界的拓宽。围绕“立德树人”主题,在内容上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德育、实践体验和“中国梦”教育内容,采用活动课程设置,不再简单的进行暑期培训,实现活动育人,扩大了文化教育形式边界。在留守儿童的家门口办起少年宫,零距离服务“小候鸟”的暑期生活,拓宽了服务的地理边界。

(四)助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服务流动留守儿童,进而解决了外来青年民工的后顾之忧,间接的服务了企业发展。项目已成为党政部门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驻企少年宫”从短期开展变为长期落户,为留守儿童和外来人员子女提供持续性的校外教育服务,是今后“驻企少年宫”发展的思考重点。下一步将根据已有经验,力争在“获得政策、场地、资金支持,形成一套服务功能共融、场地设施共建、项目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扩大服务辐射覆盖,打造文化教育活动服务圈等方面有所突破,更好地为留守儿童和外来人员子女提供便捷、优质的暑期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永康市青少年宫少年宫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象山县青少年宫书画中心学生书画作品
胡志刚 典藏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晨曦》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免费“染发”
浅谈五金工艺材适用优良树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