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花园游记(一)美得令人窒息的云山花园

2015-07-13 02:55药草花园
园林 2015年5期
关键词:冷色暖色云山

精致园林>FINE LANDSCAPE

澳大利亚花园游记(一)美得令人窒息的云山花园

文·图 ◎ 药草花园

>>导语一直以来,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给我的印象是浩瀚辽阔,红色的草原上长着笔直的桉树,野生动物奇趣而丰富,即使像我这样一个热心园艺的人,也从未想过它的花园和园艺会有什么出奇之处。于是在出行前作了一番仔细攻略之后,这才发现我固有的印象是非常错误的。澳大利亚除了继承英国的传统园艺外,还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植物品种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不仅创造出无数光彩照人的花园,也孕育了丰富多姿的园艺文化。

土地与人就像一对永不可分割的主题,二者之间的征服与退让、争斗与交融,反反复复,形成了今日的农业,也构筑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而这其中所诞生的最美丽的一件事物就是园艺。如果把农业比作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园艺就是这株大树枝头盛开的花朵。

澳大利亚是一片奇异的土地,这里绽开的园艺之花也同样绚丽而独有,在伴随着惊叹的旅程中享受着、感动着,并热切地想把这份感动来与《园林》的读者分享,为此特撷取了其中三座独具特色的花园撰文成稿,否则就如同看过一朵美好的鲜花盛开而没有为它留下一点纪念,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图片说明

1. 引人入胜的丝柏树篱入口

起点

云山花园(Cloude Hill Gardens)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郊外的欧林达(Olinda)小镇,是一座久负盛名的英式花园,园内还附设有澳大利亚园艺俱乐部Diggers的一个园艺卖场。欧林达小镇距离墨尔本市区约50千米,所在的丹德农山区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度假胜地,这里以气候温润、植被丰富而著称,茂密的树蕨森林和众多美丽的私家花园吸引着成群的粉红鹦鹉和每逢周末就接踵而来的游客。

从小镇中心出发,步行大约二十五分钟,眼前出现一片深绿色的栅栏和一个小小的绿色标志,这就是云山花园的入口处。平日的云山花园几乎没有游客,高耸的丝柏和南洋杉映衬着南半球特有的深邃蓝天,蝉鸣贯耳中,植物的蒸腾气息扑面而来,在经历过多年夏日花园里苦战高温的失败后,我不禁担心起在这样的酷暑天里是否还能看到传说中的美景。

到俱乐部柜台购买一张价值十元的门票后,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份折页地图。从地图上看到,整个云山花园分成三个部分:规整的花境园(分为水景园、暖色花境园、冷色花境园)、自然风格的林地区(有牡丹花圃、草地、耐阴花亭、杜鹃台阶、灌木花园等)和花园俱乐部(包括园艺店铺、餐厅和蔬果园)。三个部分纵向排列,彼此独立,中间通过小径和花境相互连接。

暖色花境

入口处的丝柏浓绿茂密,被修剪成一道绿色墙壁的树篱。穿过绿墙中间仅能走过一人的小门,是一座规整的水景花园,但是,还来不及细看水景园中的水池与鸢尾,我的眼睛就被右侧的一片斑斓色彩所吸引。原来在右方红砖墙后是两条平行的暖色花境,暖色花境比水景园地势低一米左右,俯瞰而下,已在水景园适应了清凉绿色的眼帘中突然闯入一大片红黄橙紫交织的亮丽色彩,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2. 规整的花境园设计中,暖色花境跳跃的色彩亮丽而丰富

惊愕之余仔细观察,暖色花境里植物品种非常丰富,有橘红的火星花、艳红的红花鼠尾草、明黄的大戟、金黄的金光菊……这些植物都是耐热耐旱的多年生宿根,适合澳洲炎热干旱的夏季,难怪在盛夏里也能保持如此的勃勃生机。同时,在这一片色彩明快的宿根植物中,点缀着加拿大紫荆、紫色新西兰麻等紫色系观叶植物,沉着的姿态,富于雕塑感的形状,给整个花境的跳跃色块抹上了稳重的一笔。

3. 炎炎夏日里依然灿烂的宿根花境

云山花园兴建之初,这里参照了英国著名园艺家格拉汉姆·托马斯的暖色花境方案,以紫色的树木搭配红色和橙色的花卉为主。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同样的色彩设计在澳洲艳阳暴晒的环境下与在英国湿润的气候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深沉的紫红色让花境显得死气沉沉。经过数年的试验和改造,现在暖色花境中使用最多的是黄色和橙色,同时花形也选用了轻盈的六出花、大戟等来代替敦实的大丽菊,这样一来,观感就变得鲜明灵动。所以虽然一言蔽之暖色花境,并不是把暖色单纯地堆积在一起就可以。

冷色花境

与暖色花境对应的是冷色花境,二者之间还有一座红枫中庭。中庭的台阶连通花境园与住宅,除了台阶上摆放的莲花掌和牛至类的盆栽,整个中庭的设计简洁而朴素,这个区域里最引人瞩目的大概是两株棕叶红枫。红枫充满四季变化、又富于东方色彩,在英国花园里是深受喜爱的树木。云山花园的这两株红枫叶色典雅,造型优美,弥足珍贵,难怪在售票处的工作人员特别跟我提示了这两株不可错过的红枫。

4. 冷色花境尽头的博落回是否是曾相识

英国花园里经常会强调“纪念树”这个概念,一般来讲就是整个花园里最有纪念意义、最值得欣赏的树木,它有时代表整个花园的特色,有时象征主人家族的精神,这两株精心修剪的红枫大概可以称为云山花园的纪念树了。

5. 漂亮的观赏草烘托出如梦幻般的生境

在纪念树下,一位精力旺盛的老人正在指挥工人安装灌溉的机械,两人忙得不亦乐乎。事后才知道,这位就是云山花园的主人Jeremy Francis,他在1995年买下这块土地,并逐渐把它从一个平凡的花木苗圃改造成了如今这个美不胜收的花园。

6. 花境园最深处的绣球,花期可是持续整个夏天的呢

与明快热烈、充满世俗欢乐的暖色花境不同,冷色花境呈现的是一种空灵静谧的出世感。从中庭的剪型树木间,可以远远窥视到冷色花境飘渺的景致,但真正涉足其中,就发现冷色花境里最显眼的并不是花,而是各种各样的观赏草。

7.‘玛丽女王’满树紫黑色、小紫灯笼似的灿烂的蔷薇果,观赏价值绝不亚于花朵

狼尾草‘白美人’‘紫穗’、细叶针茅……在夏末初秋的季节里,这些或紫或白的蓬松花序穿插在六出花、马鞭草、百子莲中间,圆拱形的花茎随风摇曳,把整个花境烘托得如同梦幻一般扑簌迷离,而点缀在植栽中的紫叶凤梨百合,异国情调的姿态略显突兀,招人眼目,更制造出一种远离现实的意境。

既然名为冷色花境,自然也不乏蓝紫花色的植物,高大的深蓝鼠尾草、紫红的马鞭草、湛蓝的荷兰紫菀、淡粉的千鸟草,此起彼伏,变化莫测,仿佛一条流动的花河。每隔数米的距离,还会点缀几株耀眼的深红色大丽花,不经意间把游人过度松散的目光聚焦在一点。

在冷色花境的末端,我看到了一丛格外美丽的植物,它们有着灰绿色的圆形叶子,从叶丛间挺立而出的高大花穗若金若粉,让冷色花境的结尾既灿烂华美,又足够余味深长,为花境园这场起伏跌宕的戏剧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8. 冷色花境尽头的博落回是否是曾相识

这丛植物晚霞般迷蒙的花序似曾相识。我努力搜寻着记忆,终于想起原来它们是中国山间常见的博落回。博落回是一种皮实的野草,从江南到东北的山地里随处生长,多到堆山积谷,就连我这个热心的植物爱好者也不会给它们一个正眼,没有想到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它们竟然登堂入室地被请到花园的重要位置,如同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场的明星!

林地和草地

在经过盛宴一般的花境区后,包围着夏日小屋的茶花园和绣球小径就好像甘菊茶般清幽淡雅。茶花在高高的枝头膨大花蕾,孕育着下一年的怒放,而绣球却正当时节,沿着小路两侧,既有花序硕大的球形绣球、形似喷泉的平顶绣球,也不乏重瓣和条纹的园艺品种。与中国和日本常见的绣球花在六月里盛开不同的是,这里的绣球整个夏季持续开花。最近有个流行的绣球品种名为‘无尽夏’,但是云山花园的每一种绣球似乎都在夏季里无穷无尽地开花,一时间不禁觉得‘无尽夏’这个名字在这里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9. 颜色雅致的虾膜花

小径折回到花境园的下方,冬青林下的倾斜地面是一片天然的草地。这里从1930年代起就是野放栽培球根的地方,春日大片大片的蓝钟花、野生风信子、洋水仙,俨然一派英伦风光;此刻却是千万株高挑的大红火星花,把草地染成艳红的海洋。火星花热情洋溢,是适合温暖地带的球茎植物,在澳大利亚更是常见,整个丹德农山区的路旁屋前不时可见它明丽的身影,如同小火苗般星星点点,这才明白原来火星花的名字并不源自它的颜色,而是得名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句子吧。

虽说球根的野放栽培依靠的是大自然之手,但是云山的这片球根草地却经过了将近一百年的苦心经营,各种球根从当初的小丛小行蔓延到今日的繁星漫点,春天漫步在地中海的蓝钟花丛;夏天徜徉在南非的水仙菖蒲、火星花间;秋天身边则弥漫着约克夏绒茅草的乳白色花穗……随着时节的变化,空间也实现了奇幻的转移。在草地尽头的山毛榉树下,恰好摆设了一座名为“四季”的雕塑,环绕方柱的是四张代表不同季节的女性面孔,每一张面孔都被流淌的水纹线条连接在一起,默默俯瞰着这草地上奇妙的时空变迁,四季流转。

10. 荫翳里的玉簪

牡丹花圃

穿过山毛榉林丛,进入了另一个区域——牡丹花圃(peony pavilion)。英文里芍药叫peony,而牡丹叫做tree peony(木本芍药的意思),不知道这里设计时指的是牡丹还是芍药花圃,因为我见到的牡丹植株更加丰富,所以就把它叫做“牡丹花圃”了。牡丹是耐半阴的植物,花圃也建设在稍微荫翳的地方,高大的杜鹃、玉兰形成了天然的屏蔽,树下栽种的牡丹和芍药来自当地一家热心于收集牡丹品种的苗圃,据说有多种来自中国的古老品种,以及珍贵的黄色和紫色品种。

然而此刻无论是牡丹还是芍药都已繁花谢尽,林荫下最光彩照人的植物非玉簪莫属。玉簪其实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英国花园植物,英国花园的林地里偏重细致精巧的多年生野花,最钟爱玉簪的是奔放自由的美国花园,美国人因热爱玉簪而培育出无数色叶品种,广植在树下林间,组成大片美丽的花带,蔚为壮观。

11. 古典的花瓶雕塑

云山花园的玉簪没有运用那种大写意的手笔,不过也有地植和盆栽,品种甚是齐全。我特别喜欢凉亭台阶前摆放的那一组玉簪盆栽,端庄大度的姿态、丰富多彩的叶色和各种陶、石、瓷的花盆交相辉映,演绎出一幅优雅的夏日光景。

凉亭旁的树篱脚下是一片迷人的耐阴植物花境,透过树叶洒下的斑斑光点中绿意盎然,天南星高举伞形的叶片、树蕨羽毛般的叶子下孢子如粉尘般飘散、圣诞玫瑰枝头悬挂着累累荚果,不知何时一阵轻风掠过,‘黑美人’百合绝美的花枝微微颤动,静谧中时光停滞,仿佛一切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12. 适合婚礼的白色凉亭

灌木花园

如果不是透过树篱夹缝的明媚光线昭示着前方还有新的景色,几乎以为整个花园就此到了尽头。当我从树篱中的一扇小小的铁艺门钻出后,眼前豁然开朗,又一座熠熠生辉的花园出现在艳阳下,这里就是灌木花园。

灌木园入园之初,可以看到两株金叶品种的枸骨冬青‘金色国王’被修剪成三层圆台形,伫立在道路两旁,好像昭示着灌木花园是以各种花色、叶色灌木为主。其实,灌木花园并不是最初的设计,这里曾经种植了大片的月季和玫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玫瑰园。在Jeremy接手后,他用一些更有特色的灌木代替了这些玫瑰花,例如叶色优美的紫叶小檗、秋天有着鲜艳红叶的海棠、榉树和美国鹅掌楸,以及此时此刻最亮丽的栎叶绣球。栎叶绣球与其他绣球不同,是一个热爱阳光的品种,它的花序是圆锥形,花色是淡淡的粉红色,在阳光下一朵朵小花晶莹剔透,非常动人。

13. 栎叶绣球红花品种

当然,那些玫瑰并没有完全消失,Jeremy还保留了部分珍爱的品种,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国,例如‘蝴蝶月季’,这是一个奇妙的单瓣品种,它的颜色会从乳黄色变化到橘粉和玫瑰红;再如华西蔷薇‘天竺葵’,它也是单瓣花,天鹅绒质的花瓣艳红如血,被誉为颜色最红的玫瑰;还有一株特别巨大的原生品种‘玛丽女王’,这个苏格兰蔷薇品种我慕名已久,但是本次还是错过了它的春季花期,只看到满树紫黑色的玫瑰果,一个个刺呼呼的小紫灯笼挂在枝头分外可爱,难怪很多人会说蔷薇果的观赏价值并不亚于花朵。

从灌木花园上行经过一道台阶,到达了云山的帐篷庭院。修剪得平整如毯的草坪配以一顶中世纪古风十足的白色帐篷,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举办婚礼和音乐会的上佳场地。不过我来的这天没有活动,在几何形的剪型树木间随处走走,看到杜鹃树下有一张扶手做成司芬克斯雕像的瓷椅,这让我想起一路过来在不少地方看到以神话动物和仙子为主题的雕像,有的藏在叶丛,有的立在墙边,让人不免想象等到夜深人静后,这些精灵就会走出来在花园里悠游嬉戏。

这种做法源自传统的古罗马花园,人们在花园里放置葡萄酒神、林中仙女、潘神等自然神的雕像,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神灵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理,在中国的牡丹园里也常常会放一尊牡丹仙子的塑像,不然就会觉得这座牡丹园没有了灵魂。只不过我认为那位牡丹仙子如果不是按常规以一副君临天下的姿态立于花坛中心,而是神秘地隐藏在树荫石后,或许她会更惬意些,毕竟牡丹是喜欢半阴的植物嘛。

终点

终于,我的花园旅程又回到了起点的水景园,持续的美景和暴烈的阳光让我有些晕眩,而晕眩中我内心中一个疑问却越来越大起来——走遍整个花园,几乎没有看到澳大利亚的本土植物。要知道澳大利亚是一片特色十足的土地,有着丰富的本土植物品种,而澳洲人对本土植物的热爱也是毋庸置疑。在我去过的几个皇家植物园,还有沿途的普通居民小院,红花桉、银桦等蓬勃茂密的树姿,袋鼠爪、瓶刷子等绽放的奇异花朵,莫不让我这个外来者惊艳不已呢。但是在云山我却没有见到它们的身影,不能不说,这是云山花园留给我的一个谜团。

顺着道路来到花园大门口的店铺卖场,货架根据用途和特色清晰分类,有“春日乡村花园的植物”“喜欢荫地的植物”“本土植物”,甚至还有一个单独的货架为“鼠尾草”,让我这个热爱鼠尾草的人心痒难耐。

步入室内,各种蔬菜和花卉的种子挂满了一面墙,园艺工具、植物主题的明信片、贺卡、书籍更是琳琅满目,其中最大的惊喜是找到了一本Jeremy所写的《云山花园》。在书里我不仅了解了整座云山花园的自然与历史,还知晓主人Jeremmy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和家人在内陆澳大利亚的农场生活,他接手云山花园后的艰难设计和建造过程,他与狂风、烈日、袋鼠、灌木丛的搏斗……整本书仿佛是一部宏大的开拓史诗与忧伤的田园诗的奇异交织,读着读着,我心中的谜团渐渐地开始破解开来。

思绪的延伸

在澳大利亚这块广袤的旷野上,强大的自然界带来咄咄逼人、无处不在的存在感,而Jeremy的云山花园却是一个孤立于周遭环境的存在,它那艺术气质十足的园艺精神、来自世界各地的奇异植物,好像一连串数不清的美梦,让它超然在严酷的现实之上。就像这个园子里最迷人的冷色花坛,轻盈浪漫、精致完美,似乎与干旱、贫瘠的土地无关、与其他任何事物都无关,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梦境,一个梦想中的花园。

每一个热爱园艺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梦,每一个花园又有着它独特的意义。有的花园是童年与故乡的回想;有的花园是对某件事物的痴狂;有的花园是现世生活的美好延伸,而云山花园,却是一个美仑美奂、飘浮在云端的梦幻,在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改建、挖掘和种植后,Jeremy实现了它。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Jeremy一样实现自己梦想中那座花园的,这除了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毅力外,还需要一点点上天的眷爱。不过,无论我们在何处种下哪怕一株小小的植物的时候,那座花园总会在内心的某一角,闪烁出它晶莹的光彩来。

撰文至此我不禁合上眼睛,想像着那个属于我的世外花园:一个远离尘嚣、长满金色博落回和鲜红蔷薇的山谷,分为十几个不同的区域,密布异国花草和神怪雕像,精美的颜色像彩带一样流动,花香草气在太阳下蒸腾出朦朦轻烟。而在我最珍爱的那条花境尽头,或许我会用几株开满轻柔粉花的澳洲白千层或是一丛枝叶披拂的蚌壳蕨来代替那些真实得触手可及的博落回,让这座梦境花园轻盈地飘浮在云霞之巅。

前往云山花园自驾车最方便,没有车的可以利用公共交通。在墨尔本乘坐Belgrave Line到达Upper Ferntree Gully Station(大约1小时),在车站换乘688公交车到olinda(大约30分钟),从olinda步行去云山花园(大约40分钟)。688公交车次很少,最好事先查好时刻表。

药草花园 《花园MOOK》主编,资深花友。

猜你喜欢
冷色暖色云山
陈为习
云山图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初冬冷色
暖意除夕
云山的树
单色色彩下的垂直空间隐喻
五色眩曜,光夺眼目
红潮来袭Are U Ready?
万能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