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2015-07-22 09:27谢芳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0-0058-02

作者简介:谢 芳,工作单位为吉林电视台。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一种特有文化传播方式,在国内饮食文化背后隐藏的,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落没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与变迁的困惑。《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可以说是提升中国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标志。

1 文化主体意识明确的传播内容

刘文(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指出,在创作《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节目组尽可能采用市场化与国际化方式,探索国际传播。该纪录片制作人员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灵感源自意大利社会活动家与美食家佩特里尼所创作的《慢食运动》,对该书中深层次认识与理解美食加以借鉴,并将食物和人类情感、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变迁等有机联系起来,由此得出“转化的灵感”、“自然的馈赠”等制作规划。借鉴了近年来国际纪录片中相对比较流行的戏剧化与故事化制作手法,通过有节制、温情的话语表达,同时细致入微的拍摄地调查方式,与拍摄素材特征相结合,将《舌尖上的中国》打造成全球通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和国际同类题材相通的一种美食纪录片,然而,问题在于,该纪录片传播效果远超普通美食记录与介绍,“舌尖热”的影响力也由此成为社会学传播的重要案例,在传播效果、传播时机以及传播媒介等问题方面都有所涉及。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身发展与起源的一个历史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与认同,各地区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流动与迁徙,文化在社会变革中不断靠近与融合,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中,不同区域与民族的人们仍然以其能动性广为传承传统文化,使现代和传统文化、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彼此依存与影响,最终形成文化共同体。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就极为撩人心弦,该纪录片以食物为诱惑,娓娓道来各地美食与生活,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了广西家庭腌制酸笋、浙江山民挖冬笋、湖北职业挖藕人、藏族女孩寻找松茸等多个小故事,其故事内容与“自然的馈赠”主题环环相扣,该叙述方式并不以撩起国人思乡情为传播目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迈进,《舌尖上的中国》逐渐构建出其目标受众,即:中国人。

2 以文化自觉为桥梁的传播效果

在制作与播出《舌尖上的中国》前,节目组并未大规模宣传,但令人诧异的是,首集还未播完,就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舌尖上的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微博与论坛上的热点话题,紧接着每晚都会有千万观众等待着这场美食盛宴。还有些网友边观看节目,边选购纪录片中所描述的食物。此后,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舌尖体”浪潮,像“舌尖上的家乡”、“舌尖上的母校”等媒介事件蜂拥而出。新浪微博统计显示,其中最多、最先出现的是草根账号的转发与原发。从根本上说,人的身体以食物为其政治,可能对国人而言,记忆最初为味蕾的感觉,该口舌之欲可以说是现代食品车间所无法达到的情愫。

但是,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于互联网的同时,也引来一片吐槽声,一些网友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并未将现阶段中国食品危机揭露出来,因此缺乏真实性,还有很多网友调侃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应该命名为《中国生化食品》,实际上,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极为泛滥,特别是明胶、苏丹红以及三聚氰胺等添加剂在食物中的滥用,中国食品的未来令人堪忧。然而,这些负面声音依旧未能撼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人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全球宣传“社会化麦当劳”时,接受与喜爱“快餐文化”的人逐渐增多,该标准也逐渐从饮食方面逐渐向文化、经济等领域扩张,进一步加速了国际现代化进程,但在这种环境下,并没有削减中国人对本国饮食文化的认同感,主流社会通过欧美社会标准对中国文化进行考量。从空间上来看,标榜“现代化”的欧美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为平行分布关系,但是目前更多人会以时间先后来判定不同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也正是因为现代文化的吸收与传承,才有了传统文化本身所特有的“传统”精髓,而我国大众和本土亲近性与归属感的根源,其实就是在时间连续性和国人共同吸引与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生活的人,对所接触的文化具有一定自知之明,了解该文化的形成过程、来历、发展趋向以及特色等,也就是说,明白其文化源于何处、如何形成、发展实质以及会把人类带至何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所不同,然而该不同并非是对先进或者落后进行划分的理由。不断变迁的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形成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综合过程,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同研制辣白菜的新疆邻居、集体劳作、互帮互助的东北大妈,这些村落或者家族所形成的社会群体文化集中体现了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而且文化差异性始终和西方化文化、现代型文化共时性相融合。《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一种特有文化传播方式,在国内饮食文化背后隐藏的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落没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与变迁的困惑。《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可以说是提升中国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标志。《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其实就是文化召唤的一种外在形态,该文化召唤将困于大众媒介的大众之声释放出来。总体上说,《舌尖上的中国》本质价值其实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播。

3 结束语

我国若想将传播国内传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传播至全国各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一方面要不断积累纪录片技术储备,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和创作人才予以全面培养,另一方面还应该在媒介传播方式、传授双方以及题材内容等领域有所突破,合理、及时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契机,积极参与世界纪录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样才能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此实现中国纪录片传播效果在全球范围内最大化。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