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与研究

2015-07-27 03:05刘淑峰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本科生教学管理

刘淑峰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教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8)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永恒的主题,而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培养融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影像人才,使医学影像人才能够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现有的实际教学条件和情况,对医学影像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和研究,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石河子大学是以(2003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方案和规章制度,沿用至今。面对落后局势,针对医学影像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医学影像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

1 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PACS系统中用于教学的硬件设备不足

首先,作者所在医院于2006年引进PACS系统,至今已8年,但安装的计算机数量仅能满足于医疗工作的需要,大量实践教学受限于医疗工作与教学同时使用PACS系统的冲突;其二,PACS系统中虽然存储有大量病例的完整图文资料,但并不能完全直接方便地用于教学;其三,大量的图文资料主要存储于光盘中(PACS系统中的图文资料要定期刻成光盘)。因此,需要一种手段来解决PACS系统中用于教学的硬件设备不足,使PACS系统中的图文资料,能够完全直接方便地用于教学。

1.2 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减少

作者所在医院作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在医学影像科室,常常是一方面病人等医生尽快地出影像诊断的结果,同时一方面是双重身份的教师给实习或见习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因此,教师常常无暇兼顾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受到影响。在日趋激进的医疗保护制度下和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制度下,影像专业的实践教学操作也受到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大大减少,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1.3 缺少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实践教学虽有明确的内容要求,但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不够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易把握实践技能训练标准。比如,每一种疾病的X线报告描述和诊断,具体应达到什么要求,每一项描述和诊断的评分标准,没有一个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也多由带教教师进行主观评判,缺乏客观细致的考核标准,随意性较大。

1.4 接触影像专业技能较晚

临床专业课程从大三开始,影像专业课程均设在大四,因此,大四之前学生较少有影像专业知识和影像专业技能的概念,而医学影像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提高学生影像图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是影像专业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助于临床思维与技能的培养[1]。

2 医学影像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与研究

2.1 建立临床病例影像资料教学片库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强调从客观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揭示疾病的性质。其特点是有大量的影像资料,通过对影像资料的分析、对比,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正常影像图片和疾病的图像,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在医学影像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影像资料,影像学教学片库的建设非常重要[2]。PACS系统中虽然存储有大量病例的完整图文资料,但并不能完全直接地用于教学,首先,因为要根据需要筛选适合于教学的资料;其二,因为大量的图文资料主要存储于光盘中(PACS系统中的图文资料要定期刻成光盘),通过建立临床病例影像资料教学片库,解决了PACS系统中用于教学的硬件设备不足。一方面可供教学时直接从库中调取所需的病例图像,操作方便,另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实践教学与医疗工作同时使用PACS系统的冲突,还可供教师直接从库中调取病例在大屏幕上进行分析、讲解,并与学生作鉴别诊断讨论。

2.2 开放影像实验室

其一,有利于实现“课堂、临床、影像”的早期三结合,有利于增强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记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活学括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进行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前,早进入临床见习、早接触影像实践及相关临床资料,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激发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其二,鉴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应该开放“医学影像实验室”。利用医学影像科室(即是医疗基地,又是教学基地)24小时开放实践教学,则能大大增加医学影像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3 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实践教学虽有明确的内容要求,但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不够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易把握实践技能训练标准。比如,每一种疾病的X线报告描述和诊断,具体应达到什么要求,每一项描述和诊断的评分标准,目前没有一个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也多由带教教师进行主观评判,缺乏客观细致的考核标准,随意性较大。对此,根据医学影像学各专业知识和常规技能操作及诊断要求,在各项影像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规律及诊断标准基础之上,对学生实习期间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进行分解、量化,制订出了一系列影像专业基本技能的操作规程和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评分标准,使学生们的技能训练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同时,依据操作规程对操作过程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建立起一套可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3]。

2.4 实行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制

为了使学生早期接触实践教学,早期接触专业,也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指导和管理方面的欠缺,参照近年来先进高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实行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制。优势体现在:第一,兼职班主任制度利于早期实践教学。兼职班主任均为来自临床科室一线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生,除安排学生早期参与临床见习,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培养,还可创造条件让感兴趣的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尝试自己做实验[4]。第二,兼职班主任承担着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有较为直接的把握。第三,兼职班主任有丰富的学习经历,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5]。作者所在院校对在校的影像专业学生实行了临床教师兼职班主制,挑选责任心强的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负责影像本科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

3 结果

3.1 实习生出科考核“有章可循”

改变了以往医学影像专业实习考核无组织、无标准、无细则,违背实习教学管理规范的现象。加强了实习生出科考核的管理,改革以往的理论出科考核为技能考核。具体做法是:学生出科考核综合成绩包括技能操作30%,阅片(对影像图像的诊断)40%,诊断报告的书写30%,综合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出科。出科考核成绩依据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均有详细的准则和评分标准,“有章可循”,具有客观性。

3.2 教师调查问卷反馈效果良好

通过教师调查问卷来评价不同教学管理方案下的学生(影像2008级本科生和影像2009级本科生),认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占81%,认为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占74%,认为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占72%,认为提高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占90%,认为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占92%,认为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之前的沟通和交流的占94.9%。

3.3 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

本课题的大部分研究内容开始于2012年1月,2014年立项。课题实施主要是针对影像2009级本科生进行的。通过未实行本课题研究方案培养的影像2008级本科生和实施本课题研究方案培养的影像2009级本科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毕业成绩比较,专业操作技能成绩显示:影像 2008级[80.00(68.00-88.00)],其中最高分 96.0,最低分 44.0,及格率88.6%;影像2009级[78.5(72.00-83.5)],其中最高分93.5,最低分57.0,及格率98.8%。成绩分析处理运用秩和检验,结果:Z=-0.784,P=0.433,成绩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年级不同分数段人数分布状况详见表1。

表1 影像2008级本科生和影像2009级本科生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分布状况(人)

从表1看出:P>0.05,两个年级成绩分布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手段,影像2009级较影像2008级本科生在专业技能上虽然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及格率大大提高,专业技能在下一步教学计划中还需增加教学时间,以期学生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

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影像理论毕业考试时客观题(病例分析题)进行测试,比较影像2008级本科生和影像2009级本科生成绩,综合分析能力测试成绩显示:08级[38.0(34.0-46.0)],其中最高分62,最低分24,2009级[42.0(37.3-51.5)],其中最高分68,最低分24。成绩分析处理运用秩和检验,结果:Z=-2.647,P=0.008,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年级不同分数段人数分布状况详见表2。

表2 影像2008级本科生和影像2009级本科生综合分析客观题成绩分布状况(人)

从表2看出:P<0.05,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手段,影像2009级较影像2008级本科生在综合分析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1]光 喜,张晓磷,余成新,等.医学影像学早期三结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60-61.

[2]胡爱妹.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09,8(3):13-14.

[3]郭晓华,谢建平.规范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中外医疗,2008(10):92-94.

[4]崔春晖,祝火盛,俞金龙,等.探讨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及成效[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3-6.

[5]史 琼,李 想,古银华.浅谈如何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9):28-30.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本科生教学管理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