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体会

2015-02-09 11:20孙秀宁李瑞芳管志玉胡平平陈燕春史立宏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本科生医学

孙秀宁,汲 蕊,李瑞芳,管志玉,胡平平,陈燕春,史立宏

(潍坊医学院:A.基础医学院;B.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C.药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时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大学不仅应该培养出杰出的大师和产生卓越的科研成果,而且应该为本科生提供与教师一起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使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医学高等学校中,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和管理模式已严重束缚了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1],大学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很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本科生只注重知识的记忆,轻视知识的运用,更谈不上与科研应用的结合。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方式单一,适应性差;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大学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较薄弱[2]。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对其创新能力的训练。科研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3]。潍坊医学院对本科医学生进行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培养,让学生尽早地参与和体验科研工作,使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

1 采取积极措施,构建高等医学基础科研教学课程体系,引导并组织医学本科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医学高校有着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的优势,科研最后的指向应该是为培养人,即为育人服务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应该有机地、和谐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潍坊医学院非常注重构建高等医学基础科研教学课程体系,推进专业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研究性学习兴趣能力。在主干课程中,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将知识传授与研究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逐渐实现医学基础课程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变。积极建立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的相互转化、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互利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从而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打破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顺序学习的传统格局;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和障碍,改变各门课程各自封闭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贯通,为培养综合型高水平的人才打下基础。

学校积极构建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知识支持与体系保障。只有创新型的教师和管理者,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水平,才是保证创新性课程的质量、切实贯彻创新性教育目标并创造教育创新环境的关键。因此,要通过健全相关教学和科研机制与体制,以鼓励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激发和培养医学本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要以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为重要途径,鼓励教师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及时更新和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教师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基础到专业逐渐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并从方法、能力到个性特长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鼓励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申报专利等。为了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潍坊医学院成立了本科生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科生科研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联系具有良好科研能力的带教教师,组织各种关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讲座、讨论会,组织项目申报、审核以及验收工作,为学生提供各种研究机会和项目申请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如何撰写项目申请书、拟订预算等,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对本科生科研项目采用师生双向评估机制,建立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师生双向评估机制,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反馈项目实施过程;另一方面也让科研项目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教师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具体情况;同时作为一种监督机制,还可检查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的阶段性成果、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认真积极工作。

2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积极作用,避免科研活动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要重视和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也要重视学生科研的主动性。导师们积极传授科研训练内容,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学生们应主动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可通过设立科研活动小组,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开展科研思路与科研设计、统计学知识、科研课题文献检索等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使其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程序;通过成立针对本科生的学术组织,搭建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互动交流科研经验和心得的平台,高年级的有一定学术科研功底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结成对子,以提高学生科研的整体水平。

处理好科研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系问题。大学生的所有科研活动都应该同专业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科研化和专业性研究是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原则。从本质上来讲,大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是专业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是基于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和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应该以教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将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实事求是,将平日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科研活动当中。与此同时,也要避免由于科研活动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对专业学习或课堂学习的不良影响。

处理好参与科研动机、科研付出与成果分享问题。段徐等人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的调查指出,大学生参加科研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时候不是以锻炼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而是更多地考虑了外部激励因素[4]。

3 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加速其社会化进程,使其更易于融入社会

由于本科学生的专业科研活动在我国高校并不普遍[5],学院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培养的尝试曾经遭遇到了不少质疑,有的教师认为,本科教育本身就是打基础的,学生连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清楚就早早投身科研,其可行性存在很大问题。

经过几年的科研实践活动,大多数本科生学会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如何确定课题方向和方法,掌握了基本的细胞培养、动物实验模型的操作过程,还学会了通过翻译国际最新文献掌握医学前沿知识的方法。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系统的科研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国内外医学大师及优秀研究生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和探讨。医学科研者独特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们。

优秀的学生,给个机会,就会越飞越高。哪怕是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他们在这实践活动中也能开阔眼界。低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多,但正好可以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科研实践来了解医学专业知识。要想高效地钻研和学习,不能等到明天,在今天就把未来的东西当成基础来对待。这样起点自然就高了,才能避免教学滞后的问题。学术无起点,让学生早日走进顶尖医学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实际上是促进他们进行问题和兴趣驱动型学习,激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李芳[6]等学者通过相关调查研究也认为,早期科研训练模式践行教育理念的转变,顺应了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近几年的实践工作中,作为带教教师深刻体会到科研实践会使医学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为扎实,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加速其社会化进程,更易于融入社会,为将来走上社会发挥建设国家、服务大众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科研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踏实进取,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科研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养成勤奋上进的品德,这在一生的工作和学习中都很重要;第三,科研实践有助于改善学风,让学生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自我完善机制;第四,科研实践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每个科研项目都需要一个团队团结努力,配合工作,参与者的协作能力、集体意识、大局观念等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综上所述,创造条件使本科生参加科研工作是提高医学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现实选择和重要途径,但如何使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随着我国医学高校建设的深入,会有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成效。

[1]杨 玉.本科生科研期待突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 (6):127-128.

[2]陈传锋,阙云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5):145-148.

[3]黄保军.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1):56-59.

[4]段 徐,章燕棋,应美丹,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58-59.

[5]杨 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6]李 芳,戴茹萍,张建伟,等.医学生早期科研实践式训练模式探讨[J].解剖学杂志,2012,35(2):261-262.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本科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