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42例临床观察

2015-07-30 20:05于海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焦虑症中西医结合

于海红

【摘要】目的 通过某医院选取42例患者进行焦虑症临床研究,以期寻找提高疗效和消除副作用的焦虑症治疗方案。方法 针对治疗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主要进行中医方面的针灸治疗和中药服用治疗,其中中医针灸1次/d,30 min/次,中药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焦虑症患者只采用常规医护治疗,不进行中医的针灸治疗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将极大促进疗效,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效果,值得医学界

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焦虑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9.2 【文献标识码】B

焦虑症是神经类疾病,该类疾病主要表现症状为在生活中大事小情都能引起患者焦虑急躁。日常生活中常见症状有:夜晚失眠多梦,紧张焦虑不安、无辜担惊受怕,同时伴有间歇性心律不齐、胸闷气短、头晕耳鸣、夜间盗汗等诸多病症。现在治疗焦虑症的主要药物为苯二氮卓类焦虑药物,眼下感觉疗效蛮好,但针对此种病症的治疗过程长、疗效慢、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极大、容易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等诸多不利因素,极大影响焦虑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信心。本研究通过在某医院选取42例患者进行焦虑症临床研究,以期寻找提高疗效和消除副作用的焦虑症治疗方案[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某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焦虑症患者42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5岁,选取的42例患者完全符合CCMD-3焦虑症诊断标准,均分为两组,各21例,分别设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岁,焦虑症病史1~3年。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35岁,病程2~4年。根据42例患者的初步统计资料研究分析得出,两组焦虑症患者在年龄与病症特点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

针对治疗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主要进行中医方面的针灸治疗和中药服用治疗,其中中医针灸1次/d,30 min/次,中药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焦虑症患者只采用常规医护治疗,不进行中医的针灸治疗和穴位注射治疗。

1.3 观察项目

通过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的医护治疗,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身体指标以及身体生理功能恢复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水平和数据治疗特点,本文选取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研究数据处理分析,初步分析完成的处理结果分别采用软件自带的t与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研究结果,对42例患者进行HAMA法疗效评定分级,疗效的评定时间分别为焦虑症准备治疗阶段、治疗过程中患者疾病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完成之后疗效追踪调查,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的四级规范来对疗效进行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四级:无效、前进、显著前进以及治好。具体的评定标准是HAMA减分率如果≥80%则表示患者已被治好,如果减分率是≥50%为显著前进,≥30%为前进,<30%为无效。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和治疗之后的第2周、4周、6周的评分分别是(22.93±4.52)分、(16.57±3.73)分、(9.75±3.48)分、(4.3±4.37)分;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第2周和第4周以及第6周的得分分别是(23.43±3.94)分、(18.37±3.76)分、(12.63±5.02)分、(7.77±6.56)分。由此可见,在第4周以及第6周的观察评分中,治疗组的患者的得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治好35例、显著前进16例、前进6例、无效1例,总有功率98.3%;对照组中治好25例,显著前进14例,前进8例,另外无效1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0%。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有明显区别,这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明显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方法要好。

3 讨 论

焦虑症是以广泛和持续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慌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妨碍。现代医学以为本病与个别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焦虑症是一种缓慢焦虑妨碍症,具体的临床表现是患者的心情长时间处于焦虑的状态,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的特征,患者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表现出过于警惕担心的状态,比如会没有缘由的担心工作会做不好、会失去工作等等。在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上,以往都使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的方法,而且短期内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不足之处是西医治疗在停药之后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复发。在这次研究对比中,对照组的患者在诊治前后的HAMA评分有明显的区别(P<0.05),停止服用药物后的第2周总有功率为81.0%,疗效明显低于治疗组。

焦虑症的医治多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其发挥效果快、稳定心情、冷静安神的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但在医治的初期易呈现很容易贪睡、乏力、头晕、口干、头痛等副效果,影响患者的医治决心,易导致有些患者终止医治。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发现中西药合作医治,可防止或改善药物的副效果,缩短阶段、削减依赖性的发作。中西药物合作是医治焦虑症的抱负疗法。总归,采用中医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症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耐药性低,患者在停止使用药物之后出现病情复发的状况也比较少[5]。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107.

[2]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0-462.

[3] 石向东.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性神经官能症56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1(4):37.

[4] 王学军,马富晓,张淑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10):774.

[5] 雷晓明.关节灵治疗三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11.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焦虑症中西医结合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