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主动预防护理分析

2015-07-30 18:04方星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心衰

方星蓉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衰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8月治疗的心衰患者66例为研究组,2011年9月~2014年8月治疗的心衰患者6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性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主动预防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长期卧床、高血压、滥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龄等是心衰患者院内感染主要因素。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院内肺部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心衰;院内肺部感染;主动预防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心衰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受到患者心输出量减少的影响,其机体能量供给和代谢供氧受到影响而诱发一系列疾病。院内肺部感染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心衰并发症,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症状的逐步加剧,进而对患者预后和疗效造成不良影响[1]。2011年9月~2014年9月以来我院对心衰患者实施了针对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主动预防护理,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8月治疗的心衰患者66例为研究组,男40例,女26例,年龄43~87岁,平均年龄(64.4±2.3)岁;选择2011年9月~2014年8月治疗的心衰患者66例为对照组,男42例,女24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4.7±2.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基础治疗护理。研究组观察对象在基础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主动预防式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清洁;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和氧浓度;按需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且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加强气道加温湿化;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清理,保证口腔清洁。②加强患者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监测,若患者体温高于38.5℃,则应进行物理降温处理,适当应用退热药物治疗,保证适当的体温水平。③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④健康指导,指导并教会患者使用呼吸操等方法改善肺功能。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依气温变化和身体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防止着凉感冒;日常饮食方面,以丰富膳食纤维、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⑤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和引导。对于长时间卧床治疗的患者,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被动锻炼,以改善其机体抵抗能力;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合并COPD的心衰患者,应积极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感染预防治疗;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需要通过蛋白等营养物质的补充,达到改善免疫力的作用。

调查治疗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析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应的影响率。

1.3 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脉搏与血氧饱和度水平都完全恢复,肺部啰音、咳痰、咳嗽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脉搏与血氧饱和度水平有所改善,肺部啰音、咳痰、咳嗽等临床表现明显好转;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未达到上述评定标准,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无见改善甚至有所恶化,相关临床症状未见改善[2]。

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6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经统计,研究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危险因素分析

导致心衰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包括:滥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高龄等等。

3 讨 论

我院本次对心衰患者的院内肺部感染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滥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高龄等均可能是心衰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3],数据显示慢性阻塞性肺部、吸烟史和滥用抗生素三因素位列前三。有研究表明滥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高龄等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并发性肺部感染现象,属于其独立危险因素[4],而统计各因素OR值则显示,吸烟史、长期卧床、高血压是位列前三的最危险因素。

COPD成为导致心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症状的一项主要原因,COPD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发生通气血液比例失衡,减少肺毛细血管床,诱发低氧血症,导致气道内分泌物聚集,影响气道自身清洁能力,进而为病原菌的生长提供有利环境。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对抗菌药物的类型进行适当选择,在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立即停止用药。COPD患者受到抗菌药物的长时间影响,其身体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也相对较高,而这也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原因,所以,临床上需要对COPD合并心衰患者实施早期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吸烟是导致COPD的最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有吸烟史患者COPD患者吸烟率达56.05%[5],吸烟史成为心衰患者肺部感染排位靠前的危险因素了。而长期卧床导致患者体质较差,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高龄成为心衰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应该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6],其自身机体免疫能力会有所降低,加之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功能降低,以及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的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肺部水肿或是肺部淤血症状,以及肺泡破裂数增加,进而降低其自身对于肺部感染的抵抗能力[7]。糖尿病成为危险因素,相比普通心衰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衰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更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容易降低患者机体抵御能力,加之糖尿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病变,因而组织器官抵抗能力更差,另一方面,高血糖能够为细菌繁殖提供良好营养环境,进而加重症状[8]。受到疾病长时间消耗的影响,患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因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并会影响机体的感染抵抗能力,加之临床上常用的侵入性操作逐渐增加,患者机体会面临较大损伤,加大机体受到外界微生物侵入引发感染

的危险。

针对心衰患者高危因素,对心衰患者做好针对性的主动预防院内肺部感染护理[9]。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针对性的主动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心衰患者院内肺部感染,提升疗效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增敏,周金双,朱 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4):290-291.

[2] 梁兰英.急性脑卒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个体化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院,2012,19(10):1597-1599.

[3] 陈 茜,季崇宇,刘博飞,陈慧颖.ICU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21):2599-2600.

[4] 成 彦.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2,1(1):8-9.

[5] 杜进波,任 蕾.COPD与吸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21-223.

[6] 高 萌,卢丽华.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23-624.

[7] 褚鸿飞.脑出血患者并发院内肺部感染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83-184.

[8] 隆卫娟.脑出血合并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9):1627-1628.

[9] 黎春雨.重症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221-222.

猜你喜欢
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上)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中)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下)
心衰的药膳调理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