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体会

2015-07-30 18:07郭建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医护理

郭建美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整理、分析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所有治疗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医情志;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人们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持续性、多发性等特点,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随之患者则会表现出抑郁等消极情绪,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影响其临床治疗与护理[1]。因此,减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患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已成为护理工作者需要解决和面临的问题。本文对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4例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4例,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2]。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2.3±6.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1例,其中高血压18例、冠心病26例、心绞痛13例;治疗组中男37例,女20例,其中高血压17例、冠心病25例、心绞痛15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病及有精神病史、语言障碍、神志不清、沟通交流障碍等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变化。护士定期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包括饮酒、吸烟、运动、情绪变化等。根据患者自身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等,进行相应适当的知识宣传。同时,注意平时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做好随访

工作[3]。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根据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生理上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对各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针对患者相应的病情、病况及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情志护理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①开导。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及时的开导和引导,让患者尽量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大喜大怒,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消除消极情绪和烦恼,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积极配合治疗,缩短治疗时间;②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焦虑、忧郁、恐惧等消极、不健康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患者相应的接受能力和范围适度的讲解相关医学知识,解决患者的疑问,让患者能够更清楚、明了的认识自身疾病,进而更为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③暗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暗示心理,特别是对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这种暗示心理的作用可能会更为明显。因为此类患者对治愈具有强烈的欲望。所以,对所有关于其治疗及疾病进展的信息都十分关注和敏感,因此很容易被暗示。护理人员则在适当的时机,暗示患者与疾病有关的事物,进而减轻患者疑虑;④安慰。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且病情较严重,所以要治愈则需要的时间就会较长,患者则易出现不能坚持,甚至放弃治疗。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状态,一旦发现此类现象,及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多讲解治愈案例,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进而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⑤移情。护理人员通过语言或其他行为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促进患者的治愈;⑥适应。中医中主要以情治情的心理护理方式进行心理护理。此方法能够通过一些特定的形式,缓解患者由于过于敏感而产生的精神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采取以情治情的方式,有效引导、开导患者,减弱或解除患者的忧虑,从而促进患者的

康复[4]。

1.3 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分析

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满意度进行评分的结果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治疗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情志护理就是一种心理疗法的一类,以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情绪等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护理的目的。在《灵枢·口问》中指出:人的情志状态会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心脏功能,因此,患者的情绪则会影响其疾病的治疗。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忧虑,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且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5]。

参考文献

[1] 毛祚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131-132.

[2] 景 艳.对于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86(24):179-180.

[3] 陈星慧.中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情志护理干预[J]. 当代医学,2012,18(22):111.

[4] 王晓岚.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浅谈[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587-588.

[5] 黄明凤.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378-378.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中医护理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患2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