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人何若苹

2015-08-08 10:00何永生
健康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开朗移情扶正

何永生

虽说人们对祖传中医往往心存敬畏,但时下祖传中医的队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真正的名门之后并不多见。然而,拥有“国家级名中医”称号的钱塘“清源何”中医第三代传人何若苹主任中医师,确是一位学验俱丰无愧其祖上英名的当代名医。若苹老师的祖父何公旦先生,是民国时期杭州著名的中医,给患者看病期间常常门庭若市:其父何任先生,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医学家,并有着中国“金匮研究第一人”的盛誉。若苹老师从小生活在浓郁的中医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而于中医兴趣日浓,并在其父的悉心指导下秉承家学。

从医30多年,若苹老师临床擅长治疗胃病,急慢性肝胆疾病、肠炎、咳喘、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盆腔炎、不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尤其对其父采用中医药方法防治肿瘤上,深得其传,并有创新。对用扶正祛邪法治疗肿瘤,特别是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狼共舞癌症其实没那么可怕

谈癌色变,自古皆然,世人把癌症称之为“不治之症”。若苹老师告诉我,癌症,其实真的没那么可怕。她的底气和自信,来源于对其父癌症治疗思想与经验的继承,来源于她自身业医以来临床的实践与探索。

若苹老师的父亲何任教授,行医七十余年,在癌症防治的探索中,总结出了扶正与祛邪兼顾、食疗与药疗齐用,不仅增强了治疗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寿命。何任教授还曾提出癌症患者“带病延年”的主张,他说:“带病延年,你说我治好了癌症,我不敢夸口,但是这个病没有症状反映出来,也可以说是症状上是好了。延年,就是带着这个病延年益寿。所以,很多情况下,能让这个肿瘤不要活动,就已经很好了;当然,如果能够让它消失掉,那自然更好。”

曾经有一个肝癌病人,一开始非常抗拒做化疗,他觉得自己病入膏肓做化疗只是徒劳,自自浪费钱。家人无计可施,到处打听是否可以进行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找到何若苹这里,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吃了几副中药,没想到吃了中药后精神了许多,看病态度也积极了。到现在10年多过去了,患者依然坚持服用中药。患者肝部的肿瘤没有扩大也没有扩散,情况一直都很好,还能从事日常工作。

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防治中,也都有一些疗效很好的案例,从这些病人身上,何若苹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人类不一定要把癌肿当成死对头赶尽杀绝,人类完全可以带癌生存,可以与癌症和谐共舞。

战胜癌症十二字治癌法则挺管用

对于癌症,若苹老师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父亲何任教授也曾患有癌症,顽强地与癌症斗争着,成就了他的治癌之道。父亲的治癌之道也深深影响了若苹老师。

1973年的那个夏天,她的父亲何任教授在上厕所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尿是红色的。尽管当时何老没有其他明显的异样表现,但根据经验判断,这个病,来者不善。何老就赶紧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做了次全面的检查,检查诊断的结果出来了,是膀胱癌。怎么办?何任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底子还不错,就根据西医的建议,上手术台做了肿瘤切摘并膀胱部分切除。何老崇尚中医,但并不排斥西医,他说手术就是祛邪,是一种武力的祛邪手段,动用的是真刀真枪。如果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去比类,那是一场革命战争。是战争,都会有很强的破坏性,所以战后重建、休养生息很重要。这个战后重建、休养生息,回到中医上讲,就是扶正,就是采用中医药、针灸、气功等方法来全面提高人体的正气。

膀胱癌手术以后,何任就自己给自己开药,结合多年的临床心得,他摸索出来,中医治疗肿瘤这种疾病呢,关键就是“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这十二字法则,就是既要扶正,又要祛邪,还要对症治疗。扶正是为了祛邪,祛邪也是为了扶正,扶正祛邪能把本身的气血补好免疫功能调整好。

何任教授从1973年罹患膀胱癌,又曾几度复发,至2012年过世,历时38周年。对大多数肿瘤患者而言,别说38年,哪怕3年、8年,都已经是漫漫的长征路了。何若苹介绍说,父亲这么多年的抗癌史除去心态平和、勤于临诊、中药调理等办法之外,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长期坚持食用薏苡仁,一直吃,几十年从未间断。薏苡仁每天吃一碗,能够吃多点就吃多点,其他东西可以少吃点。薏苡仁物美价廉,除了孕妇不宜多吃外,男女老少,人人皆宜,连小孩也可以吃,吃了一方面可抗癌:另一方面能养颜。

若苹老师说,不要小看“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这十二个字,她对癌症的治疗就是以这十二个字为基础的。这简简单单的“十二字”治疗思想,不仅拯救了很多癌症患者,也影响了很多以防治肿瘤为己任的中医师。“不断扶正”就是指治疗自始至终要调整正气,培益本元,使病人提高抗病能力。应视不同的阶段,用药程度上略有轻重。“适时攻邪”,即适时地用中药抗癌药。所谓适时,比如待化疗等告一段落或结束,恢复期间,可以适时用些抗癌中药。“随证治之”,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症状的轻重、病程的短长、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以及饮食、环境的不同,出现的证情多种多样,用药要视证情而进出。

若苹老师提出,中医治疗癌症应根据癌肿的不同位置、阶段、主症进行随证论治,提高了疗效,减轻了化、放疗等毒副作用,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存活期。她指出,扶正,不仅要益气健脾、温阳补肾,还可养阴生津:祛邪,不仅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还可化痰散结、理气解郁;至于随症治之,更是变化纷呈。

病由心生癌症患者情志修炼很重要

情志对任何疾病的防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情绪影响疾病的易感性,也影响疾病的康复。对尚未患病的健康人而言,良好的情志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已经患病者而言,良好的情志可以减慢疾病的发展进程,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因此,癌症患者务必加强自身的心理调摄,努力消除紧张、恐惧、忧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既要热受生命又要正视死亡,从而保持情志畅达、气机和顺、心态良好。

若苹老师认为,日常癌症患者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修炼自我。

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可以保持一个人的情绪稳定,从而克服癌症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精神压力。对死亡的恐惧和强大精神压力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普遍心理症结之一,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又可进一步激发一系列相应的生理反应,从而导致机体自然防御功能的下降,并进一步加速身心的全面崩溃。因此,癌症患者应努力做到:心平气和,正视癌魔。

乐观开朗:乐观开朗可以使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癌症患者来说,希望是生存的重要因素,希望并不虚假,也不是自我安慰的骗术:积极的希望可以产生良好的心态,从而增强机体自身的自然防御机能。临床常可见到肿瘤确诊以后,患者的不同精神状态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而由于患者乐观开朗的心态导致神奇康复效果出现的病例并不乏见。因此,患者不能自我放弃,不能自己打败自己,而应树立战胜癌魔的乐观开朗的心态。对癌症患者而言,可以这么说,看到希望,得到希望:看到绝望,得到绝望;看到死亡,得到死亡。因此,患者应努力做到:乐观开朗,满怀希望。

移情超脱:移情超脱可以使人忘记疾病所带来痛苦、忧郁和悲观。不断树立自己有限人生的生活目标,是移情超脱的很好方法。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来对目标的追求,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安详,并可使机体处于一种较好的功能状态。因此,癌症患者应努力做到:移情超脱,树立目标。

编辑/王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朗移情扶正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俄罗斯留学生: 中国人的热情与开朗打动了我
画说中医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地名有关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相 思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