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素养

2015-09-06 20:02牛朵朵
甘肃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教学

牛朵朵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师角色;

开放;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92—01

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广泛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以提高自身素质。

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选入中学课本的大多数课文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笔者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尝试着设计了新的训练,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打动了学生心灵的感触,开启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镰刀头羊、老斑羚那种为了种群的生存,毫不畏惧、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斑羚飞渡》一文的精妙之后,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我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要求以“这是一次──飞渡”为题,完成一篇课堂随笔,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填写情况可谓是百花齐放,如“生死抉择的”、“跨越生死线的”,“超越生命极限的”、“心灵升华的”,“启示人类的”等等。学生一改往日作文的头痛惆怅,写起来神采飞扬,妙笔生花。由此看来,学生经过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后,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心灵的震撼,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的。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使学生受到理想、情操的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就必须讲出文章本身的语言美,带领学生“披文以入情”。如《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的一节中,说樱花“像绯红的轻云”,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是比喻;说“实在标致极了,”是讽刺;而“头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则把比喻、夸张、讽刺综合地运用上了。略作分析,那些出国镀金,捞取名利的浪荡子弟们的丑态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对这样的形象,学生是会油然而生厌恶之情的。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风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讲析作品,就得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把作者描写的“真景物”“真感情”再现出来,用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怀和生动的画面、高度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感染学生,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使之动心动情,接受作者借作品体现的审美的感情,逐渐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正邪、是非等观念。

三、拓宽学生的视野

人常说:“文、史、地”不分家。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既能丰富课堂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登飞来峰》这首诗时,先利用历史知识向学生讲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前因后果。即:由于1069年开始的新法触动了官僚地主和豪强的特权,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使得变法最终走向失败,面对现实的打击与排斥,王安石才发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叹,通过这种讲解,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再例如:讲《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我运用地理知识导课,即:通过用《中国行政区划》、《云南省地图》、《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三幅地图的展示,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而激发学生游览西双版纳的兴趣,这样就能吸引学生急于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探索课文中的有关知识。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我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进阅览室,多跑图书馆,走进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每月也到图书馆借备一批图书供学生每周的阅读课上阅览。平时阅读多的学生内心会十分丰富,认识事物的能力就增强。。例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可推荐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学习了《罗曼·罗兰》这篇人物传记(节选),可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平时我也会向学生推荐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说选刊》、《作文成功之路》等短而精的时文杂志,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提高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