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琐议

2015-09-06 20:26牛宝明
甘肃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课堂教学

牛宝明

【关键词】 校园文化;环境;课堂教学;

活动;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3—0029—01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件事关学校长足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工作,是办好学校的必备条件,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构建优美的学校环境文化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生不仅是校园美的欣赏者,也应该是校园美的创造者。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保养中,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种花、除草等劳动,参加 “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的清洁活动,参加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在劳动中,使同学们培养了劳动观念,学会了劳动技能,也增强了体质,看到校园在自己手中变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看到花更艳、草更绿、路更净的校园,劳动美、生活美、社会美的情操在他们心底得到了升华。在这些美的创造和保护中,同学们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劳动,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健体,学会了审美。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求知的欲望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良好的育人作用。

二、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中,不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因素,使校园文化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比如在较抽象的数学教学中,首先营造出较浓厚的以数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所学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且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科中及时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对数学津津乐道,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明白了数学的价值所在,感受到数学教学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要充分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利用校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使数学成为诸学科中的亮点,进而带动诸学科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挖掘学科文化的潜能。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文化

学校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部分。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新课程研讨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改革同步进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有效提高教研质量,切实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新课程理念、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适应学生的多元化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四、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学校活动文化的主要形式,它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与吸引力,有利于改变校园文化封闭性,增强开放性,还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的创造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学校活动文化的形成,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的熏陶,增强了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凝聚力,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怀快乐心情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胸怀理想、开启智慧、塑造人格、点燃火种的知识殿堂。让我们朝着这一目标一起努力!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环境课堂教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