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阅读 绽放精彩

2015-09-06 20:41薛娴
甘肃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素材主题

薛娴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主题;素材;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54—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同时,随着儿童阅读的推广,课外阅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断增大,群文阅读教学便应运而生。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教学活动。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而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从“一篇”到“多篇”的更大价值是努力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的许多痼疾。它意味着“教”的改变。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群文阅读把大量时间用于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自悟自读时间的增加,意味着教师分析指导时间的减少。“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的课堂里,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学会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句话,要学会有所放弃。课堂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师生一起完成:必须依据读物的不同性质,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必须进行更为实战也更为实用的“生活化”阅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育革除陈弊,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的关键。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为他们创设语文实践的资源、环境和机会,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方能习得。正是基于语文实践能力、阅读能力培养的理念,群文阅读在与传统的阅读、与单篇阅读的比较中,其优势才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选好文章,确定主题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等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等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等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等群文阅读。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等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等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等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等群文阅读。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等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等群文阅读。

二、开发素材,求同存异

1.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其开发空间非常广阔。因此,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不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多元开发。首先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基准,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对教材进行补充,使得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德育。

2. 名家的各篇名作常常分散于不同阶段语文教材中,学生对作者的了解通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完整的印象,导致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存在缺陷。依据同一作者开发素材,将其代表作品进行整合,通过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方便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名家的精神光辉照耀学生成长之路。

3. 统一体裁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点,又各有千秋,将统一体裁的素材进行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其阅读量,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有学者曾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可见美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同体裁”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素材主题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探析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素材与广播电视之节目关系探讨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