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5-09-08 11:00贺小华孟令芬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陕北意识大学

贺小华 孟令芬



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贺小华 孟令芬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承担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任。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困境,并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培养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困境与出路

陕北包括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两市,辖内面积92 521.4平方公里,人口548.47万。近年来,陕北地区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前被人们认为是工业经济落后的陕北地区,如今工业增加值快速提升,榆林市和延安市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稳居全省前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建立,陕北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及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建设大规模展开。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时,陕北地区的整体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较突出的就是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协调问题。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陕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

一、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分析

当前,陕北地区主要有延安大学和榆林学院两所高校,其中,延安大学有大学英语教师37人。榆林学院有大学英语教师30人。两所高校生源的70%来自陕西,毕业后不少学生继续留在当地从事不同行业的建设工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两校承担着陕北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人才机制滞后等原因,长久以来陕北地区的高校外语教育质量普遍薄弱,严重制约着这一地区的人才培养和整体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才机制的引入,陕北地区的大学英语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矛盾,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2013年6~7月,我们对两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实地考查,先后向两所学校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发放问卷67份,收回65份。调查结果表明,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层次人才缺失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对称之间的矛盾

陕北属西部内陆省份,过去一直处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和信息闭塞的状况,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此制约和影响,该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都远不及中、东部的其他地区,这使其在人才市场的争夺战中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陕北地区缺乏与高层次人才合作的区域优势,属人力资源弱区。统计表明,两所高校的67名调查对象中,具有讲师和助教职称的共计55人,占82%;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2人,占18%,其中正高职称仅1人。对学历结构的分析显示,教师中本科毕业生30人,占44.8%;经在职途径获取硕士学位的15人,占22.4%;引进的硕士研究生22人,占32.8%,博士研究生0人。可见,在陕北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普遍欠缺,更谈不上享受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津贴的学科带头人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高水平人才。这与目前陕北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存在一定差距,陕北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制度建设与受众群体满意度之间的矛盾

制度建设是影响受众群体生存及稳定发展的因素综合体,体现在涵盖薪酬福利、后勤保障、职称评定、人才机制等在内的一整套规范制度建设。高校制度环境建设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稳定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先进的制度环境建设能够为人才创设无限的发展空间。通过对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薪酬水平、住房条件、办公实验条件、子女受教育保障程度、学校当前的人才稳定及职称晋升政策等制度体系建设的调查表明,陕北高校的制度环境建设与受众群体满意度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缺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价值偏移,失范的制度环境建设有待优化。

表1 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制度体系建设满意度调查表

表2 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制度体系建设评价调查表

(三)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淡薄与时代诉求之间的矛盾

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是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中的反映。它指在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机制中不断学习、反思、发展和成长的动态过程[1]。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需要,对照专业发展要求,根据时代发展诉求,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属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新时期的外语教师应具备外语教育知识、外语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等等三大技能[2]。调查显示,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普遍淡薄,这是困扰其专业成长的客观原因。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培养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号召他们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研究影响自身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各种因素,唤醒他们的专业发展危机感,不断提升其精神追求,拓展其专业技能和教学科研水平。

表3 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调查表

二、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出路

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和整体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陕北两所高校生源的70%来自陕西,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选择继续留在当地从事建设工作,承担着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等艰巨任务。所以,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不只是关系到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问题,还涉及到该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树立可持续人才发展观

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通常,这些人具有较高的学历或职称。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主体,也是高校实现战略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陕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缺乏与高层次人才合作的优势。调查表明,陕北高校的人才队伍中,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因此,陕北高校应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从根本上提高陕北高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首先,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从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其大力支持。其次,学校内部还要形成一种公平、团结、合作、积极上进的学术氛围,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再次,陕北高校还要积极达建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学术群体,积极参与前沿学术研究,从根本上增强陕北高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和竞争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运行环境

调查显示,陕北高校50%的大学英语教师对学校各种制度体系建设的认可程度偏低,导致学校的制度环境建设缺失,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价值偏移。为了使陕北高校能够健康正常的运行,需要从制度上加强对学校内部的规范和管理,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运行环境,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和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加强高校内部制度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福利投资力度,努力改善教师的住房、办公条件,更新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体现服务意识。其次,高校还应该制定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政策和合理公平的职称晋升政策,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满足教师的要求,从而建立一套涵盖薪酬福利、人才机制和职称评定等在内的科学管理体制。

(三)培养自我发展意识,树立教师在教育理念嬗变过程中的跟进意识

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意识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决定教师能否进行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成为困扰该地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要培养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规划意识,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鼓励教师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定位,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作出准确分析。

其次,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各种措施。

再次,教师还要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及反馈,并根据变化作出调整,使自己的职业规划与高校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教育理念嬗变过程中的跟进意识,大胆突破传统教法,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思想理念,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努力协调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先进的理论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最终转化为科研成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三、结 论

本文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和培养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等三方面为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借鉴。然而,提高陕北地区大学英语教育水平和质量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多方配合,这里暂不一一赘述,留待日后作进一步探讨。

[1]陈玲.青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论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2]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于开红)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English in Northern Shanxi

HE Xiaohua MENG Lingf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of Northern Shaanxi is undertak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alyzes the plight of the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large-scale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strengthe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elevating teachers’ awareness of personal growth, etc.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Shaanxi;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G642

A

1009-8135(2015)04-0150-03

2015-03-06

贺小华(1971-),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语言学。孟令芬(1990-),女,山东济宁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英语学科教学。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编号11L096);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北高校大学英语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2JK0120);2015年度陕西华鼎集团横向课题“陕北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编号HDKY15-0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陕北意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