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时间

2015-09-10 07:22
飞碟探索 2015年3期
关键词:哈蒙德错位记忆

由于我对那些名家日记有偏爱,因此也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这一举动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每天都可以阅读一年前的同一天自己写下的内容。这不仅是一种自省自知的绝佳方式,还能说明我们的记忆“并不是对事情起源的精确复制,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作过程”,说明我们对时间的认知是存在缺陷的——几乎所有发生在一年前的事要么看上去模糊久远(“恍如隔世”,我常因这种时间错觉而称奇),要么看上去历历在目,“就如同发生在上个月一样”!这种感觉上的趋向不是什么个人缺陷。事实上,它体现了一种人类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初次接触人类思维活动科

学会让你觉得心神不宁,之后又会有种奇特的舒适感。总的来说,这个东西还是十分有趣的。

这正是知名的B B C 播音员、心理专栏作家克劳迪娅·哈蒙德在《错位的时间:揭开时间感知的奥秘》中探索的主题。这本书引人入胜地探讨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是自己的思维激发的,这些被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称为“精神时间”的感觉是如何被创造出的。这些话题看上去云山雾罩——毕竟我们一直认为时间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可靠而客观的事物,而当得知这种被描绘为人生“无情的独裁者”东西是我们可以改造并从中得益的时,我们会感到些许惊诧。

哈蒙德这么写道:

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对时间的体验,改变一些让我们感到困扰的因素——不论是尽力挽留逝去的岁月,还是在排队时让时间过得快一些,或是更多地活在当下,抑或是想想上次老友见面是多久之前的事情。时间可以是你的朋友,也会是你的敌人。关键在于你要掌控它,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甚至是在社会原则中,我们都要与自己的时间概念和谐共处。时间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根植于我们精神现实中的一种时间体验。时间不仅是我们规划生活方式的核心,更是我们体验生活方式的核心。

对“精神时间” 的阐释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有不可思议的灵活性。“它在哪儿,在这当下?”威廉· 詹姆斯最著名的猜想是这么写的,“它在我们指间消融,在我们碰触前消散,在形成时即消失。”哈蒙德指出,我们被世间的恐惧占据了心智时会感觉时间慢了下来——千篇一律的车祸慢镜头事实上就是人脑中的实际认知。即使不是亲身经历的时刻,只要当你被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束缚时,这就会奏效。哈蒙德指出,在一个研究中,有蜘蛛恐惧症的人被要求看着蜘蛛——这种让他们毛骨悚然的动物——4 5秒,结果他们的感觉都比实际时间长了

很多。同样的实验在花样跳伞新手身上也得到了验证,在同一高度跳下时,他们总觉得同伴降落所花的时间更短,自己则在空中停留了更长的时间。

与之相反的是,当我们老去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更快,这种现象往往被其他反对的理论所忽视。“相称理论”的提出者声称,用纯数学的方法就能证明你在4 0岁时会感觉一年的时间比你在8岁时更快,因为这一年仅占了你一生中的1/4 0,而不是1/8。这一理论的知名支持者是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和威廉·詹姆斯。

但哈蒙德对此有疑义:“相称理论”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成功地解释我们在任一时间点对时间的感受。我们不会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评价一天的生活。如果我们这么做了,那对一个4 0岁的人来说,一天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因为它比之前度过的1/1 4 0 0 0的人生更为短促。这样一来,时间看上去稍纵即逝,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比如无所事事或是必须在机场逗留时,4 0岁人的1天也会显得十分漫长无聊,肯定比一个开心地在海边陪同孩子一起探险的日子要漫长……这个理论忽

略了人的注意力、情感等可以对时间概念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

另一个理论认为,也许是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使得时光流逝的速度加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过往的生活显得那么慢慢悠悠。

但岁月确实带来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我们越长大就越觉得眼前的岁月过得飞快,而以前的日子回忆起来仿佛是那样悠长。同样,我们会觉得发生在1 0年内的事情仿佛发生得比实际更晚一些,而发生在1 0多年前的事情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比如,你会觉得日本大海啸发生在去年,切尔诺贝利惨剧仿佛已经过去很久。哈蒙称这一现象为“前顾性叠缩”。这看上去就像时间被压缩了一样——就好像你透过望远镜看东西,事物会比实际上更近。与之相反的现象叫作后顾性或是逆向叠缩,也被称为时间延展。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事件发生在比实际时间更早一些的时候。在追忆久远之事时,这种情况并不常发生,但在回忆起近几周内发生的事情时,这情况倒是常见。

对此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记忆清晰度的假说,这一学说由心理学家诺曼· 布拉德伯恩在1 9 8 7年提出。这个假说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都知道记忆会随着时间而变得模糊,所以我们用记忆清晰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新鲜度。因此,如果一段记忆变得模糊,我们就会假设它发生在很久以前。大脑的确会记录时间轨迹,尽管不精确。哈蒙德解释了那些与我们内在测时系统互相依存的因素:

很显然,无论大脑如何计时,它都有一套非常灵活机动的体系,会考虑到情绪、专注度、内心期望、任务要求,甚至气温。我们完成记忆时用的感官不同,也会造成对时间感知的差异。听觉事件出现的时间比视觉事件更久。然而,有时我们头脑中创造出的时间体验让人感觉如此真实,以至于我们能感觉到自己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期待,而当出现时间错位时,我们又总会感到迷茫和惊讶。

事实上,记忆就是对每段回忆进行无休止变化的不可靠的行为,和它错位的过程有着复杂的联系。

我们知道时间对记忆造成影响,但记忆也造就并形成了我们的时间体验。我们也许不会意识到,人们对过去时光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当下的时间体验。记忆创造了时间独特的伸缩性特质,它不仅给了我们随意在脑海中浮现过去经历的能力,还让我们通过自觉意识来反省那些想法(自觉意识是我们存在于时光中而拥有的一种感觉),让我们能够在脑中再次置于当时的场景中,跳出那些回忆来斟酌它们的准确性。

然而,有趣的是,我们在1 5岁至2 5岁的经历往往能被鲜活地保存在记忆里。社会学家仅是简单地称其为“怀旧”,心理学家则称之为“怀旧性记忆”。哈蒙德认为,它很可能就是解答是什么我们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加速流逝的关键原因。

怀旧性记忆并不仅仅包括对事件的印象,我们甚至记得自己在十几岁末到二十岁出头那段时间看过的电影场景和书中的片段……对这种印象的解读还能更加深入——我们记得最清楚的新闻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十几岁末,而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个人体验则往往存在于二十岁刚出头那会儿。

怀旧性记忆的关键点在于新奇性。我们之所以把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我们在那段时期拥有比在三四十岁时更多的新奇体验。这是一个充满“第一次”的时期——第一次性关系、第一份工作、第一次与家长出去旅行、第一次离家而居、第一次在如何过自己的生活上有了实实在在的选择权。新奇对记忆有强烈的影响,甚至在怀旧性记忆中,我们也往往更记得每段新体验的初次经历。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怀旧性记忆最初发生的原因。哈蒙德认为,由于记忆与个性有内在的密切关联,在它们形成的岁月中,当我们在塑造自己个性、在世上寻找个人位置的时候,记忆会紧抓住那些特别鲜活的细节以便在日后增强个性时派上用场。有趣的是,哈蒙德指出,当人们在人生后阶段经历重大个性转变,比如,改行或是出柜”时,会经历第二个怀旧记忆,这会帮助他们协调并加固自己的新身份。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更准确地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呢?哈蒙德给出了以下结论:

如果一件事情很与众不同,或是很生动,或是让你全身心投入,又或是你遇上过好几次的话,你就能很好地记住它发生的时间。

时间错位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被哈蒙德称为“假日悖论”的例子:最矛盾的感觉就是一段美好的假日总是匆匆而逝,但当你回想起来时又觉得那段假期实际上很长。根据传奇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内曼关于“经历本身”与“记忆本身”冲撞的理论,假日悖论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在头脑中是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看待时间的,一种是对未来的期待,一种是对过去的追忆。这两种时间概念通常是互补存在的,但在我们谈论时间奇特性的情况下,它们并不是共存的。

我们通常同时使用前瞻和后顾两种预测方式来测量时间的流逝。这两者通常都处于平衡状态,但是一些特别的经历会打破这种平衡,有时会对其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这也是我们从不去适应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继续通过这两种方式来看待时间,然后继续对度假遭遇的时间奇异性错位感到惊讶。

就像怀旧性记忆一样,假日悖论与新体验的质量和个人投入程度有关,尤其是在与熟悉的日常时间相比较时。在日常生活中,日子按正常的节奏推进,我们运用标记,比如工日的开始、周末、就寝来评估事情发生的节奏。然而,一旦我们开始度假,新鲜的观感、声音和体验的刺激会给我们注入过量的新奇感,从而使这两种时间概念出现偏移,而结果就是时间概念的错位。

最终,这个巨大神秘感和挫败感的来源也有望带来极大的解放和自主。哈蒙德总结道:

我们永远无法掌握这一奇特的维度。无论我们对时间有多深的认识,它都能呈现错位、混乱、困惑、娱乐等性质。但我们越了解它,就越能掌控它,使其为我们所用。我们能使时间放缓或增快,能更安心地把握过去,也能更精准地预知未来。精神上的时间旅行是心灵给人类最棒的礼物之一,它让我们与别的事物不同。

猜你喜欢
哈蒙德错位记忆
有趣的错位摄影
记忆中的他们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记忆翻新
“错位教育”要不得
角色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