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5-09-14 09:03李欣胡亦蓉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宜春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宜春336000
上海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汀对阿托低剂量

李欣 胡亦蓉(.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宜春 33600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

李欣1胡亦蓉2
(1.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宜春336000;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宜春33600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n=64)和低剂量组(n=50),大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和10 mg/d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2个月,两组患者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升高,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为9.38%,低剂量组患者为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阿托伐他汀脑梗死预后

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证实了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调节血小板功能及抑制血栓形成等抗缺血性脑损害作用,同时还具有稳定斑块及减缓斑块进程等作用[1-2],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但对于该药物的最佳剂量、疗程等问题目前尚未明确[3-4]。本研究通过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改善情况,以探讨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4例,均行头颅CT或MRI扫描检查,证实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瘤卒中或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将上述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其中大剂量组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56±7.28)岁。低剂量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7.92±6.7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控制血压、脑保护、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大剂量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睡前口服;低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睡前口服。

1.3观察指标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每1~2个月复查血常规、血脂及肝功能,当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胆固醇浓度<3.10 mmol/L,或谷丙转氨酶>55 IU/L,立即停药。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个月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个月应用多普勒超声仪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计算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平均积分;观察所有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统计1年复发率。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绘1年内脑梗死复发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比较

治疗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比较[(±s),分]

组别例数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大剂量组6410.03±1.262.95±0.4653.71±12.9489.64±16.43低剂量组50 9.97±1.303.31±0.5356.38±13.0790.01±16.74 t值1.1412.0100.9861.966 P值6.7320.6377.7350.683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第12个月,两组患者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升高,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降低,且大剂量组患者稳定性斑块积分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的比较[(±s),分]

组别例数稳定性斑块积分不稳定性斑块积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大剂量组642.71±0.344.02±0.456.86±0.393.04±0.45低剂量组502.69±0.353.11±0.437.03±0.403.17±0.48 t值1.4384.7282.0634.590 P值6.6750.0430.6040.048

2.3两组患者1年内脑梗死复发情况的观察

大剂量组治疗后1年内6例患者脑梗死复发,复发率为9.38%,低剂量组治疗后1年内8例患者脑梗死复发,复发率为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

2.4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其他脏器出血、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大剂量组6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剂量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患者均能耐受,未对治疗造成影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两组患者1年内脑梗死复发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个人压力加大等,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纤维钙化的稳定性斑块阻塞管腔或富含脂质的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致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6-7]。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以及抗高血压治疗药物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重要药物,其中他汀类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8]。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公认作用最强的降脂药物,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产生的首发以及再发作用[9],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他汀类药物除可通过降低胆固醇作用促进脑梗死患者病情恢复外[10],还可通过多种其他途径,包括[11]:①抑制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抑制作用;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强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以及纤维蛋白酶溶解作用;③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脂蛋白氧化和自由基损伤,同时还可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④抑制机体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等,从而稳定甚至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缓斑块进程,使之不易破裂,减少血栓形成和减轻动脉狭窄程度,从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和防止脑梗死复发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亦已被证实。本研究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少、给药剂量少、观察时间较短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12个月后,发现所有患者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升高,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降低,而大剂量组患者稳定性斑块积分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证实了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作用要优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组患者1年内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表明长期每日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用药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阿托伐他汀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较低,且增加剂量并未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脑梗死的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长期每日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明显更优。

[1] 郭睿蓉. 阿托伐他汀对衰老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及研究[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2013.

[2] 祁风, 崔香丽, 余科, 等.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转归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11): 1806-1808.

[3] 李荣, 区腾飞, 巫碧佳, 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上海医药, 2015, 36(11): 29-32.

[4] 韦朝霞, 祁风, 刘祖佑, 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 2013, 34(16): 2569-2571.

[5] 裘丽红, 韩新生, 苏建, 等.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6): 613-616.

[6] 魏薇, 胡中文, 曾庆宏,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31(6): 532-535.

[7] 申丽红, 梁小乐, 高旭光. 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3): 237-239.

[8] 梁辉, 于群涛. 急性脑梗死动脉血管内再通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7): 673-675.

[9] 朱风俊, 贾东佩, 张群英.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对Hs-CRP、IL-6、TNF-α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20): 81-84.

[10] 袁远, 徐燕, 高旭光.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0): 1024-1026.

[11] 付鹏, 刘晓霞. 阿托伐他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yr61的表达[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7): 612-614.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 of atorvastatins on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LI Xing1, HU Yiro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 Yichun 336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 Yichun 336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 of atorvastatin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urteen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large dose group (n=64) and a low dose group (n=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40 mg/ d in the large dose group and 10 mg/d in the low dose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NIHSS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Barthel index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stable plaque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instability plaque scores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twelfth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within 1 year was 9.38% in the large dose group and 16% in the low dose group (P<0.05).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at large dos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torvastatin;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医药论坛·

R972.6; R969.4; R743.33

A

1006-1533(2015)15-0040-03

2015-04-29)

猜你喜欢
汀对阿托低剂量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强化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