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ERCC1-C8092A 基因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的初步探讨

2015-09-21 06:50郭学云姚艺玮
安徽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紫杉醇基因型食管癌

郭学云 姚艺玮 胡 冰

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常见肿瘤[1],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各类恶性肿瘤第6 位,死亡率居第4 位[2],早期食管癌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5 年生存率低于20%[3],化疗是其主要的姑息治疗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的有效率仅为35.0%~50.0%[4,5],近年来的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发展表明,基因多态性是决定药物反应个体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差异是否也与基因多态性有关,值得我们探讨。本课题组[6-8]前期回顾性研究表明,晚期食管癌患者ERCC1-C8092A 位点A/A 及A/C 型较C/C 型对铂类化疗敏感,为进一步验证该结果,我们设计了此前瞻性研究,探讨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 位点基因型制定化疗方案对近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价值,寻找可以提高食管癌化疗疗效的方法,筛选可以预测食管癌化疗疗效的基因型,为晚期食管癌患者个体化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入组条件:经胃镜活检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年龄18 ~75 岁,能够口服给药;ECOG 评分≤2 分,预计生存期≥3 个月;造血功能及心、肝、肾功能均正常;至少有1 个CT 或MRI 可评价的病灶;未行化疗或辅助化疗停止≥6 个月;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但经过适当治疗的宫颈原位癌或非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除外。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随访。自2011 年6 月至2013 年12月随机选取安徽省立医院总院(60 例)、安徽省立医院南区(40 例)以及安徽省肿瘤医院(20 例)的肿瘤内科符合条件的120 例患者纳入该项研究,其中干预组2例基因型不能成功获得,1 例失访,1 例因不良反应等原因不能完成规定方案治疗;对照组2 例因不良反应不能完成规定方案治疗,最终114 例患者符合标准,获取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ECOG 评分、分化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114 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化疗方案对照组38 例患者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顺铂,25 mg/m2,d1-3;紫杉醇,150 mg/m2,d1)化疗。干预组76 例患者,基因型A/A 或A/C 型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顺铂,25 mg/m2,d1-3;紫杉醇,150 mg/m2,d1)化疗;基因型C/C 型,予以5-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750 mg/m2,d1-5;紫杉醇,150 mg/m2,d1)化疗,每21 天为1 个周期。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则停止化疗,最多接受6 个周期化疗。

1.3 疗效评价基线评估均在治疗开始前2 周内完成。近期疗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版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以CR+PR 计算有效率(response rate,RR),每2 个周期评价疗效1 次,若出现可能为病情进展的临床表现可提前评价疗效。不良反应评估按照NCI CTC 3.0 标准。

1.4 基因多态性检测采集干预组患者化疗前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重复酚抽的方法提取有核细胞DNA,应用PCR 仪进行扩增。PCR 引物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r(15 mmol/L Mg2+)2.5 μL,dNTPs(2.5 mmol/L)2 μL,上游引物(均10 mmol/L)各0.5 μL,Taq 酶(5 U/μL)0.2 μL,检测样本(基因组DNA)50 ng,最后灭菌蒸馏水加至混合体系总量达50 μL。反应条件为:①95℃,5 min;②94℃,15 s;60℃,25 s;72℃,30 s,共循环40 次;③72℃,10 min;4℃保温。PCR 扩增产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测序,最后对测序结果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ERCC1-C8092A 引物序列为,F:5c-ACAGTGCCCCAAGAGGAGAT,R:5c-AGTCTCTGGGGAGGGATTCT。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基因分布情况使用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检验。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之间相关性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基因遗传平衡检验结果对干预组ERCC1-C8092A 位点所检到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分别应用Hardy-Weinberg 定律进行遗传平衡检验,A/A 型8 例,A/C 型33 例,C/C 型35 例,经检验χ2=0.002,P=0.999,表明该样本来自同一孟德尔群体,符合遗传平衡。

2.2 近期有效率2011 年8 月至2014 年3 月对所有入组完成化疗的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接受随访的患者均出现疾病进展。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1.6%和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干预组ERCC1 3 种基因型A/A、A/C、C/C 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0.0%、57.6%、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详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有效率比较

2.3 不良反应干预组中35 例C/C 型患者予以5-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不参与不良反应评价。38 例对照组和41 例干预组患者均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均可评价不良反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主要不良反应集中在脱发、血液学毒性及神经毒性等,均可耐受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对照组及干预组不良反应评估

3 讨论

晚期食管癌的姑息化疗以5-氟尿嘧啶和顺铂为主,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疗效为30%左右[9],近年来随着新药紫杉醇、伊立替康等的应用,食管癌的疗效得到了提高,迄今为止晚期食管癌仍无标准化疗方案[10]。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控制食管癌的进展,探索可以预测疗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关键。

顺铂,即顺式-二氯二氨合铂,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与DNA 特异碱基结合形成顺铂-DNA加和物,导致DNA 的链间交联或链内交联引起DNA损伤,从而引起细胞死亡。另一方面机体本身的损伤修复系统可以修复这类损伤,铂类药物引起的DNA 损伤修复主要由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完成[11],ERCC1 基因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ERCCl 和铂类药物的疗效存在相关性。Bralbury 等[12]及我们课题组[6-8]研究结果均提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ERCC1-C8092A位点A/A 型及A/C 型较C/C 型对顺铂化疗敏感。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均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干预组患者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 的基因型制定化疗方案,基因型为A/A 及A/C 型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基因型为C/C 则避免使用不敏感的顺铂而予以5-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方案,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干预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1.6%和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根据外周血基因型制定的化疗方案,干预组食管癌患者3 种基因型A/A、A/C、C/C 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0.0%、57.6%、51.4%,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55)。干预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3 种基因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 位点基因型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支持我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的ERCC1-C8092A 位点的A/A 型及A/C 型较C/C 型对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敏感,值得临床推广。

同样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8 例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神经毒性及中性粒细胞减少,41 例干预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神经毒性,均可耐受,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对照组与干预组中的A/A 及A/C 型在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ERCC1-C8092A 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不良反应不存在相关性,虽有文献报道过肺癌中ERCC1-C8092A 位点的C/C 较A/A 及A/C 对铂类药物更易发生消化道反应[13],但在我们的研究中未见此相关性,考虑可能和肿瘤类型不同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 基因型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可提高近期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研究中的DNA 来自外周血而非肿瘤内,解决了许多未能手术的患者获取标本困难的问题,虽目前尚无关于肿瘤细胞内和非瘤细胞内DNA 修复能力关系的研究,但有报道证实非瘤细胞内的DNA 修复能力可以影响肿瘤的化疗疗效[14],且取用外周血方便,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ERCC1-C8092A 基因型是否受前期的化疗诱导而发生改变、随访时间短等问题限制,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同时检测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的ERCC1-C8092A 基因型,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意义。

[1]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2,62(1):10-29.

[2] 郑荣寿,张思维,吴良有,等.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8 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21(1):1-12.

[3] 魏玲,李苏宜.铂类药物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4):238-240.

[4] Chen WW,Lin CC,Huang TC,et al.Prognostic factors of metastatic or recurrent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patients receiving three-drug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J].Anticancer Res,2013,33(9):4123-4128.

[5] He YF,Ji CS,Hu B,et al.A phase II study of paclitaxel and nedaplatin as front-line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35):5910-5916.

[6] Wang Y,Chen J,Li XQ,et al.Gentic polymorphisms of ERCC1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fficacy of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J].Oncology Reports,2011,25(4):1047-1052.

[7] 单本杰,何义富,胡冰,等.晚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ERCC1基因多态性与顺铂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8):1447-1450.

[8] 陈健,何义富,胡冰,等.ERCC1 和TS 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中的意义[J].肿瘤,2010,30(4):314-321.

[9] 王琳,樊青霞,杜雅冰.晚期食管癌三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1),1250-1252.

[10]Rumiato E,Cavallin F,Boldrin E,et al.ERCC1 C8092A(rs3212986)polymorphism as a predictive marker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isplatin/5-FU-based neoadjuvant therapy[J].Pharmacogenet Genomics,2013,23(11):597-604.

[11]Palomba G,Atzori F,Budroni M,et al.ERCC1 polymorphisms as prognostic markers in T4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J].J Transl Med,2014,12(1):272.

[12]Bradbury PA,Marshall AL,Kulke AH,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uclear excision(NER)and base excision(BER)DNA repair gene polymorphisms in esophageal cancer[J].Clin Oncol,2007,25(18S):2511.

[13]Suk R,Gurubhagavatula S,Park S,et al.Polymorphisms in ERCC1 and grade 3 or 4 toxicit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Clin Cancer Res,2005,11(4):1534-1538.

[14]Bosken CH,Wei Q,Amos CI,et al.An analysis of DNA repair as a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2,94(14):1091-1099.

猜你喜欢
紫杉醇基因型食管癌
HBV基因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PD-1和CTLA-4 3′UTR基因交互作用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数学工具在自交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中的应用探讨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提高半合成紫杉醇得率研究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