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亚历山大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借鉴与启示

2015-09-23 01:23戴代新袁满
风景园林 2015年2期
关键词:亚氏亚历山大图解

戴代新 袁满

C·亚历山大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借鉴与启示

戴代新 袁满

通过解读C·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理论发展,简述其图式语言理论的要点和特征,指出其理论诞生伊始便对风景园林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亚氏总结的253个图式重新分类和筛选,分析出109个风景园林图式,并阐明其对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价值;从图式语言的发现、目的和我国传统文化出发论述了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以及构建我国风景园式语言的启示;最后讨论了亚氏图式语言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的空间。

C·亚历山大;图式语言;语言学;结构主义;图解

1 简介

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图式语言一般翻译为模式语言,其英语皆为“Pattern Language”。本文使用图式语言一词代替模式语言有两点考虑,一是与本期系列主题“图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一致,因此文中除了亚氏在国内已翻译成熟的书名继续沿用模式语言外,其他一律使用图式语言。二是,“Pattern”一词有“图案”的意思,亚历山大本人非常喜欢研究土耳其地毯的图案,也强调图式语言“图解”(Diagram)的重要性因此翻译成图式语言也与亚历山大的原意相符。亚氏的图式语言是语言学和结构主义思想在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的运用。风景园林学科同样急需能够表现学科领域的设计语言用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交流;理解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评价景观环境质量;连接生活与艺术、空间与时间、过去与未来。因此,图式语言的研究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旨是研究亚氏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借鉴与启示。

2 研究现状与方法

《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Towns·Buildings·Construction)1977年出版后,对建筑和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的《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杂志宣称:“每个图书馆,每个学校,每个环境设计组织,每个建筑师,每个一年级的学生,都应该拥有一本。”①笔者在科学网(Web of Science)对1997年至今的文献进行了检索,通过“Alexander”和“Pattern Language”2个关键词叠加搜索,经过筛选后最终检索出20篇紧密相关的文献,其中65%为计算机专业的论文,15%为建筑学专业的论文。研究文献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图1),但是建筑学专业的论文发表时间主要在2000年前后。因此在建筑领域国际上对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研究已经趋于冷淡,但是其思想却仍旧影响广泛。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主要是对亚氏的图式语言理论引入和介绍[1-6]。通过中国知网对亚历山大和模式语言进行检索并分析,发现建筑相关领域直接研究和论述亚氏图式语言理论的论文并不多②,目前一共有30篇,继理论引入的高潮后,经过近20年又开始掀起研究的另一个高潮(图1)。其中仅有1篇是从风景园林的角度讨论如何借鉴并构建中国环境的模式语言[7]。因此,国内风景园林学科对亚氏图式语言理论的研究还较为欠缺,目前“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的研究成为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前沿[8]。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重读亚氏原著,基于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亚氏图式语言理论的要点和特征,揭示其理论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重新分类和逐个辨析的方法初步构建亚氏风景园林图式语言,结合时代发展阐述其借鉴价值和对风景园林学当代发展的启示。因而,从方法上而言还属于理论上的探讨,有待进一步结合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1 亚氏图式语言理论研究文献分析

3 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理论要点

3.1理论发展

C·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理论主要通过系列理论书籍进行诠释③,实际上它贯穿了亚历山大几乎全部的理论探索。既可以回溯到他的博士论文,于1964年发表的《形式综合论》(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也可以延续到近期才出版的著作《秩序的本质》(The Nature of Order)。纵观亚历山大理论研究的脉络,会发现他及其环境结构中心研究团队孜孜以求的是试图发现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并寻求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成方法。图式语言理论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

在《形式综合论》讨论文脉④与形式的关系中,亚历山大就指出设计始于寻求适合文脉的形式,有意识的设计过程割裂了文脉与形式之间的直接联系,设计师通过自我意识对文脉进行理解设计所需形式。当设计师面临复杂的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对文脉的误解,或者通过简化概念进行设计,或者缺乏能力将众多形式组织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亚历山大主要是基于理性思维和数学方法提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即分解文脉为子系统,为每一个文脉子系统找寻形式,然后通过数学的方法合成形式,最后达到设计目的。很显然这一方法具有明显的弊端,但是已经孕育了图式语言的种子。特别是亚历山大提出的建设性图解(Constructive Diagram)的概念,俨然是图式语言的雏形。

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一棵树》(A City is not a Tree)中反省了以往的数学方法,并提出了称之为图式(Pattern)的分析方式。通过理论总结和设计实践,图式语言的理论思考集中体现在《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一书中。虽然亚历山大在书的一开始就提出无法捉摸、让人恼怒的“无名特质”(The quality without a name)这一概念,但是之后却逻辑严密、竭尽其能的进行了说明:一切事物充满生机就具有了“无名特质”;特定环境中不断发生的事件的图式决定了该环境的特征;事件的图式和空间图式相关联;要让环境具有生机就必须找寻有活力的图式。之后亚历山大阐述了如何发现和检验有活力的图式,并解释如何通过编制语言将众多图式形成整体的结构,从而建造我们居住的建筑和城市。最后强调,只有将图式语言抛弃才能真正的产生“无名特质”。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理论非常经典,同时也被广泛接受,本文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他力主理论联系实践,在建造中检验自己的理论。那些认为亚历山大纸上谈兵的误解,可能是因为亚历山大的理论并没有创造出让人惊叹的建筑形象 ,而这正是亚历山大所反对的。

当然,亚历山大也意识到自己对形式几何特征的忽视。在新近出版的《秩序的本质》中,亚历山大不仅提出了生命结构(Living Structure)的命题,强调对整体性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整体结构的15种几何特性,进一步完善图式语言理论体系。总之,亚历山大试图借用图式语言阐述、命名和画出让环境充满生机的“无名特质”。

3.2图式语言的主要特征

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理论诞生的年代在20世纪60、70年代,正是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不久,西方现代哲学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新理论、新思想异常活跃,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西方人类学也进入了二战后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冲突论、过程论、新进化主义与文化生态学、结构主义等[9]。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语言学英文讲义也在1960年出版[10]。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体现出了系统论、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

(1)共时性。首先,亚历山大用了7个词来描述自己提出的“无名特质”,然而每举一个词他都觉得不够准确,“最后一个可以帮助理解无名特质的词是永恒”,“在他们从内部矛盾解脱出来的时刻,他们就会把他们的场所置于独立于时间之外的秩序之中。”⑤而亚历山大所谓的“永恒之道”(Timeless Way)就是要找寻那些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不断重复而又总是不同的图式。而图式的共时性特征可能带来的弊端则是对历史因素的忽视。

(2)系统性。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是一个系统。他将图式语言与自然语言进行比较,指出图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它是不同文化中的有意义、有限数量的空间安排,其次,它赋予我们进行有条理的空间安排的能力。“总之,普通语言和模式语言是有限的组合系统,它们允许我们任意创造适于不同情形的无限变化的独特的组合。”⑥

(3)整体性。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同时具有整体性。这首先表现在亚历山大认为图式语言作为一个总体,“其生存与否取决于这些图式形成一个整体的程度。”⑦单个的图式通过网状的结构形成完整的语言,而所使用的图式语言的深度和完整度决定了设计的形式具不具有活力。其次,亚历山大指出设计不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是一个整体的结构逐渐分化的过程。他形象地用胚胎的成长形容这一分化过程。

(4)层次性。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的层次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尺度上,更是表现在不同的深度上。正如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在其结构主义学说里指出的一样,图式语言也具有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些深层结构都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无意识的机制或能力所建立的[11]。

4 亚历山大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借鉴

4.1亚历山大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影响

亚历山大提出其理论的时期也正好是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从二战中恢复过来,经济快速发展。由于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到1960年代美国兴起环境保护运动。1962年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问世,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69年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出版,标志着美国风景园林学科向环境保护和生态规划的转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亚历山大1963年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67 年创立环境结构中心。他的理论思想对当时的美国风景园林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并提供了从结构主义和语言学视角研究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论。

二战之后的加利福尼亚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来创业,其中就包括当时美国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实践领军人物之一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劳伦斯·哈普林1945年开始在旧金山港湾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实践时,风景园林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这一职业刚刚开始兴起,哈普林回忆当时没有几个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除了托马斯·邱奇(Thomas Church)还有大家熟知的埃克博(Garrett Eckbo)等少数几人[12]。1960年代哈普林的设计事业和理论思想正逐步进入黄金时期,他不仅和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的麦克哈格成为好朋友,一起讨论生态设计理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讲座;同时在实践上完成了海滨农庄别墅的总体设计,形成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和理论。他创造了生态谱记(Ecoscore)一词,用来记述和解读自然进程演变留在环境中的踪迹。当然,这并非是哈普林独创的新想法,例如当时的生态学家希尔(Angus Hill)和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都有类似的想法。麦克哈格的环境资源调查的千层饼图以及叠层分析的方法至今仍被采用。然而,哈普林的生态谱记方法与麦克哈格有所区别。在哈普林看来,麦克哈格的方法将运动的、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为的分割,不能正确描述动态的自然系统。哈普林更倾向于亚历山大关于形式和文脉的理论思考。亚历山大关于“适合的形式”的阐述以及文脉与形式这一关系体如何应对变化的理论思考对哈普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从哈普林后来笔记中有14页的内容被冠以“符号系统笔记”(Notes on a Notation System)可以得到证实[13]。不难发现哈普林的生态谱记同样从语言学和符号学获得了理论基础,谱记是能指与所指的同一,或者是信息传递和解码过程的整合。谱记的本质是传达、引导或控制空间、时间、韵律、顺序、人及其活动等元素或者元素组合之间相互作用的符号系统[14]。在20多年后安妮·惠斯顿·斯本(Anne Whiston Spirn)出版她的《景观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Landscape,1998)一书,确定了景观语言研究在风景园林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她提出景观语言系统中的“语素、词、短语、从句、句子、段、章、文本”结构,与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系统层级划分十分相似。

4.2亚历山大风景园林图式语言的归纳

图式语言是把握“无名特质”的具体方法,它包含了3个部分的规则:“它表达一定的关联(问题所处的环境和关系)、一个反复出现的需求和问题和一个解决方式。”⑧另外,图式之间通过关联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网络,每一个图式,与上级图式及下级图式是承上启下、互为补充的。

图式语言的目的是指出设计矛盾中的必然性关键问题,即可能的解决方案必须遵循而不可违背的原则。就实际应用而言,图式语言体系是丰富、灵活的,可以结合地方文化及场地条件创造出更加具体、实用的设计形式(图2)。

2 图式的层级与相互关系

《建筑模式语言》分为3个篇章:城镇、建筑、构造,从宏观区域规划层面到微观空间设计层面给规划设计语言提供了很多普适的、包含必然性原则的、涉及关键层面的指导方案。笔者认为,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来认识该图式语言体系,可分为10个层次与分类并加以重新解读(表1):

表1 《建筑模式语言》风景园林图式的层次分类

依据以上分类的理解,从《建筑模式语言》亚氏提出的253个图式中,逐个进行了辨析,筛选出109个风景园林图式,将近总数的1/3(表2)。当然需要记住的是,这样的筛选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而不是有意将这些图式抽离出来,亚氏的图式语言是一个整体。

表2 亚历山大风景园林图式表

4.3亚历山大风景园林图式语言的价值

亚氏图式语言的价值首先直接体现在其“图解”上。亚历山大在1971年给《形式综合论》一书再版写序中称“此时再看这本书,我认为其最重要之处在于突出了一种观念:图解的观念。”上文提到书中提出的建设性图解实际上就是图式的雏形。所谓建设性图解是需求图解和形式图解的同一,即用图解的方式既表达问题,又表达出解决问题的合适的形式。亚历山大进一步认为,建设性图解体现出的双重性本身就是形式知识的特征。同样在序言中,亚历山大还指出,“在我较新的作品中被称为图式的这些图解,是形式创造过程的关键。”因此,亚氏的图式含义基本脱胎于建设性图解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形式并非指几何形态或者空间形象,而是满足需求的适合的空间关系。

在后来图式语言的论述中,亚历山大尝试通过具体而且精确的方式表达其深邃而抽象的思想,并且特别强调“图解”(Diagram)的重要性:“你必须能把它画出来。”“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你必须给图式定名。”⑨同时,《建筑模式语言》阐述了亚历山大团队发现的253个图式,并且都以图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本文将其中的109个风景园林图式的图解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图3),这些图式在很多方面体现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意义和应用价值,哪怕是关乎细节的图式,如:有屏蔽的停车场体现了生态设计思想,堆肥是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图式,好材料体现了对的材料回收利用,留缝的石铺地和软质面砖体现了可持续的雨洪管理思想等。借景的门窗、小窗格、回廊、禅宗观景等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营造也是不谋而合,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图式语言具有借鉴意义。正如亚氏所说的,这些图式可以直接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进行设计形式的创造。

当然,对亚历山大风景园林图式语言的重新解读仅体现亚氏总结的图式语言在当今的价值。正如他指出的,图式语言并非是唯一和一成不变的,可以而且应当根据时代背景、地域文脉、个人偏好等进行修改;特定地域的图式语言也应当随时代发展进行调整和补充。因而其价值更体现在创新性和灵活性;“图式”不是为了描绘事物的具体形态或表面特征,而是为了表达事物深层次的结构关系和关联方式。每一个图式所包含的“一定的关联”体现了它的文脉思想,“一个反复出现的需求和问题”是对场所中的人的关注,“一个解决方式”则用图解的方式表达了空间的形式。他指出虽然“也许看上去观察是发现模式的唯一方法”,但这并不代表图式语言注定只是既存模式的总结。事实上,设计师和学者可以从“图式”的3个维度进行变通和创新,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并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图式设想”。至于检验其是否合理,亚历山大的标准是人的主观感受。这虽然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通过对空间要素的重新组合,很有可能对场所中人的行为事件进行引导与重塑——这便产生了多层面、更大范围的创新。这使得图式语言不是固定、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伴随时代发展、传承地方文脉的空间语言系统。

3 亚历山大风景园林图式语言

5 亚历山大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启示

5.1图式语言的发现:认识自然

虽然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被运用到很多其他学科,然而实际上在应用中多少改变了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原意。而且,既有成功的应用,同时也有不成功的案例。有研究表明,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图式语言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图式语言本身[15] ⑩。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非常直接的表明他所说的“无名特质”就是“自然的特征”。在书的第8章:特质本身,亚历山大这样说道“而当建筑具有此一生气,它就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海浪或是草叶,其各部分由万物皆流而产生的无尽的重复和变化的运动所支配,这便是特质本身。”(11)因而发现图式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自然的过程,亚历山大图式语言提供了一条认识自然的途径。这正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理论问题:“如何认识自然”,并基于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图式是如何发现的呢?亚历山大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特征是有发生在那里的事件赋予的,而空间图式又与事件图式相关联。因而观察重复发生的事件是发现图式的方法。事件不仅仅是社会事件、人的活动,也包括了自然的进程:如阳光照在窗台上,风吹过草地。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发现图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无名特质的存在与时间、空间关联的过程,是通过体会事物作用力的消解而抓住千变万化的形式后面的实质的过程,是一个如何将直觉精确表达的过程。检验图式是不是具有活力,也必须也只能通过真实、整体的感觉。因而,认识自然别无他法,只能观察、感受和回归自然。有学者认为,亚氏的理论最终回到了泛义的感觉,陷入了一种逻辑错误[16]。笔者不敢苟同,亚历山大恰恰是在严密的逻辑的同时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或许从建筑和空间的角度理性思维与逻辑的一贯性很重要,然而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我认为亚历山大指出了认识自然的唯一道路:自然不是书本上的生态概念和知识,而是人们的真实和整体感受。亚历山大借助图式这一逻辑缜密的语言符号试图精确的表达他对自然的发现与领悟,体现出亚历山大理性结合感性的思维方式以及超群的智慧。

5.2图式语言的目的:体验自然

亚历山大之所以提出图式语言,是因为他对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失望,他认为设计师通过个人的理性和追求形式的新颖脱离了建筑的本质。图式语言的目的是帮助所有人,而非规划师、建筑师,来自己建造建筑和城市。“无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帮助,倘若你走上了永恒之道,一个城市将在你的手下,宛若园中的花儿一样,从容的成长起来。”(12)亚历山大在实践中同样是帮助人们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住宅。因此普遍认为,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是提倡公众参与的工具。笔者认为其意义上不仅如此,亚历山大向往的是主客合一的营建过程,在他看来建造是建筑与城市生成的必要过程,通过“每次一个图式”,一个加一个的形成建筑、组团、并且通过建造和修整,城市才缓慢的出现,他反对将设计与建造割裂而独立出来。对风景园林学科而言则更是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谁设计谁,而是将自我融入自然的体验过程。因而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职责也绝非是大自然和建成环境的规划设计者,而应是通过接触自然、观察自然、用自己的整体、真实的感觉认识自然;然后帮助人们理解自然和参与自然,在实践中遵从、协调和改变自然环境;并且真切地通过营建体验自然,这才是风景园林师的完整使命。

5.3发掘我国风景园林图式语言

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是共时性的、永恒的;它们却又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亚历山大指出图式语言因为文化的不同和空间的不同而变化,“每一个充满活力的完整的社会都有它自己独特而又清晰的语言,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图式语言,这种语言决定了在该文化背景下的环境特征。”(13)我国独特、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悠久历史很早孕育了自己的环境图式语言,例如风水理论就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力”的平衡与稳定。甚至于风水中的“气”正如亚历山大所言的“生气”。郭璞《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理论的形势宗也强调“图式”的重要性。虽然我们找不到亚历山大从风水理论获得灵感的直接证据,但是他提出图式语言理论的年代也正处于美国学习东方文化的一次浪潮,从他的书中对中国和日本案例的阐述,以及上文中谈到的图式语言中东方文化的意象可以佐证。因此,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给我们以启示,应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发掘适合我国环境特征的图式语言,重新感受它、检验它和运用它。

6 结论与讨论

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理论从诞生初期就对风景园林学科产生了影响,他试图研究的是整体环境的永恒之道,不仅关注建筑与城市,同时也包含了风景园林的图式。本文初步筛选了亚氏253个图式中的109个进行说明,这些图式在当今仍具有借鉴价值,它们是融合问题与解答的图解,是亚氏智慧的精确表达,对我们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仍具有应用价值。不仅如此,亚氏的图式语言也给风景园林学科以启示:图式发现的过程和目的是让人们学会认识自然、体验自然。因此回归自然才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必由之路。当然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之上的,我国传统文化还有待我们来发掘,创建我国自己的风景园林图式语言。亚氏图式语言理论最有价值的还是体现在其思想和方法上,因此从风景园林学科出发在以下方面笔者认为其理论还有空间进行改善。

(1)学习自然形态。亚氏的图式语言试图过图解的方法描述与事件相联系的空间关系,而非空间的形态。亚氏对形态的忽视成为其理论被诟病的主要原因,然而实际上从自然特征学习空间环境的图式语言与追求形态表达并无矛盾,甚至形态同样可以从自然中学习,而且在自然界中形态与其内容本来就是同一的。借助仿生学(Biomimicry)等理论或许可以将亚氏的图式语言从学习自然特征发展到学习自然的形态。

(2)研究自然事件。亚氏的图式语言毕竟关注的重心是建筑与城市,虽然本文梳理了其中的风景园林图式,但是亚氏图式语言主要关注人的活动,针对自然事件图式的研究仍然较为欠缺。因此基于亚氏的理论方法和生态学,研究针对自然事件的图式语言,必然对生态设计图式语言有所裨益。

(3)走出结构主义。亚氏的图式语言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向心性和稳定性让亚氏的图式语言无法解决如何解释图式的变化对整个语言规则产生影响的问题。随着新的图式的发现,原有的语言结构面临这样的困境:如果原有的图式随着新发现的图式进行调整,那么个体图式就不具有稳定性;如果不调整,那么语言结构就不具有整体的稳定性。亚氏的理论也无法阐释偶然的、随机的现象对整体的意义,从而使其理论体系本身失去了生气。

注释:

① Wendy Kohn .The Lost Prophet of Architecture[J]. The Wilson Quarterly , 2002, 26(3).

②不包括计算机等其他领域以及借用模式语言这一概念的延伸研究。

③目前包括《建筑的永恒之道》、《建筑模式语言》、《俄勒冈实验》、《住宅制造》和《城市设计新理论》5本。

④亚历山大这里所说的文脉意指设计的所有现状条件。

⑤-⑨,(11),(12) [美]C·亚历山大. 赵冰 译.建筑的永恒之道.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29.

⑩尽管亚历山大本人一直反对类似的观点,并曾经说“对此我表示遗憾,并要公开说明,我完全反对将设计方法当作一个学习科目,因为我认为把设计研究和设计训练分开是很荒谬的。”见亚历山大为《形式综合论》所作的序言。[美] C·亚历山大 著;王蔚,曾引 译.形式综合论(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3)[美]C·亚历山大,S·伊西卡娃,M·西尔佛斯坦,等,王听度,周序鸿 译. 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吴耀东.有关克·亚历山大早期建筑思想的讨论[J].华中建筑.1991,(1):74-77+29.

[2]翟贤,晏敏等.建筑模式语言与基于知识的设计系统[J].新建筑.1990,(4):51-53.

[3]王伯扬.源于生活的建筑观——介绍《建筑模式语言》[J].建筑学报.1990,(10):48-49.

[4]徐卫国.亚历山大其人其道[J].新建筑.1989,(2):24-26.

[5]马清运.克·阿历山大近著《住宅生产》[J].世界建筑.1987,(3):69-72.

[6]顾孟潮.当代杰出的建筑大师——亚历山大·克里斯托芬[J].建筑学报.1986,(11):76-77.

[7]王健.关于构建中国环境模式语言的思考[J].风景园林.2008,(1):72-74.

[8]王云才.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10] [英]艾伦·巴纳德著;王建民,刘源,许丹 译.人类学历史与理[M]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32.

[11]夏基松.当代西方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1983:330.

[12]Halprin,Lawrence. A Life Spent Changing Places[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1.

[13]Kathleen L. John-Alder.A Field Guide to Form:Lawrence Halprin's Ecolog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Sea Ranch[J]. Landscape Journal, 2012, 31(1-2):53-76.

[14]Halprin, Lawrence. The RSVP Cycles: Creative Processes and the Human Environment[M].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 1969.

[15]Y. Sun,A. D. Lloyd.Pattern languages: Putting people at the centre of design[R].12th ISP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urr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 Next Generation Concurrent Engineering:Smart and Concurrent Integration of Product Data, Services,and Control Strategies, CE 2005, July 25, 2005 - July 29,2005,Fort Worth, TX,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2005.

[16]黄旭,王红扬.C·亚历山大空间规划理论的逻辑——以《建筑的永恒之道》为例[J].华中建筑.2010,(2):13-14.

Learning from C. ALEXANDER’s Pattern Language: the Enlightenment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AI Dai-xin YUAN Man

By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opher ALEXANDER's Pattern Language Theor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theory and th features of pattern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 since the theory was put forward. 109 landscape patterns are selected out of C ALEXANDER's 253 patterns after re-categorizing and thorough analysis. The value of these patterns to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hen discussed. Based on the process and target of construction of pattern language, the orient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 landscape pattern language are explored. In the end, the shortcoming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y are discussed.

Christopher ALEXANDER; Pattern Language; Linguistics; Structurism; Diagram

Project 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outh Fund: China's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Conservatio Mechanisms Research (11YJC850003);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Surface Project: Pattern Languag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 Cultural Landscape Space: Case study of Hu, Ning and Hang Regions (51278346)

TU986

A

1673-1530(2015)02-0058-08

10.14085/j.fjyl.2015.02.0058.08

2014-12-18

2015-01-25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我国城市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机制研究(11YJC85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以沪宁杭地区为例(51278346)

戴代新/1975/男/湖南人/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袁满/1992/女/河南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硕士生/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猜你喜欢
亚氏亚历山大图解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里士多德论动物的自我运动和宇宙的永恒性
——对《物理学》8.6(259b1- 20)的一种解读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里士多德落体理论究竟错在哪里
——“自由落体”教学中的物理学史辨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对理性和价值的追问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一课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方法研究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图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