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书画情 默默人生路

2015-10-18 06:00
商业文化 2015年36期
关键词:画虎书画作品狮子

文/本刊记者 许 馨

悠悠书画情 默默人生路

文/本刊记者 许 馨

王东彬

王东彬,又称墨石斋主,男,汉族,河南省许昌人,出生于1958年12月。1976年入伍,在原铁道兵一师二团,即第二炮兵期间,先后在《铁道兵报》《二炮长缨杂志》《全军政治指导员杂志》等发表书画作品。1992年转业后,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并赠送于美国西亚图洲政府、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区。原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曾题“求实精”给以鼓励与赞扬。现为:中国舞台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许昌分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河南许昌曾是汉魏之都,人杰地灵,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有着威严的帝都之气,有着灵动的汉魏风骨,也涌现出许多学养深厚的杰出人才。画圣吴道子、书法鼻祖钟繇、建安七子等就出生于许昌,他们为中国书画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也包括了墨石斋主——王东彬。

要有自己的风格

王东彬先生出生于1958年12月,自幼酷爱绘画。1976年入伍,期间开始发表很多书画作品。1992年转业后,他仍然坚持艺术创作,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他身上折射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和典型性格,无论干什么工作,极其爱岗敬业,工作中勤奋劳作,事业上执着追求,以他的心血与灵性进行着艺术创作。这些年始终以高部长题词“求实精”为座右铭,在书画艺术道路上不断学习和探索,遵守孝道,爱交朋友,乐观潇洒,艺术上富有灵性,书画作品很有个性,自学精神使他在书画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他用“旷日洗笔斋有星宿可染,终生翰墨暗藏铁砚能穿”时刻鞭策自己,他用笔墨色彩拓展着人生舞台。

王东彬对油画、水粉画、素描等都有一定研究,但是最爱的还是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他继承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以模仿、传承前代画家技巧、风范为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在保存、发展传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

独树一帜的画风

虎,乃兽之王者,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心中崇拜的英雄。对虎的崇拜应源于白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它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因此,虎是历代画家泼墨研究的艺术课题。而在中国画的深厚传统中,虎的形象、形式美感上符合人们愉悦的阳刚之气和英武之美,在审美情趣上体现了人的精神借寓,传递出虎的人性化和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

王东彬尤爱画虎,为了能更好的掌握老虎的生活习性,他阅读了大量关于虎的资料,并到野生动物园仔细观察。通过长期写生,他发现虎不但凶猛雄健,而且颇通人性,虎也有爱子之情、思乡之梦,虎也有醉酒长眠、天伦之乐。虎品性自傲、威而不露,有傲骨之气、王者风范,目光如闪电,吼叫似雷鸣,爪锋利无比,身动生疾风,尾部秋龙棒,群兽皆震惊。

登山则情满于山,画虎则情贯于虎,王东彬长期对虎的观察、揣摩、写生,以及对画虎作品的大量临摹,使他对虎的体态、肌肉、骨骼、皮毛、头部、眼神等关键部位都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虎的深入了解,王东彬画起虎来胸有成虎,游刃自如,他将传统工笔技法与西洋素描关系熔于一炉,轻撕漫染、重罩复勾,现纤毫于整体之内。写奇伟于婉约之中,使虎的雄视睥瞍,种种神态,细可入微,各臻其妙,虎之神韵跃然纸上。

自古云:"画龙画虎难画骨",而王东彬画虎,在自然与生动间,表现出虎的灵动与英武,在动与静间,将虎的精神内涵和形式美感描绘得惟妙惟肖。他作品中虎的形象虽从写生中来,但更偏重于神态、环境、气氛的表现。环境处理上则更加意象化,在大片的墨晕水渍与精心的留白间,无物中有斯物,有物中无斯形,恍兮惚兮,若梦若幻,混混然,沌沌然。虎与境贯于一气之中,唯传天籁而已,唯存自然而已。他说:“画虎如画人,要想把虎画‘活’,就要抓住它的‘精气神’,展现它的大无畏精神。”画虎作品栩栩如生,幅幅堪称精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作品中所展示的阳刚之气和英武之美体现出了民族奋起的时代气息,为中国画领域中传统表现熔铸了现代旋律,开辟了时代空间。

王东彬画虎神形兼备,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狮子。他以艺术家特有的敏锐目光,对狮子的头脸、颈、背、腹、四肢、尾作过长期的观察,提炼出特征,对狮子的动态卧、躺、坐、蹲、扑和回眸、亲昵、机警、试探、凝视、啸吼等各种神情,一一记在心里,画在纸上。形的生动、准确,就为神的表达创造了条件。那么神在哪里呢?在狮子双目中,在血盆大嘴利齿上,在挥动如钢鞭的尾巴上,还是在它勇猛无比的掀、扑、腾的动作中?他认为这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在特定意境氛围中的狮子,是狮子内在透射的精气和力量,唯有这样,才能表现狮子威风凛凛的王者风范。于是他提笔之前凝神默想∶是霜月风林的狮子,还是芦荻瑟瑟的狮子,是窥视神秘的狮子,还是秋阳温情脉脉的狮子,一旦心中有了,眼前跳出一只活生生的狮子来,他便提笔落墨,抑扬顿挫,忽徐忽疾,或紧或松,千方百计去“逮住”这只狮子。画成了,他便吸上一支烟,慢慢地补景收拾。画狮子时, 王东彬身上那股精气神全部凝聚在笔端,他也成了一只“狮子”。

王东彬画的鸡,更是独树一帜,他笔下的雄鸡都是画中精品。一幅好画,不仅要真实,而且要有深刻寓意,更要赋予它精美的灵魂。他笔下的雄鸡,已经完成了真鸡——画鸡——人性,这样一个“叼啄”观音灵魂的过程。这是画家极难攀登的至高点,但王东彬凭着个人努力和同行的帮助,攀登上去了!

在他笔下,鸡已经不是动物层面的鸡,已是人物化的生灵,在他画的鸡里,有争强好斗的鸡,有老实巴交的鸡,有埋头苦干的鸡,有喜欢张扬的鸡,有对配偶热恋的鸡,有抛弃糟蹋的鸡,有对小鸡倍加呵护的鸡,有与小鸡争食的鸡,有怒目对敌保护儿女的鸡,也有抛弃子女溜之大吉的鸡,有争抢出头的鸡,也有甘忍屈辱的鸡,有闷闷不乐的鸡,也有欢天喜地的鸡,真是人间百态,尽在鸡中。

每个人都可从王东彬所画的鸡中,找到自己的人性,让人忍不住去思索,去寻求。他这是用画笔雕琢人们的灵魂,这是一个画家最见功底之处,至于他的画派、画风、画技就不用多讲了,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雕琢观者的灵魂,这一点他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书画同源 雄浑大气

除了绘画,王东彬还热爱书法,正所谓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先后临习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等古代和近代的名家名帖,又在众多书法大家的指导下,细心研究,他发现字要写的好看,究其根源还在于汉字的结构上。如果字的结构不好,用笔再妙也无济于事。所谓“胸有成竹”,就是写字时,心中应先有这个字的“骨架结构”,下笔心中有底,笔下也就有神了,尤其是要在变化的动态之中求平衡、和谐。而这些的变化,又都需要通过书法家的运气行笔来统一在一定的格调之下,平衡于有限的幅面之内,贯通每一个点画、每一个字、每一行,使其相辅相成、情深意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苦练,书艺日臻娴熟,其作品刚柔相济,活泼又富于变化,严谨精道又富于神韵。雄浑大气,古朴自然。行笔轨迹清晰明朗,笔墨浓重,非常沉稳。结体取势独立连贯,字幅中多数字都有独到之处,其作品有各名家之韵味,蕴含着匠心独具和深厚的功底,形成了自己豪放洒脱的书法风格,是一位既具有实力又具有潜质的书家新秀。

八百遥遥,全为绘画之水;千仞碧鸡,尽是画虎之情。在绘画的道路上,王东彬先生画虎画狮技艺精湛,但却并不因为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努力求索,以求绘画之真谛,以期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为中国的绘画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画虎书画作品狮子
虎年画虎
虎所画虎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刘扬画虎的探索与创新
狮子的喷嚏
狮子鱼
少儿书画作品8幅
书画作品欣赏
一个农村哑姑的画虎故事
书画作品欣赏
骄傲的狮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