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职工教育 实现共同成长

2015-10-21 18:44张雅虹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岗位职工人才

张雅虹

企业无人则止,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教育。

厦门国贸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努力实践着把企业建设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大舞台、终身学习的大学校、快乐工作的大家庭的企业文化理念,从五个方面积极探索企业人才开发和职工教育的新模式,把人才开发与职工教育作为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来抓。国贸控股公司和成员企业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先后荣获“中国企业职工教育百强”荣誉称号。其主要特色:

一是早起点。早起点就是把职工教育抓在起点上,在职工入职企业的时候就要通过一系列教育培养措施影响其职业发展,帮助职工调整职场心态,了解企业情况,掌握岗位技能,增强企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谋划职业发展。在国贸控股公司,职工入职既有控股公司新员工入职训练营的集中培训,也有各成员企业的“个性化”辅导培训,从国贸控股公司的“三大”文化、战略目标到各投资企业的制度设计、作业流程,让职工“整型入模”,尽快了解企业,进入角色。

国贸控股公司及各成员企业普遍建立了入职引导人制度,以“传、帮、带”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职工“贴身”指导新职工的成长,入职引导人带给新职工的具体帮助是:介绍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精神,帮助新职工从精神和工作状态上尽快融入企业;解释说明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帮助新职工正确理解和履行岗位职责;传授经验,辅导岗位工作,帮助新职工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完成岗位任务;关心和了解新职工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时解答新职工的疑问,帮助新职工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国贸控股已形成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上级主管和资深同事都是下级职工的教练和讲师,职工通过与上一级主管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工作方案,绩效考评面谈反馈等都可以获得具有充分实践意义的指导培训。

二是多通道。国贸控股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解决职工在企业的成长通道问题,努力使职工的职业生涯成长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职业生涯阶段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首先是通过评先奖优活动,树典型、立标杆,鼓励职工职业化发展,让职工获得在职业生涯中的成就感。在国贸控股,定期组织评选“国贸控股十佳精英”,该奖项囊括了国贸控股系统在中层经理人、综合管理、财务管控、贸易岗位、高端零售、地产开发、科技研发、服务保障等各行业、各岗位上的拔尖人才。同时在五四青年节评选表彰国贸控股“青年之星”、“七一”前夕评选表彰“党员先锋岗”。各成员企业也结合绩效考核等手段,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发职工以更过硬的技术技能和更优秀的工作绩效,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精彩。其次是为避免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困境和人才成长的“天花板”现象,国贸控股在职工职级中设计了“管理类”、“业务类”、“专业技术类”、“辅助服务类”等多条职业发展通道,为不同特质和发展取向的职工提供了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方向,鼓励“行行出状元”,条条路径通向职业化。第三是全面推行绩效管理,通过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帮助职工努力提升岗位绩效,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参与职场竞争。第四是把人才引进与公司的战略布局结合起来,“哪里有会念经的和尚就把庙建在哪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从源头上创造灵动、活力的人才开发环境和职工教育机制,通过业务拓展、产业价值链延伸、规模扩张和相关多元的发展等,把“舞台”做大,才是优化人才开发环境、改善提升职工教育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的最有效的办法。

三是广交流。在国贸控股,系统内企业间人才的广泛交流是实现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国贸控股公司以系统招聘信息联网的形式公布系统内各成员企业空缺岗位需求,只要符合招聘条件的职工都可以应聘新的岗位,使职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成长通道,并制定相关政策,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保证系统内各成员企业人才流通渠道的通畅。从2010年起,国贸控股每年都在各投资企业管理岗位间组织开展人员交流任职,力求通过管理岗位干部交流,推动系统内经营管理的思想交流、知识交流和经验交流,加强干部锻炼,培养管理人才,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控股系统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在企业领导干部的调整配备上,注意干部的交叉任职。国贸控股更名成立8年问,由公司党委研究决定,成员企业之间高、中层干部的调整任职就达60多人次。广交流成为国贸控股公司做大职工施展才干舞台和职业化教育大学校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是重培训。满足职工不断成长的职业发展需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国贸控股人才开发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国贸控股的职工培训具有点面多,渠道广,送出去、送下去、请进来等特点,形成了教育培训的肥沃土壤。

首先是政策支持,企业在经济手段上鼓励员工通过培训取得相应上岗职格和与岗位专业相符的专业技术资格、鼓励员工学历提升等,对于获得本岗位工作相关的中高级职称人员,每月发放职称津贴;其次是选送中高层干部参加各级各类企业管理培训班、专项培训班,成批量培养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国贸控股成员企业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由政府教育部门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开展光电信息、物联网技术的博士后科学研究及技术培训交流工作。第三是建立内训师队伍,鼓励各行业、岗位优秀专业人才走上讲台,为员工开办讲座,传授技能。第四是运作好教育培训平台“周末学堂”。国贸控股公司的“周末学堂”创立于2008年,现在已经成为厦门市国资系统职工教育品牌、党建品牌、基层党员轮训课堂示范点。“周末学堂”每个周末为员工提供各种职业化课程培训,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知识充电、能力提升的重要“加油站”,职工在这里可以听到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者的精彩演讲,也有公司内训师课程,还有普通员工上讲台进行无边界分享内容。“周末学堂”在内容设置方面十分丰富,常年开设党建工作、党风廉政、政治经济形势、业务学习、企业管理、心理健康和企业文化等7大系列课程,每年现场培训职工超过3500人次,重要培训还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直播方式供异地职工参与学习。“周末学堂”不但课程设置丰富,学习形式也丰富多样,通过开设双月名家讲座、内训师移动课堂、“走基层、看格局、促发展”活动、观看专题电教片、职工干部专题教育活动、专题案例宣讲会、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使职工干部乐于参与,也使活动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周末学堂”也勇于创新,2014年在“周末学堂”中开设了“周末有约”子板块,由员工轮流主讲,登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好书推荐、旅游观感、工作经验、生活体会、人生感悟、事件看法等。“周末有约”提倡话题无边界,观点无禁区,形式无限制,重在普通员工的参与,分享、融合、提升,在职工中进一步营造了享受阅读快乐、开阔知识视野、欣赏思想火花、提升职业素养的企业内部环境。第五是多年坚持举办各种研讨会、务虚会、沙龙等,为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跨单位、跨部门的工作探讨、课题研究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每年年会中的“老总论坛”成为投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结经营管理成果、交流经营管理经验的“考场”;每年举办的“财务论坛”成为财务、预算、资金和内控审计岗位职工探讨经营管理热点,分享管理成功经验的讲坛。每季度举办的“人力资源经理沙龙”成为人力资源经理们分析管理经验、研究管理问题、进行管理脑力激荡的重要形式;第六是开展文化活动。人才的开发不仅体现在岗位技能的增强、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绩效的提升,而且还表现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凝心聚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上。国贸控股大舞台、大学校、大家庭的文化理念正在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强大精神纽带。多姿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打造了一个能施展才干,实现个人价值;能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素质;能快乐工作,享受健康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移动课堂”也是国贸控股进行企业文化宣贯、规章制度宣讲、培训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把优秀师资和课程通过“移动课堂”送到基层企业,走进车间、班组既保持了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制度落实的统一性,也促进了控股公司和各成员企业培训资源的有效共享。

五是善使用。人才重在使用,职工教育成果也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得到检验。国贸控股人才开发和职工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回报和职业的成就感,使更多的人才享受工作的快乐。国贸控股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大胆选拔使用年轻干部,通过岗位轮岗、建立年轻后备干部队伍、交叉任职、挂职交流等办法,为年轻干部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目前,国贸控股系统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65.8%。年轻干部成为国贸控股快速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有不少年轻干部走上了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职务,在国贸控股这个大舞台、大学校、大家庭中上演绎着精彩事业,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岗位职工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职工摄影(2)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