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合作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10-21 18:44杨欣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双语英文院校

杨欣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课程体系,双语教学作为合作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得到众多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在总结中外合作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以英语课进阶式教学为先导、专业课分段式双语为支撑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和论证,并就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字: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已在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并逐步成为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同时,更注重与国外优质课程体系的对接和双语教学实践。以北京市为例,29所高职院校中有13所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28个专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在提升学生行业英语与职业能力、强化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中外合作办学是学院高职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自2006年起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联合举办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两个专业各引进外方课程15门,在会计基础、市场营销学、商务管理等15门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与探索,确立了专业课程双语化、英语课程职业化的双语教学建设方向,推行以英语进阶式教学为先导、专业分段式双语为支撑的教学实践,所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职业能力被广泛认可,促进了教师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双语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一、英语课进阶式教学为先导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方法和习惯也不够理想,而英语能力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决定后续双语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结合留学的英语要求,实施了低起点、密台阶、模块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低起点是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分层,密切贴合学生需求;密台阶是随学生英语能力的变化而调整分层,实现动态教学;模块化是对英语能力进行专项锻炼与提升,细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最终具备进入双语课堂的能力。

1、分层教学。新生入学后进行英语测试,依据成绩分为AB班。两个班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同,采用更适合学生对象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教学进度和内容可以根据课程标准适当调整,但最终目标一致。师资选配和教辅资料选择也要符合学生实际。考虑到教学效果和质量控制,教学班通常以15到18人为宜。

2、双向流动。以9周为教学区间,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根据成绩和能力表现调整分层,实现动态化教学和有效培养。A班和B班之间是双向流动的。因为AB班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教学实践中,有些基础一般的学生明确表示更喜欢B班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细致,进入A班反因为教学进度快而感到不适应。对AB班流动的正确认识和导向是确保双向流动的基础。

3、商务导向。以合作院校要求的ETS考试中心托业考试,即以商务和职场英语为主的国际交流英语测试为能力目标和检验标准,课程侧重商务和职业化导向,为专业课双语教学奠定基础。课程设置为听说、阅读、写作、词汇与语法四个专项和综合课相结合的体系,课程标准围绕托业等级标准分解细化,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托业考试,实现教考分离。曾有多名同学获得650分以上的成绩,得到海外院校高度评价。

4、学用结合。在校园内营造课堂学英语、课后用英语的氛围,实施第二课堂英语特色培养计划。组建英文电影社、话剧社等社团,组织英文电影配音、演讲等竞赛,参与北京市科学嘉年华、世界草莓大会等英语志愿服务,帮助学生在应用中锻炼与提升、在应用中累积经验和自信。

二、专业课分段式双语为支撑

在中外合作课程上,我们坚持以双语教学为手段,促进学生行业英语能力提升,达到合作院校的培养要求。在前期商务英语的良好基礎上,课堂教学实行术语渗透、双语互助、英语主导的分段式双语教学模式,循序渐进。

1、第一阶段术语渗透。教师以中文讲解为主,专业术语和重要词汇使用英文;重难点知识用中文讲解,课堂组织和交流用英文进行,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教材以中文版为主,课件中英文混合。这一阶段主要是入门适应阶段。

2、第二阶段中英互助。课堂讲解由中英文穿插进行;重要理论用英文讲述,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地方配合中文案例等进行辅助,阅读材料以英文为主;师生使用英文交流基础知识,术语表述准确熟练;教材和课件以英文为主,教辅资料使用中文版。这一阶段是中英文互助补充、相互融合的阶段。

3、第三阶段英语主导。教师讲授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课堂交流以英语为主;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阅读材料、试卷等用英文呈现;教材可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或全英文校本教材,课件全部使用英文。这一阶段是模拟海外院校、向全英文教学过渡的阶段。

三、双语教学现存问题与解决思路

1、师资问题。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极高要求,师资是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说,培养与引进并重、激励与考核并举、中方与外方配合。对于承担合作课程的教师,学院出资或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其提升双语教学能力;教师本人要制定具体的双语能力培养方案,以两年为周期,在课程改革、教学效果等指标上明确目标,按年考核。其中,英文课件、教案、专业术语表达、英文讲解比例、学生评价等均可设为定量指标。最终要求教师能够合理使用英文进行课堂教学和组织,熟练阅读原版教材和外方教学资料,落实外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优良。

2、教材问题。英文原版教材存在难度高、内容多等问题,学生阅读存在困难。本着借鉴与融合的原则,将原版教材与国内优质教学资源相结合,出版更适合学生的双语教材或校本教材,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材编写要尽量贴合高职院校实际,化繁为简,同时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偏差,使内容表述更贴合学生的认知体系。这一教材建设思路,通过在会计基础、商务管理等课程中的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受到学生欢迎。

猜你喜欢
双语英文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