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2015-10-21 18:14李晓玲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李晓玲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手术治疗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为35.4±5.7分,SAS评分为40.3±4.3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为43.5±6.8分, SAS评分为49.1±4.6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2.00 %,对照组患者为72.00 %,P<0.05。结论: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耳鼻咽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耳鼻咽喉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该类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并进而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负担,精神负担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的精神负担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致的精神负担,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式进行耳鼻咽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以分析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手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手术治疗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即① 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及主管医生、护士情况,尽可能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同时根据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患者将要接受的手术,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实施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让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日常交流,一方面分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注意力,一方面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前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同时护理人员也应积极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医院”的关怀,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② 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条件,缓解因对手术室的陌生而产生的恐惧感,对于术中清醒的患者,在不影响手术医师手术的前提下,可通过轻抚患者的额头、握住手掌及在患者耳边说鼓励、安慰的话语等方式[2],缓解患者术后的紧张、焦虑,也可通过与患者聊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减少患者术中的疼痛感;③ 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同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无菌处理,保持患者病房的温湿度位于舒适的条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耐心的聆听患者术后的倾诉,积极支持、鼓励患者,与患者聊开心的话题,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并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护理的流程,让患者对自己术后的康复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接受术后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联系,指导家属给予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并配合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功能康复。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評价指标,其中使用SDS量表对患者抑郁度进行评价,使用SAS量表对患者焦虑度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各项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SDS量表和SAS量表值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的结果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7.50 %,观察组患者为95.00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比较

Z=-3.082,P=0.002,P<0.01。

3.讨论

焦虑、抑郁、恐惧是耳鼻咽喉手术患者术前最常见的不良情绪,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疾病部位的特殊性造成的,患者由于担心手术后自己的感觉器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负担。轻度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3],但是若患者出现长时间、严重程度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就属于不良症状,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而需要进行临床干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通过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手术整个过程中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手术及康复护理的依从性,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治疗质量。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总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春昀.110例耳鼻咽喉科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 2010 , 6(7):190 -191 .

[2] 梁娟梅,蔡克文,刘光娥.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5):1243-1244.

[3] 董世玲.60 例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3):373-374.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