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4李维胜等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李维胜等

摘 要:目的:观察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则采用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配合康复治疗。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并评定疗效等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风府、哑门穴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风府穴 哑门穴 中风恢复期 针刺治疗

李定明教授针刺风府、哑门穴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显著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1]。

现阶段,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疗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2014年12月-2015年6月,笔者对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30例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在山西省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脑病科的住院患者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比较,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比较表(例)

注:两组患者性别比较,经过检验,p>0.0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2 两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表(岁)

注:两组患者年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中风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5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②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2006年制定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且属于恢复期的病人;②年龄在35-80岁之间,符合《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的诊断要点,并经CT或MRI检查證实;③生命体征平稳,无血液系统疾病;④对针灸耐受,患者或监护人同意接受针灸治疗,能够按计划坚持治疗满2个疗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感染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者;③合并有脑进行性病变(如脑肿瘤、脑白质病、病毒性脑炎);④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制定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评定:①对入选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②对入选患者的治疗前与治疗后评分进行百分数折算,公式见图1;③根据折算结果进行评级:基本恢复≥81%,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1%;进步≥36%,<56%;稍进步≥11%,<36%;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

图1患者治疗前后百分数折算公式

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

治疗方法:

对照组 采用西医综合治疗配合康复治疗,西医综合疗法主要是营养脑神经药物:吡拉西坦片口服,1.6g/次,日3次;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 0.75g 日1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缓滴注。康复治疗: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下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作业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日1次,周5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

试验组 采用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配合康复治疗,针灸每日取一组主方,两组方交替使用,配穴辨症选择使用。主方一:风府、肩贞、肩髃、肩髎、曲池、合谷、外关、阳池、环跳、阳陵泉、悬钟;主方二:哑门、肩贞、肩髃、肩髎、曲池、合谷、外关、阳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辩证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足三里;阳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眼斜加颊车、地仓;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4]。日1次,周6次。康复治疗:与对照组做相同的康复项目,且治疗次数、频率和疗程与对照组一致。

治疗结果: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进行评分,并进行分级。

治疗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秩和检验,得出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风府哑门为主穴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中风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内风夹痰夹火,横窜经络,清窍蒙蔽,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不利、言语不利等症状。恢复期因血脉不畅,经络阻塞遗留肢体不利、口角流涎、言语蹇涩或失音等症状。中风恢复期是指中风发病后2周后至半年内,是中风病恢复的关键时期。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且产生的治疗费用相对较少。从经络角度讲,风府、哑门属于督脉,督脉“起于下极之输……上至风府,入脑……” ,且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人体一身阳气,故针刺二穴可以通过经络作用于脑,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临床上治疗中风大多采用针刺结合康复的方法,总体疗效显示,针刺结合康复由于单纯的使用针刺或康复治疗中风[5-7]。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针刺风府哑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可以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定明.特效“险穴”治脑病:风府、哑门穴的临床应用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3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7(3):64-66.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4]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2007:217.

[5] 夏毅.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 (8):1640-1641.

[6] 尚艳杰,马程程,蔡玉颖.等.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一手综合征[J].中国针灸,2008. 28(5):331-333.

[7] 黄国付,张红星,张唐法.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8.2(8):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