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应用屈他维林的治疗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4盛芳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盛芳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运用屈他维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屈他维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短、VAS评分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屈他维林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不仅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屈他维林、治疗效果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恶心、发热、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为主,患者发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败血症、肠穿孔以及水电解质失调等,不仅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时,比较常用的药物是阿托品或者山莨菪碱,虽然疗效确切,但是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以及青光眼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运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运用屈他维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为(38.9±8.4)岁,病程30min~5h,平均病程为(2.3±1.1)h;观察组中28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为(39.2±8.5)岁,病程40min~6h,平均病程为(2.4±1.2)h,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心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运用10mg山莨菪碱注射液(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400,规格10mg)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治疗30min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没有缓解,再给予针对性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屈他维林治疗,即运用40mg屈他维林注射液(生产厂家: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96,规格40mg)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治疗30min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没有缓解,再给予针对性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一般运用以下几个标准来判断治疗效果:(1)显效。治疗30min后,患者的腹痛症状基本消失,且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分;(2)有效。治疗30min后,患者的腹痛症状缓解明显,且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分;(3)无效。治疗30min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且VAS评分无变化,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30min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两组的VAS评分和腹痛缓解时间对比

治疗30min后,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的VAS评分和腹痛缓解时间对比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3例视力模糊,4例尿潴留,3例心跳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胃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暴饮暴食、饮食不当等,其中消化道感染毒素和细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因素,使胃肠黏膜水肿充血,消化道平滑肌强力收缩或者痉挛,突然扩张管壁,强力化学刺激,从而导致腹痛[3]。由于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并且夏季和秋季为该病的多发季节,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病后,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腹瀉、食欲不振、痉挛性腹痛、恶心、肠鸣音亢进、脐周压痛以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酸中毒、消化道出血、休克以及脱水等症状,也有一些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4]。当前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时,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是比较常用的药物,虽然疗效确切,但是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屈他维林作为异喹啉类的一种衍生物,也是一种亲肌性接痉药,能够直接对平滑肌细胞产生作用,不会对自主神经系统造成影响,通过对平滑肌表面产生作用,使细胞的通透性和膜电位发生改变,对磷酸二酯酶进行抑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水平增加,对细胞内的钙离子反应进行抑制,舒张平滑肌,使平滑肌痉挛得到解除,与罂粟碱相比,其解痉效果更好[5]。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屈他维林进入机体后,可以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痉挛的每个过程,并且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不会产生抗胆碱能效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低,被广泛运用在泌尿道痉挛、胃肠道痉挛、子宫痉挛以及胆道痉挛所致的腹痛治疗中[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说明屈他维林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屈他维林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不仅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叶惠尧. 屈他维林治疗痉挛性腹痛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2003,10:1134-1135.

[2]卢苇,刘英,雷贤英,徐陶,李远新,吴双江.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屈他维林治疗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2009,28:5-7.

[3]叶伟,张翊. 盐酸屈他维林对小儿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观察[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04:317-318.

[4]卢伟智. 盐酸屈他维林治疗老年人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分析[J]. 现代医院,2008,02:50-51.

[5]周晓英. 盐酸屈他维林治疗107例老年人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6,05:130-131.

[6]向汉林.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87-87.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