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快速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4陈凤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

陈凤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压快速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压快速输液。比较两组患者30min内平均输液量、输液量以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输液量,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30min输液量、输液量以及围手术期输液量、输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液30min时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压快速输液法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方法,能够快速帮助患者恢复有效循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压;快速输液;失血性休克;抢救

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严重减少,末梢静脉塌陷,周围静脉通道建立困难。患者抢救主要关键是扩充血容量,迅速恢复患者的循环血量。在临床抢救过程中需要开通多条静脉通路,提高输液的速度,达到快速扩充血容量。有研究显示失血性休克患者在15-30min输入平衡液达2000ml才能为成功抢救赢得时间[1]。但是传统方式的血液很难达到。所以为了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采用加压快速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加压快速输液抢救,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5.4±4.6岁,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5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0例,肝破裂4例,脾破裂6例,研究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2.9±3.8岁,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6例,肝破裂7例,脾破裂8例。所有患者入院是Hb:30-70g/L、RBC(1.5-2.5)×1012/L、SBP:0-80mmHg,首次CVP:3-4cmH2O。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所有喊着进入手术室后均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护心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样饱和度。所有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机械通气,全部采用右颈动脉或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检测CVP,对照组采用传统补液方法,速度为30ml/min,研究组采用加压快速输液法,在患者的股静脉或是颈外静脉等粗大静脉建立静脉通路,并采用美国ETHOX公司生产INFU-SURG加压输液袋进行补液,输入约为40ml/min,比较两组患者30min输液量、输血量以及围手术期输血量、输液量以及手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输液量比较:研究组30min和围手术期输血量、输液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输入量比较(X±S)

注: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30min各项指标比较:输液30min研究组SBP、DBP、HR、CVP、SP02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输液30min各项指标比较(X±S)

注: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由于大量的出血导致各器官的微循环障碍,使代谢紊乱,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2]。有研究显示,失血性休克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临床抢救过程中要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还要给予足够的补液量,并且更强调了补液的速度。快速的补充血容量才能够使心脏输出量以及组织灌流量得到保障。临床常常建立多条静脉通路提高补液量,但是传统的补液方法每小时最多可达1000ml,其中有1/2-2/3会外渗到第三间隙,不参与有效的循环,所以常规的补液方法不能达到改善休克的目的[3]。加压快读输液在临床上已被使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其效果显著,在短时间内提高补液量。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加压快速静滴法抢救失血性休克,结果显示研究组30min输液、输血量以及围手术期输液、输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输液30min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结果与何俊堂,李政文,聂川[4]等研究结果相类似。采用加压快速输液法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能够在短时间补充不够的血容量,改善循环,改善各项指标,为患者的治疗成功赢得有效的时间。

4结论:

加压快速静滴抢救失血性休克能够快速改善患者有效循环,改善各项生命指标,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有效的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丹阳. 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3):342-342.

[2] 仲霄鹏, 龚伟, 丁小珩,等. 双囊气压输液袋在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1):4085-4087.

[3] 高傳英, 崔凤云. 浅谈不同输液速度对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的影响[J]. 工企医刊, 2008, 21(1):20-20.

[4] 何俊堂, 李政文, 聂川,等. 深静脉置管加压输液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36例疗效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10, 20(11):1222-1223

猜你喜欢
失血性休克抢救
甘草人参白芨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失血性休克临床观察
孕产妇生产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观察
输卵管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