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2015-10-21 18:14周迪鸣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综合治疗老年

周迪鸣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內科进行治疗的4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00.0%)要好于对照组(79.17%),并且两组患者之间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性临床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心力衰竭一般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诱发的症状,其多是因为心脏功能性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导致射血能力受损或心室充盈异常的一种综合征。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其提供临床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有15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8-85岁间,平均年龄为(74.5±3.5)岁,其中8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9例扩张型心肌病;实验组中有16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9-85岁间,平均年龄为(74.5±3.1)岁,其中8例冠心病、14例高血压、8例扩张型心肌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为内科治疗,如强心剂、利尿剂和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通过静脉进行注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临床综合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入下:

1.2.1基础治疗

为了降低患者的心肝回心血量,需要患者保持半卧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肺瘀血。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史,并安排患者进行体检,测定患者的钾、钠离子、血清肌酐、血浆心钠素水平,这样可以准确查出患者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通过监测血压、心律、心率等掌握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同时注意体重变化,了解水钠潴留情况。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吸氧治疗。当患者的诱病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要保持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并采取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2.2针对性差异化治疗

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心肌缺血而造成心室重构,从而加重患者心脏泵功能的下降,造成心肌耗氧明显增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表现持续性呼吸困难,严重的时候也会出现乏力、水肿等不典型临床表现。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给予减轻前后负荷、扩张血管治疗,同时联合强心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此外,通过静脉应用利尿剂,还需要预防稀释性低钾低钠血症的出现。对于心源性水肿比较严重的老年重症心衰患者,在给予预防稀释性低钾低钠血症和重症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还要适量进食富钾食物及在早餐中适当的进食咸菜。而重度和中度低钾低钠血症患者一般需要通过口服氯化钾或静脉补充高渗盐、氯化钾,将血钾血钠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如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需将血钾维持4.5mmol/L左右。

1.2.3辅助措施

除了上述治疗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情况以及疼痛的性质、范围、诱因、放射性、持续时间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治疗,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症状。对于出现严重心衰的患者还要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日摄取钠量控制在800mg,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对病情的进展给予有效的控制。

1.3疗效评价

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评定、跟踪随访,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出现好转;无效:患者心功能、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未见好转,部分患者甚至出出现了病情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18.0统计包对两组患者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00.0%)要好于对照组(79.17%),并且两组患者之间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属于急诊内科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一般是由于冠心病、肺疾病、高血压、扩张性心脏病等引起,同时伴随有新陈代谢和神经变化,主要临床症状为紫绀、烦躁、呼吸困难、心悸等,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如果该类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心脏功能障碍,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症急性心力衰竭的一些临床表现很容易被其它症状所掩盖,从而增加了疾病诊治的难度。相关研究发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该根据其发病原因、基础疾病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在用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对于出现液体潴留的患者要适当的给予呋噻米和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老年患者一般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适当的控制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较特殊,因此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史、身体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为患者提供临床综合治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身体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继德.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5(30):91-92.

[2]黄运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探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7(11):103-104.

[3]刘亚男,张会芳.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14(23):87-88.

猜你喜欢
重症心力衰竭综合治疗老年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讨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