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联合妙纳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4缪小祥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肌张力评分康复

缪小祥

摘要: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妙纳片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病人104例。随机分為两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西药妙纳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治疗组加服地黄饮子汤剂口服,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情况、Fuge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痉挛性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同时可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存自理能力。

关键词:地黄饮子;妙纳片;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迄今,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仅次于冠心病)。在全球每年5050万死亡,由于卒中死亡的为440万,占9%。大量的生存病人使人群中卒中病人的比例日益增加,目前占全球总人口的1%。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主要的后遗症状之一,因病变部位不同可导致肢体单瘫、偏瘫、截瘫和四肢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患肢功能的恢复。因此,早期抗痉挛治疗在脑卒中的康复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年来笔者运用地黄饮子联合妙纳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4例人选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1年07月至2015年06月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愿配合治疗),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七版神经内科学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证实;意识清楚,且为首次中风,无严重并发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可以口服或鼻饲用药者(继发癫痫者、妊娠者、对妙纳过敏者除外)。根据Ashworth评定量表[2],将肌张力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脑卒中的性质、上下肢肌张力、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3]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①地黄饮子煎服,处方: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白茯苓、麦门冬各30g,远志、石菖蒲、五味子各10g,肉桂、附子各3g,每日一剂,煎约300ml,早晚各150ml,温服。②妙纳片50mg一日三次。对照组服用妙纳片50mg一日三次。两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理疗等常规康复疗法,每日1次,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痉挛药物。

1.3 疗效评定指标及标准 肌张力评定采用Ashworth分级0~IV评定。上肢以肘关节、下肢以膝关节为观测对象,显效:降低2级及2级以上肌张力;有效: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无改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系统软件包进行系统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x±s)表示,运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疗效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检验标准α=0.05,P值小于0.05为显著性差异,小于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情况见表2和表3。

表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注:经Ridit分析,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比较(x±s)

注:治疗前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为提高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经过早期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60%的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20%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5%需要完全帮助。脑梗死后第二天就可以进行肢体被动运动,脑出血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国内外资料证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前3个月最快,3个月后明显变慢;出血性卒中好于缺血性卒中[4]。按照Brunnstrom偏瘫恢复6阶段学说[5],脑卒中早期康复不仅是增加肌力,更重要的是抗痉挛、抑制共同运动联合运动姿势反射的体位疗法,为以后的系统日常训练打好基础。因此,早期抗痉挛治疗在中风偏瘫的康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脑卒中中医属“中风”之范畴,半身不遂者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其后明代张景岳倡导“非风”学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言:“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6]中风病因病机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火、痰、气逆、血瘀、其中以虚为其根本[7]。因此脑卒中的病机可概括为肾虚痰淤,所以方选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方中熟地、山茱萸补肾填精,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药同用以治下元虚衰之本,共为君药。附子、肉桂助阳益火,协肉苁蓉、巴戟天温暖下元,补肾壮阳,并可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滋阴益胃,补后天以充养先天;五味子酸涩收敛,合山茱萸可固肾涩精,伍肉桂能摄纳浮阳,纳气归肾,五药合用,助君药滋阴温阳补肾之伍,同属臣药。石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以治痰浊阻窍之标,且与诸补药相伍,又可交通心肾,俱为佐药。[8]诸药合用则肾虚得以补益,痰淤去而脑络得通。现代药理研究表示:地黄饮子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可清除脑自由基,抗动脉硬化等[9]。

综上所述,地黄饮子联合妙纳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具有提高疗效的作用,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193

[2] 燕铁斌.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J].现代康复,2000,4(1):88-89

[3] 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6:190-519

[4]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1000问[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443-444

[5] 谈跃,任惠.脑卒中现代临床与康复[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49-50

[6]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20-330

[7] 黄鹰,温屯清等.地黄饮子加减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肾虚痰瘀型)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5):27-28

[8]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4-226

[9] 张文亮,张斌等.地黄饮子类方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及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1):23-26

猜你喜欢
肌张力评分康复
热敏灸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