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套扎术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5-10-21 18:14袁晓亮陈卓张亚杰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袁晓亮 陈卓 张亚杰

摘要 :目的:比较包皮套扎术及包皮袖套式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3例包皮套扎术患者及40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包皮套扎术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p<0.01)、痊愈时间长(p<0.01)、护理难度大(p<0.01)、手术费用高(p<0.01),美观度无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关键词: 包皮过长 包皮套扎术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包茎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手术效果期望值越来越高,从手术效果来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的包皮背侧切开环切术有明显优势[1],包皮套扎术由于其简单宜行,近年来在各级医院得到普遍的开展,其较传统的包皮背侧切开环切术也有明显优势[2]。包皮套扎术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是否有显著临床差异?我们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采取这两种术式的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将临床诊断为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无其他并发症),随机分为A组43例(包皮套扎术组)、B组40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A组年纪6-36岁,平均年纪23.4岁,B组年级5-34岁,平均年纪24.1岁,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手术方式

两组都为同一术者主刀。

A组:术前用配备的测量尺选用合适的套扎环。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 因行阴茎根部神经根阻滞麻醉(不能配合的幼儿行静脉复合麻醉),无痛觉后,固定套扎器内环,将包皮上翻,覆盖内环,包茎患者现行背侧皮肤纵向切开,有包皮龟头粘连者分离粘连,去除包皮垢,显露冠状沟。距离冠状沟0.5cm处固定套扎器外环,切除多余包皮,套扎器环周皮肤做数个纵向切口,利于日后下环。包茎患者分离后的冠状沟涂抹红霉素眼药膏,防止再次粘连。术后10天来医院取套扎环。

B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行阴茎根部神经根阻滞麻醉(不能配合的幼儿行静脉复合麻醉),无痛觉后,自然状态下距冠状沟0.5-1cm处环形切开皮肤,再将包皮推向阴茎根部,距离冠状沟0.5-1cm处环形切开皮肤,在背侧做一纵向切口,连接两环形切口,纹钳提起切口两角,分离皮条,尽量保留浅层血管及肉膜,将需要切除的皮肤整条剥离。检查并结扎出血点。4-0可吸收线缝合内外板,外敷凡士林纱布。包茎患者可先用血管钳扩张包皮口或剪开,使龟头能完全显露。[3]

两组术后均使用抗生素3天,成人加服雌激素3天,疼痛显著者适量加用止痛药。术后常规换药。

1.3临床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护理简易度,痊愈时间,术后外观满意度(满意、不满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感染、伤口开裂等),手术费用。

2 结果

术后随访病人,统计患者自觉护理简易的人数,A组为20人认为容易,简易度为46.51%,B组位35人,简易度为87.5%,并发症A组一人为术后切缘皮下形成硬节环,B组一人为术后勃起后出血。

表1 A、B两组结果比较

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A组护理简易度明显低于B组,B组护理更方便(p<0.01),A组痊愈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两组外观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A组费用明显高于B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可以被称为解剖式手术,环切术最大限度保留了包皮肉膜、浅表血管及淋巴管,所以术后包皮水肿较传统的轻,由于其在直视下做两平行的环状切口,故一般切缘比较整齐光整,愈合后外观理想,但是其手术过程繁琐,故一般分离皮肤时比较耗时,临床此种术式应用不多。包皮套扎术应用套扎内外环挤压包皮,使其边缘缺血坏死,再愈合,达到止血、缝合的目的。手术方便快捷,熟练术者一般几分钟即可完成手术,但此物理过程比较耗时,痊愈时间平均3-4周,佩戴套扎环的期间,会有勃起挤压疼痛等不适,并且随着组织的坏死,切口周围会有坏死组织分泌物,给术后护理带来不便。去除套扎环后,切口周围尚有结痂未脱落,水肿未全消,而行袖套式切除术的患者此时已经基本痊愈。远期来看,套扎术切口整齐,外观令人满意。但与袖套式切除术式无明显差异。总体来讲,包皮套扎术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节约手术时间,延迟痊愈时间,增加护理难度,增加手术费用。以此可以指导我们在临床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参考文献:

1詹前策,张育周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8):407-408.

2 邓立文,涂响安等 包皮环扎手术与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临床泌尿外科杂,2008.23(1):68-69.

3 梅骅 泌尿外科手术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