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应用价值评析

2015-10-21 18:14李莉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衰步行心功能

李莉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心衰患者共10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心脏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由于心肌病、心肌梗死、各种炎症、血流动力学的负荷过重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结构发生变化,充盈功能和心室泵血功能低下[1]。患者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潴留等症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2]。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了运动康复护理的方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共103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3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49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10.8)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在51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9±10.5)岁。103例患者中71例为心功能Ⅱ级,19例为心功能Ⅲ级,13例为心功能Ⅳ级。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进食、翻身、洗漱、坐盆大小便等,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协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对患者运动时的心率进行监测和控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运动的强度,一个周期为7天。针对心功能Ⅱ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他们每次运动在室外进行500m-1000m的步行,自行上樓梯,1层-2层,每日2次,如果患者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可进行12分钟的步行测验,每日1次-2次。针对心功能Ⅲ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扶持患者在床边进行步行训练,每次5分钟-10分钟,每日3次-4次,如果反复练习后没有不适感觉可进行室内步行,每日5分钟-15分钟,每天2次-3次。针对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嘱咐他们绝对的卧床休息,通过被动运动的方式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关节,每次5分钟-10分钟,每日3次-4次。在病情逐渐稳定之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运动,如果没有不适感觉后可坐扶手椅在床边进行运动,每次10分钟-20分钟,每日2次-3次。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和心率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通过明尼苏达量表进行评价,一共21个评定项目,总分为105分,分数越高代表或者的生活质量越差[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和心率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由于慢性心衰会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出现恶化,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不断降低,甚至丧失劳动力。传统的护理方式是要求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只需进行药物治疗就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情,但是却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了运动康复护理的方式,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步行6分钟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的研究报道称,有效的饮食干预和运动护理指导,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并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使他们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4]。该研究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并配合运动康复护理,不但能够降低心室重构和血栓发生的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在运动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运动康复护理时必须根据患者心功能的分级进行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才能有效保证运动练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力平,朱晓征,肖玉娟等.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09-1411.

[2] 梁月琨.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9(03):162-163.

[3] 王建华.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30):93-94.

[4] 李宏,陈务贤,梁榕等.六分钟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1,28(7):1111-1113.

猜你喜欢
心衰步行心功能
魔方小区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山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在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