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中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2015-10-21 18:14伍红蓉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新生儿

伍红蓉

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中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的运用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再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运用在新生儿中,再给予优质护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呻吟、呼吸困难、紫绀以及暂停呼吸等症状,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临床上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时,气管插管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治愈率较高,但是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比如肺气压伤、肺不张以及气道黏膜损伤等[1],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新生儿中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的运用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透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胎龄29~34周,平均胎龄为(31.7±1.3)周,出生体质量为(1.63±0.27)kg;观察组中3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为(32.3±1.3)周,出生体质量为(1.62±0.25)kg。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新生儿入院后,均给予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将100~200mg/kg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患儿气道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将气管插管拔除,连接呼吸机与自制鼻塞,运用同步间歇指令,通常情况下,在设置初始参数时,应该将患儿的通气耐受情况、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等作为基本依据,对呼吸机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一般饱和度在85%~93%左右。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气管插管治疗,在调整和设置参数以及选择通气模式时,与观察组基本一致。同时,通气治疗期间,均给予两组维持循环功能、保暖、预防出血以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基本护理,其中包括病房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多个方面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通常情况下,护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生命体征监测。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耐受能力差,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运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其中包括血压、心率、心跳、脉搏以及呼吸等,每隔2h进行1次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同时,对患儿的血压、心率等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2)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氧饱和度作为判断患儿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全面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氧气的吸入浓度进行调节,将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在85%~93%左右。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分析患儿的动脉血气,尤其是PaCO2和PaO2的情况,及时对呼吸机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3)呼吸道护理。为了避免患儿窒息,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对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于无法清除的分泌物,可以给予吸痰处理,吸痰时,应该先变换一下患儿的体位,然后用手轻轻拍打患儿后背,松动呼吸道深处的分泌物,从而有助于吸痰的顺利进行;(4)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要将美皮康泡沫敷料贴在患儿的颞部两侧、头枕部以及鼻中隔等重要皮肤部位,然后运用自粘性绷带进行固定。美皮康敷料可以保护皮肤,避免压疮,增加患者皮肤的舒适性。同时,自粘性绷带能够牢固固定敷料及呼吸机管路,不会损伤皮肤,避免新生儿左右摆动影响呼吸机固定,确保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通常将以下几个标准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依据:(1)显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6h后,患儿的呻吟、呼吸困难、紫绀以及暂停呼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2)有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6h后,患儿的呻吟、呼吸困难、紫绀以及暂停呼吸等臨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动脉血气指标有所缓解;(3)无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6h后,患儿的呻吟、呼吸困难、紫绀以及暂停呼吸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对比

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对比

3.讨论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是通气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等特点,从患儿的咽喉部、口鼻处通过时,在机体的自然加湿、加温等作用下,使呼吸道刺激减少,并且鼻塞仅对鼻前庭固定,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舒适度,出现人机对抗的几率较低,使运用镇静剂的几率降低,一方面能够降低出现尿潴留的几率,另一方面还能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3]。临床上运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有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进行,坚持无菌原则,降低了出现感染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并且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将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运用在新生儿中,再给予优质护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王越,高薇薇,陈运彬,张永,王艳丽.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4例的临床分析[J]. 广东医学,2011,02:216-217.

[2]汤勤丽,高薇薇,黄晓睿,林倩清.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J]. 中国妇幼保健,2011,32:5071-5072.

[3]黄咏红.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33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6:60+62.

[4]张洁,童慧敏,杨卫红,李焕芝,张贺.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45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02:23-24.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意义
这几招教你有效预防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窒息分为哪几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