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5-10-21 18:14陈燕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胃癌

陈燕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中选出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6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记录患者恢复时间。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共有8例(17.39%)、发生吻合口出血的共有5例(10.87%)、发生切口感染的共有2例(4.35%),明显低于对比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胃癌术后并发症几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癌;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全球胃癌年发病例超百万,约占恶性肿瘤的7.8%,胃癌年死亡74万余人,约占恶性肿瘤的9.7%,我国胃癌发病率、病死率均居世界前列,且仍呈快速上升阶段[1]。近年来,因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胃镜检查的普及,胃癌检出率不断上升,早中期胃癌检出率已达到40%~80%,为手术切除治疗提供了可能,胃癌全胃切除术不断增多。但需注意的是,胃癌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文即是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胃癌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在控制胃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9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对比组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从32岁至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7.52±6.31)岁,患者的病程从6个月至7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07±0.82)年,其中患有胃窦癌的共6例、患有胃角癌的共15例、患有胃体癌的共25例。研究组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从33岁至6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7.08±6.19)岁,患者的病程从6个月至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89±0.61)年,其中患有胃窦癌的共5例、患有胃角癌的共17例、患有胃体癌的共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6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一组患者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

1.2.1常规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即是在手术前为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提供止血药、敷料以及抗生素等辅助治疗。对敷料进行定时更换,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引流管内的液体形状、颜色、流量等进行观察,保证患者病房内的整洁,为避免压疮定时为患者翻身[1]。

1.2.2个性化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主要分为术前、术后两个方面。术前方式通過术前巡视完成,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开展20min左右的干预,针对性解决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强调手术安全性,举证说明,并说明良好的心态对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术前1日检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应激指标,术前禁水食时,复查,若超出基础值10%,强化心理干预[2]。

(2)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①术前检查白蛋白等营养性指标,以NRS-2002营养风险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计算术后营养需求,标准公式104.6~125.52kJ(25~30kcal)/(kg·d)(理想体重),制定术后营养支持方案,纠正术后营养不良;②在进行营养支持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预支持1-2日,获取患者主诉,若无腹胀等症状表现,持续支持;③术后,多数患者需留置胃肠减压管及腹腔引流管,做好宣教,提高患者自护能力,若患者自觉有腹胀等胃肠道不适,或见引流管量、色异常,及时呼叫;④为降低肠梗阻风险,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时可进行小关节活动,生命体征平稳后48h,可进行下肢关节运动[3]。

(3)感染的预防干预:指导和模拟呼吸训练。术前1周劝诫患者开始戒烟,术前3 d 开始指导模拟训练术后咳嗽,深呼吸,床上排尿、排便等,3 次/d 训练呼吸运动及辅导咳咯痰方法。患者术后较虚弱,在术前训练的基础上,术后干预开始要量力而行,一般6h 后开始鼓励患者用鼻深吸气,稍屏气2~3 s,再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拢缩成鱼口状,形似吹口哨状,缓慢呼气,收缩腹肌,使气呼尽。开始动作轻缓些防止增加腹部刀口疼痛,或护士协助用手按住腹部伤口处,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避免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潴留至肺部感染。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汇报医师。日常护理应注意观察切口,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清洁床单、被褥等基础护理,避免感染[4]。

(4)下肢静脉栓塞的干预:术后协助及指导患者做下肢伸展活动,适时按摩下肢,观察肢体的颜色,皮温,足背动脉波动情况。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如若发生下肢静脉栓塞,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防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5]。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汇总制成如下表格:

表一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表二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表(x+s)

从上述两表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体会

消化道疾病中,胃癌属于一种典型的肿瘤疾病,这种疾病非常常见,一般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根治性手术切除,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创伤,也容易产生很多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常使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护理不满,以及对疾病丧失信心。因此,医护人员在关心疾病恢复的同时也应注重心理护理,做到细心和耐心,同时应结合完善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邹小农,孙喜斌,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代珍,等.2003-2007年中国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肿瘤.2012.32(2):109-14.

[2]王琼,杨红霞.护理程序应用于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分析[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08-2909.

[3]高栋梁.湿润环境治疗难愈性创面临床研究[D].陕西:延安大学,2013:56-60.

[4]刘俊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和护理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2(1):129.

[5]王甘露,侍立志,贺德,等.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3):286-289.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胃癌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