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2015-10-21 18:14李紫媚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针灸中医药

李紫媚

摘要:目的:对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8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均用中药结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主要选择印堂、四白、迎香等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41%,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

关键词:中医药;针灸;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因为鼻粘膜对某些外物的刺激反应过激,从而引起病变,这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新增患病人数约有2000万人,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过敏性鼻炎在中医归类为“鼻鼽”,鼻鼽中医介绍的症状为:肺虚,故而不能卫表,导致风寒侵入,在鼻窍处正邪相斗,令肺气不能通顺,导致精液停滞,于鼻窍处堵塞,进而出现流清涕的现象。现利用中医的方法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9例,患者男24例,女2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7±4.3)岁,患病时间为1-11年,平均病程(5.4±3.2)年;对照组39例,患者男24例,女25例,年龄12-75.47岁,患病时间为1-11年,平均病程(5.4±3.2)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按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经常会打喷嚏连续3个以上,流清涕,呼吸不畅等,前来就诊的患者均在过去的一年内累计发病时间超过6个月,每天发病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发病时多因异物吸入或有接触到过敏原引起的。患者多有家族过敏史,发病时症状较为典型,检测血清中IgE含量大于(62+12)U/ml:鼻腔分泌液经化验检测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其含量大于1%,患者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也在(50-300)×106/L,两者的含量均比正常值高。

1.2.1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内服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所选中药药方主要成分有30g的黄芪、12g的鹅不食草、10g的黄精、10g地龙、12g的石菖蒲、10g的蝉蜕、10g的辛夷、10g的防风、15g的乌梅、15g的淫羊藿、5g的细辛、最后6g的甘草。黄芪为主药,甘草起调和之用,用水煎煮,每天服用一剂,分三次常温服用。

针灸治疗,选取的印堂、四白、迎香、列缺、合谷、风池,这六个穴位为主穴位。另外选择的配穴,则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选择。施针时要让患者取仰卧位,选0.25mm×0.25mm针,合谷穴与风池穴选0.25mm×0.40mm。三组穴位,刺法用透刺法,针尖首先要刺向鼻根,患者此时应感到有酸麻肿胀或是流眼泪,然后对合谷穴进行直刺,列缺穴用斜刺法,此時患者依旧会有酸麻肿胀流眼泪之感,风池的针刺方向向鼻尖,要让患者感到针感传递到眼球与鼻根,配穴在施针时以患者在穴位处感到酸麻为准。每次施针用半小时,每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要停歇三天。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患者主要接受西药治疗,口服氯雷他定,每天服用一次;氟美童眼液滴眼,每天4-6次;辅舒良喷鼻剂,每天两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此次试验疗效判定标准均按97年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判。治愈:患者在进行一个疗程后疾病症状和相应的体征全部消失,通过随访,在半年内患者无发病情况;有效:患者接受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各项特征体征减轻,半年之内有1到2次发病情况;无效:患者在2个疗程后病情依旧没有好转。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的统计学分析用SPSS22.2软件,试验数据用t检验,对比两组数据,当P<0.05时,则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则反之。

2 结果

此次试验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6.41%,说明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较为有效。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表(%)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在中医中属于鼻鼽范畴,病因为肺气不足,卫表不固,以致风寒湿邪入侵,津液在鼻窍处聚集,且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因IgE介导造成的鼻粘膜发生I型变应性炎症。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和反应过激,发病时,鼻粘膜处的毛细学管扩张,鼻粘膜的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津液的量也增加,促进组胺的生成,机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出现浸润反应,浸出液在组织在结缔组织中停留,对血管造成压迫。治疗时常规方法是服用抗阻胺类固醇激素或是调节免疫类药物,这里药物在使用时见效快,但缺点是停药后病情短时间内反复,而且还有令人困倦的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还在探索中。

我院采用的中药内服加针灸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其有效率为97.44%,同常规疗法治疗的总效率56.41%具有统计学差异[1],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治疗过敏性鼻炎[2],而且治愈后半年内不易复发。选择的中药以黄芪为主药,有益气、固表、摄涕之效[3],辅以其他药材,则有益气固表,温阳通窍之效。而针灸所选的穴位均是为三叉神经的感觉支,刺激着三处穴位,能令鼻粘膜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正常[4],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有效的缓解症状,且该方法疗效持久,安全性高[5],随访的患者多数在半年内没有复发,所以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资料:

[1]李牧真.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2]孙冉,杨运宽,宋丹平,但小龙,叶健辉.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J].现代中医药,2015,01:72-75.

[3]沈晶.穴位埋线与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4]刘德才.针刺、中药与穴位埋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5]刘坛树.鼻三针为主辨证取穴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过敏性鼻炎针灸中医药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自拟益气除鼽汤配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分析
试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