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5-10-21 18:14周春枝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偏头痛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周春枝

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均短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偏头痛进行治疗时,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預,一方面可以控制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偏头痛、临床效果

偏头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及乏力等症状,中青年期为该病的高发期,并且与男性相比,女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不仅威胁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偏头痛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由于该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再加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良好的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中35例为男性,45例为女性,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为(31.4±4.2)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6.2±3.5)年;观察组中33例为男性,47例为女性,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为(31.6±4.3)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6.5±3.6)年。两组患者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常规护理,通常包括用药指导、环境护理以及基础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内容。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一般来说,护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时打扫诊疗室的环境,运用紫外线消毒,打开诊疗室的窗户,使房间内包括空气流通,控制好诊疗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温度在26°C左右,湿度在50%~60%左右,调节好诊疗室内的光线,光线尽量柔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语音尽量偏低,语速不能过快,动作尽量轻柔,尤其是关闭门窗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制造太大的声响,尽量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干净、温馨、舒适的诊疗室环境,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长时间饱受病痛的折磨,再加上担心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通常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比如悲伤、抑郁、焦躁、烦闷等,并且心理比较脆弱,应激能力差,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所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目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到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并且护理人员要多关心和鼓励患者,给患者讲解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3)放松疗法。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运动等方法消除孤独感或者焦虑感,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利用打球、养鱼、爬山以及养花等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负面情绪得到缓解,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饮食指导。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叮嘱患者尽量食用清淡的、比较容易消化的、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的、冰冷的、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5)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册、播放视频等方法给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防措施等,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疾病,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运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时间、发作频率、SDS以及SAS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对比

2.2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对比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再加上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偏头痛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发病后,往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并且欠缺正确应对方式,临床上认为只能运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干预才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2]。所谓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指的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从而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3]。有报道显示,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从而为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均短于对照组,并且抑郁和焦虑评分低,护理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在对偏头痛进行治疗时,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控制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丽玲.高旭光.偏头痛发作期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7):3167-3168.

[2]冯超英.陈点点.于洋.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4,33(10):1352-1353.

[3]陈言钊.李宁.周克英.行为疗法加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儿童偏头痛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11):1105-1108.

[4]宋家宏.谢燕.综合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5,06:186.

猜你喜欢
偏头痛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偏头痛吃紫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