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肝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10-21 18:14徐静邵雪晴刘吴琼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护理

徐静 邵雪晴 刘吴琼

摘要:目的: 探讨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肝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实施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的320例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术后密切留意其生命体征,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做好引流管护理,分析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了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14例病人术后出现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38%(14/320)。结论: 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肝切术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针对性的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病人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血流阻断;肝切术;护理

肝脏外科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出血与止血”,常温下阻断人肝血流行肝叶切除术是今年来全球医学研究者所推荐的减少手术前后出血的安全、有效的切肝方式[1],适合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结石等病症的治疗。肝脏遍布多条血管,手术存在较大的难度,需要手术操作者具有扎实的手术基础以及丰厚的临床操作经验[2]。为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实施,手术完成后病人能够尽快恢复,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手术及患者十分重要。现选取我院实施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的320例病人,采用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实施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的320例病人,其中男168例,女152例,年龄在16-66岁之间,平均年龄(43.1±6.9)岁。原发病及其组成:320例中172例为原发性肝癌及肝门部胆管癌,81例为肝血管瘤,67例为肝胆管结石。

2 护理方法

2.1.1 术前评估: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并详细询问其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了解病人心脏等重要器官及血液系统功能情况;手术开始前可根据病人的各自情况给予还原型谷胧甘肽、肝安等护肝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适当使用维生素K1,改善病人凝血功能;尤其留关注术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值,并尽可能进行纠正,以提高病人对于手术的耐受力。

2.1.2心理护理 肝叶切除病人在手术开始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和忧虑心理,担心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是否存在生命危险,手术完成后是否会发生疼痛等。不同病情种类的患者其心理顾虑也不同,例如肝脏肿瘤病人担忧肿瘤性质,手术方法可否根治;结石病人担忧结石是否会复发等。护理人员应当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干预,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向病人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手术步骤,手术期间需要配合的地方以及手术完成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何处理等等,使病人能够尽可能了解疾病以及治疗的过程。

2.1.3 术前准备 术前应带领病人进行各项检查,指导病人深呼吸、正确咳嗽排痰,卧床排便、排尿的方法。术前禁烟禁酒。指导病人正确膳食,选择富含热量、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忌食用油炸及干硬食物,尤其是对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免发生静脉破裂出血。对于年年长且存在肝硬化的病人应当给予保肝促消化药物,以提高肝脏储备能力以及手术耐受力。

2.1.4 术中配合 (1)器械护士术中配合: 器械护士要能够熟悉各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式,在手术进行期间保证注意力的集中,迅速和准确地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手术。进腹全面探查后,及时传递肝脏悬吊牵开器。按照手术视野的深浅程度传递合适长度血管钳、镊子等手术器械。在操作医师对病人腹腔进行清理时,准备好引流管、关腹器械,清点器械、纱布。(2)巡回护士术中配合:配合手术医师调整病人体位,摆放消毒、铺巾,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纱布。配合医师设置肝脏悬吊牵开器,手术进行时不可离开手术台,密切注意手术进行情况,提供所需物品。

2.1.5 术后护理

2.1.5.1 生命体征观察 手术完成后护送病人回病房,密切留意生命体征的改变,由于切肝术存在较大创伤,肝脏血管丰富,且凝血功能较差,手术完成容易发生出血,术后应当每隔15~30分钟对血压、脉搏、呼吸进行监测,等平稳后再延长检测时间。

2.1.5.1提高吸氧浓度并延长时间以维持术后病人肝脏氧供 与普通肝叶切除患者相比吸氧时间应当相对延长3~4天。浓度提高至5~ 6 L/min,以维持肝脏供氧。同时密切关注SaO2,维持正常水平的血氧饱和度。

2.1.5.2抗生素的应用 合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以避免手术创面、腹腔等感染的发生。选取合适的给药时间、方式及途径。留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会损坏肝脏的药物。

2.1.5.3引流管的护理 做好各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畅通。特别是做好腹腔双套管的观察和护理,每小时巡视并冲洗腹腔双套管,保持有效负压,保持引流通畅。每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及处理。

2.1.5.4营养支持、治疗及饮食护理 手术完成后应当留意病人的营养水分摄入情况,调整其代谢功能。病人仍无法进食或摄入量不足时,可通过胃肠外方式对营养进行补充。手术完成后肠功能恢复较慢的病人应当根据医嘱使用开塞露塞肛或采用乳果糖/1-2-3灌肠等方式调整肠蠕动功能。肠功能恢复后叮嘱病人选取清淡流质的食物,之后按照病情,逐渐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并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食物。

3 结果

3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了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14例病人术后出现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38%(14/320),并發症主要包括:胸腔积液和(或) 腹腔积液8例,肺部感染2例,肝断面出血2例及切口感染2例,通过对症支持等方法进行处理后痊愈,顺利出院。

4 讨论

肝切手术能否成功往往对病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肝切除术后患者的死亡率的明显降低[3],在很大程度是是由于外科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有效使用,但该手术依然是操作较为复杂、产生较大创伤且存在较高风险的手术,手术后也可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水平的发展及落实也会对病人的预后产生较大影响[4]。因此责任护士应当在具体工作中不断与前辈交流相关技术知识,不断加强对疾病认知并练习护理技能,熟悉手术方法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同时密切留意病人疾病情况,全面细致对病人的状况进行评估,详细了解病人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生化等检测情况,能够及时留意到并发症先兆,例如出血、肝功能衰竭等情况,尽快告知主治医师并进行有效地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促进病人尽快康复提供优质的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向华,谭友春,陈汝纯等.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肝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63-1565.

[2]陈素娟.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下行肝叶切除术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2):253-255.

[3]彭忠君.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叶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分析[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1):203-204.

[4]罗燕芳,林邦长,朱莉其等.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护理特点[J].浙江医学,2015,37(2):162-164.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