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影响

2015-10-21 18:14王娟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综合护理

王娟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于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效果。 方法:选取入我院小儿科接受高压氧治疗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照顾,对实验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三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发育商。 结果: 实验组治疗显效和有效的频数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在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语言能4个能区的得分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 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接受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发育商,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压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综合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母亲因素、胎盘异常、胎儿因素、脐带血液阻断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脑血流供应不足、脑部缺氧而致脑部损伤,具有病情重、患病率高的特点,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残疾[1],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2]。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是临床医师治疗HIE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小儿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近几年,对于高压氧治疗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究其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选取入我院小儿科接受高压氧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对HIE的诊断标准;②足月儿;③接受高压氧治疗;④患儿的家长对本研究有所了解,并愿意参与本研究。其中,男57例,女43例;胎龄:35.3~42.9周,平均胎龄(38.3±2.8)周,平均体重(3.82±0.19)千克。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38例,重度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将两组患儿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做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为同质资料,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照顾,对实验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步骤如下[3-4]:①入舱前的准备和护理:保证氧舱内环境无毒整洁与各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患儿被感染;保证舱内氧气浓度的达标;为保证患儿在氧舱内的安全,应避免其因疾病等发生呕吐,窒息等情况;使氧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25℃左右),并对氧舱周围加以防护,以免患儿碰伤。②入舱中的护理:为防止患儿发生误吸,医务人员应将患儿摆放至右侧卧位,冬季时注意保暖。为保证吸氧安全、有效,首次应使舱内的压力匀速上升,一般以每分钟0.004~0.003兆帕为宜,加压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氧气中毒的症状,例如呕吐、面部肌肉抽搐、出冷汗等,发现中毒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抢救。通常情况下,升压十五分钟,稳压三十分钟,减压十五分钟。当舱内压力达到阈值时,应打开排气阀以保持压力的稳定,使氧气的供应和吸氧保持平衡。操作的时候会待舱内氧压上升后,实施减压策略,同时应遵循缓慢减压、延长减压时间的原则,以防发生因组织循环障碍造成的减压病等并发症。③出舱后的护理:患儿在出舱后常哭闹,医务人员应做好擦汗及保暖的护理,10分钟后测量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若患儿出现呕吐、抽搐、脑性尖叫等,应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其抢救治疗。向患儿家长做好健康宣教,告知其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并鼓励家长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来,例如做好保暖、防治受寒,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等。预时间为期三周。

1.3评价指标

选择治疗效果及发育商作为综合护理的干预指标。①治疗效果[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5天之内消失则计为显效,若5到10天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则计为有效,若10天后患者的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甚至恶化,则计为无效。(附带参考文献)②综合护理干预后三周后采用Gesell作为测评患儿发育商的工具[1],包括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语言能4个维度,总发育商=平均发育月龄/实际月龄 ×100%,≥86分计为正常;76~85分计为可疑;≤75分计为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1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接受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患儿发育商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发育商的比较(n=100,平均数±标准差)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2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接受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发育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现今,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时常首选高压氧治疗。HIE发病时常出现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瘀滞,从而加重了缺氧。当脑血流量为0.1-0.2ml/g时,脑内结构完整但功能出现改变,称为“半暗带”。高压氧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时低氧分压、血氧含量低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研究表明[5],高压氧能够恢复脑内“半暗带”细胞的功能,改善脑部病变的情况。高压氧的治疗是以高于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氧气为原理对缺氧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氧分压升高、血氧含量增加改善了脑部缺氧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脑内氧分压的增高也改善了脑组织的供养情况,防止机体出现酸中毒,提高了脑部的能量代谢,促使脑神经及功能的恢复。研究报道,0.05Mpa的高压氧治疗既能改善新生儿脑缺氧,也会降低氧中毒带来的危害。临床应主动向患儿家属普及高压氧舱的各种注意事项、实施原理。在进舱前应尽量将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调整到最佳状态。生命体征不稳的新生儿要做好各项准备后再入舱,如喂半奶后拍背、更换纯棉衣物等。入舱后要严密观察患儿的情况,头偏向一侧。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舱内缓慢升压,且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各项指标。一旦发现患儿出现精神状况、呼吸等的异常立即停止升压,尽快抢救。在治疗后,及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注意为患儿保暖、更换衣物等。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从入舱前的准备和护理、入舱中的护理、出舱后的护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发现该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发育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和建梅.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康复护理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177.

[2]周钝敏.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36-37.

[3]李敏,汤军花.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 2) : 117-118.

[4]马梅花.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高压氧舱治疗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 14) : 188-189.

[5]曾雪梅,谢佐卿,陈丹.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及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2):38-39+67.

猜你喜欢
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综合护理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3例临床分析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MRI诊断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