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和传统手术的比较分析

2015-10-21 18:14张伟伟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传统手术疗效

张伟伟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腔内激光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9.68,13.57,8.54,10.33;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一年复发率以及医疗成本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6.43,7.09;t=12.37,P<0.05)。结论: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确切,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复发,医疗成本低,具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疗法;传统手术;疗效

大隐静脉曲张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下肢疾病,数据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9%-17%[1]。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水肿、酸胀感明显、溃疡或湿疹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传统手术疗法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疼痛及活动受限明显,预后较差。如何提高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为此,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全科医生在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整理无误后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后确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符合诊断标准[2],无误诊病例。排除合并深静脉血栓、心肺或肝肾严重功能不全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34-67岁,平均年龄(47.39±3.20)岁,病程(7.32±1.36)年,单侧患病1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8.42±5.19)岁,病程(7.89±1.24)年,单侧患病21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二者可进行观察比较。本次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两组中存在溃疡的患者均在局部湿敷、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待溃疡面愈合良好后再行手术治疗[3]。手术麻醉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即首先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行手术切口,随后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对各分支静脉进行结扎操作;再使用剥脱器将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分离开来,存在曲张的静脉分支则先后行手术切口后剥除;剥除完毕后对各手术切口进行常规缝合,并使用弹力绷带对患肢予以加压包扎处理;术后常规换药。

观察组则予以腔内激光治疗,具体治疗步骤为:①定位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4],在其投影区行1.0cm微创切口,确定大隐静脉主干位置后,在距股隐静脉1cm左右处切断大隐静脉,并对近心端予以结扎;②小腿常规绑扎止血带,在内踝处行套管针穿刺,至大隐静脉主干后拔出套管导丝并插入激光光纤,借助红外光,使光纤前端达到大腿根部大隐静脉断端;③再调整激光治疗仪的有关参数,发射功率为12w,脉冲时间以及脉冲间隔均为1s,在发射激光的同时,注意以0.7cm/s左右的速率同步拖动导管与光纤,借助激光对血管内膜进行灼烧,以便使整条大隐静脉主干闭合;④利用套管针对存在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进行穿刺,并导入光纤后进行激光热凝,操作同上;⑤热凝完毕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可吸收皮内缝合,并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术后6-8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指导其坚持穿戴弹力袜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复发率。并对患者的总医疗费用进行计算与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静脉血栓、静脉炎、手术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比较(x±s)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1年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以及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复发率比较分析[n(%)]

2.3 医疗成本比较

观察组的总医疗成本为(3259.04±143.57)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8.05±173.47)元,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2.37,P<0.05)。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会引起患者表现出一系列下肢水肿、酸胀等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医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于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疗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不断提出了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等,而腔内激光治疗由于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患者预后佳等优势而倍受青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腔内激光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7.14%,随访1年显示其复发率为3.57%,而医疗总成本仅为(3259.04±143.57)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杨威[6]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表示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与复发危险性,且医疗成本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而下降,效果确切。

临床调研结果显示,长时间站立工作、体型肥胖、饮食习惯不佳、妊娠等均是导致大隐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7-8]。一旦患病患者下肢皮下会出现蚯蚓状的曲张静脉块,进而导致下肢乏力、皮肤不适等,容易并发浅静脉炎。传统手术疗法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患者的预后较差,术中出血量较大,且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复发率也相对更高。腔内激光疗法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第一,操作较为简便,容易在基层加以普及;第二,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不会引起术中大出血等,且可控制术后切口感染风险;第三,手术切口较为隐蔽,且要求沿皮肤纹理进行切开,在愈合后不会留下明显瘢痕[9],很好地满足患者的美观心理;第四,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促进病情康复,进而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整体效益优良;第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避免由于二次复发而进行手术所带来的痛苦,更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腔内激光治療大隐静脉曲张的同时也应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包括:术前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认识到卧床休息、避免抓痒对于术后康复的积极作用,并向其解释腔内激光疗法的安全性与美观性,提高依从性;同时在术前对患者的小腿、脚踝、腿根等部位进行周径测量,以预先备好弹力袜,在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穿戴弹力袜,并使其认识到坚持穿弹力袜的优势。术后应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床上活动与床边活动,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穿刺点渗血、皮肤瘀血以及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症状,以便及早处理,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小兰,金玉琴,杨丽君等.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成形术与传统手术临床效果比较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79-80.

[2]刘阳,黎一鸣,杨文彬等.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822-1826.

[3]田庆刚,刘瑞,张生彬等.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77-79.

[4]刘梦璋,邹育才,姚伟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9,33(3):130-131.

[5]郭志刚,李立彬,高妍等.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68-70,73.

[6]杨威.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134-135.

[7]周克勤.腔内激光治疗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94.

[8]胡江涛.钬激光腔内联合局部腔外灼闭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1):58-59,62.

[9]周俊杰.腔内激光闭锁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27例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35):7564-7565.

猜你喜欢
传统手术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透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浅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