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5-10-21 18:14李宁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B超临床应用

李宁

摘要:目的 :了解B超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1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B超诊断整个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134例诊断出结石声影,肝外胆管上段结石64例、下段70例,结石最大直径为12mm×5mm,而最小仅为4mm×2mm,胆总管内径为0.9-1.0cm55例、1.0-1.5cm的53例、超过1.5m的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 B超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无痛苦,可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关键词:B超;胆总管结石;临床应用

胆总管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结石与继发性结石两大类[1]。依照结石的性质又将其分作混合型结石、胆色素型结石、胆固醇型结石三种[2],解剖学将肝外胆管分作胆总管与肝总管,胆囊管连接的胆总管处为分界线,发病率相当高,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需引起高度重视,找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B超被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治疗中,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可检查出直径为1mm的结石,若直径超过2mm将B超诊断结果中伴有强回声与声影,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4]。本文对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时从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138例作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100例,年龄32-80岁,平均(65.28±1.6)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症状,其中31例有黄疸、45例高热,胆囊区触痛。胆囊区域可触及肿大胆囊,所有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使用B超检查且经手术证实。

1.2方法

使用日立EUB6500型超声诊断仪来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将设备探头频率调整为3.5-5.0MHz。检查前,嘱患者忌食8h,多在前日晚餐后开始禁食,第二日上午空腹检查。主要检查方法为:让患者取右侧卧位与屈膝卧位,并从患者右上腹剑突与右肋间行纵、横切面处开始检查。若胆总管结石显示困难,可通过以下措施检查:(1)屈膝卧位法。此种体位可让患者处于上身低臀部高的状态,若B超设备探头多次挤压胆管部位腹壁,能让胆总管下段结石由位置偏深的下部逐渐上移,显示更清晰;(2)右侧位法。保持此种体位能让胃窦部与十二指肠中的气体逐渐移向胃底部,最终让胆总管下段结石显示更清晰;(3)右侧位法,取此种体位能保持上升低臀部高,让胃窦处于十二指肠中气体逐渐移向胃底部,可让胆总管下段结石从位置偏深下部逐渐上移,让图像显示更清晰;(4)脂餐法。空腹检查结束后,若发现胆总管扩张且怀疑为结石的患者,应立即进食2个油煎鸡蛋,加快胆囊收缩,并在40min-1h后再次复查。因结石会引起胆总管梗塞,胆汁排出受阻,官腔中压力升高,增加了胆总管充盈度,可让B超下胆总管显示段延长终检出结石。

1.3观察指标

将本次B超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治疗结果進行对比,以明确B超在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的138例患者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构数据库,并使用卡方检验来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与手术证实结果的比较。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8例患者中使用B超检查有134例诊查出结石声影,4例有胆总管扩张现象,但未见结石声影,其中肝外胆管上段结石64例、下段70例,结石最大直径为12mm×5mm,而最小仅为4mm×2mm,胆总管内径为0.9-1.0cm55例、1.0-1.5cm的53例、超过1.5m的20例。其中女性为100例,男性34例,B超检查确诊率为97.1%,1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100%。可见,患者通过B超检查与经手术证实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因人体肝内胆管弯曲过大,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在胆管中流动时速度相当缓慢,最终沉积而变成结石[5]。形成的结石中大多为原发性色素性结石,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声阻抗差异较大,会形成强回声,B超可准确检查出。B超是临床疾病诊断的常用现代医疗设备,在结石的诊断中,影像学可见结石呈回声光团,且与管壁间分界明显,并有声影,管壁较厚[6]。但检查的过程中因胆总管下段极容易受胃肠道气体影响,加之胆总管结石很容易导致胆总管扩张,出现漏诊、误诊现象。本次探究的13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胆总管扩张,但无结石。可见,在用B超检查时一定要全面,深入分析,不可大意。此外,本文探究的患者中女性患病例数明显高出男性,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为女性运动量较少,增加了结石发生几率。

我们还认为使用B超检查胆总管结石,最好是在患者已禁食10h的上午检查,且让患者分别取右侧卧位与屈膝卧位,让患者胃肠内气体显示更清晰。可见,检查过程中操作者不仅要有准确的手法,还要从多角度、多部位、多体位检查,更能提高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本文中我们检查的138例患者,最终诊断出134例胆总管结石,与手术治疗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100%。由此可见,随着临床B超医师水平的不断提升,B超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中诊断准确率相当高,且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结石的形态、大小、数量、部位等,应用到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中意义重大,可为临床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超坤,秦卫和,曹俐.腹部B超、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对比(附157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7):2406-2407.

[2] Alkhaffaf Bilal,Parkin Edward,Flook Davi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rior to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common and potentially hazardous technique that can be avoided.[J]. Archives of Surgery,2011,146(3):168.

[3] 白杨.40例胆总管结石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22):38-39.

[4] 于华,卢福兴,朱明明.低场强MRCP对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820-1822.

[5] Mohammad Alizadeh Amir H,Afzali Esmaeil S,Mousavi Mirhadi et al.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outcome from a single referral center in Ira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10,9(4):229.

[6] 郑媛.B超载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2,11(2):17-18.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B超临床应用
B超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写字的尴尬
英国流行“B超美甲”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涌泉穴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