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对策分析

2015-10-21 19:58许辉程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许辉程

摘要 :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先对事业單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对策

引言:经济管理职能是一种市场的调控行为,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呈现的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较快但是生产总体水平依然不高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体现在物质基础已经满足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整体表现不高。而政府部门是调控经济的主要机构,特别是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科学的制度改革和优化,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事业单位方面,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意义

事业单位虽然是国有企业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虽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其重要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具有一种盲目性和波动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均衡方面,而事业单位是可以针对目前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手段,例如:行业垄断情况,一些事业单位可以对相关单位采取监管措施;平衡人均收入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和个人所得税征收方面的政策调控等,所以事业单位对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调控辅助作用。

二、当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

1.资产方面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分配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即不同区域的事业单位,资产不同;同一地区不同级别的事业单位,资产也不相同,一些地区的资产甚至已经严重超了预算,甚至出现了一味追求所谓的“高标准”而引发的攀比之风。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成为“闲置的单位”,无法为市场经济发展贡献出应有的价值。

2.使用方面

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一些轻型的管理,也由于这些管理水平和约束力较差,导致单位资源使用率不高,经常会出现资料浪费、资产闲置以及私自外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目前事业单位广泛存在的问题,对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都是较大的。

3.管理方面

管理方面的缺乏是导致事业单位运作混乱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责任明确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导致出现假账、死账以及坏账的问题,甚至在一些单位中出现,收益中饱私囊,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流失,对国家的利益是一种巨大的损害。

4.决策方面

单位负责人是一个企业重要的决策者,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一些决策者在进行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理性的考虑,也没有征求其他管理人员的意见,而是将资产擅自进行融资,从而由于决策失误,给事业单位资产造成一定的风险。

5.经济管理人才方面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的影响下,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对经济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引进经济管理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经济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没有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所谓经济管理也仅仅实现了财务上的管理,没有对预算管理、成本费用控制、无形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重视起来,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跟不上事业单位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据事业单位的领导位置,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作为指导,不能有效地在事业单位中进行经济管理工作。

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职能优化对策

1.构建实际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虽然事业单位是国有企业的一种,但是由于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所以让事业单位实施调控功能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建立调控体系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市场某些商品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事业单位可以调查具体的状况,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采取宏观调控,像发放信用贷款等手段,从而保证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以改变目前市场经济的盲目和波动。

2.增强市场监管力度

市场监管是一种对市场不良行为进行遏制的主要手段,例如市场垄断,这种情况如果单纯依靠我国尚未发展完善的市场是无法实现的,所以需要通过事业单位进行调控,即像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对于市场不良竞争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打击,同时辅助一些在竞争中受到巨大损失的企业,从而保证市场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3.完善资产管理工作

资产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工作之一,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而对事业单位来说,加强资产的管理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例如采用审查、申报、备案等手段完善资产流程,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对资产的存取、使用方向以及配置进行流程跟踪,保证资产使用合理化,减少一些不法行为的产生,从而完善了资产管理,保证资产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提高日常管理力度

日常管理是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管理流程之一,而事业单位要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也必须要加大日常管理的力度,例如贷款方面,事业管理的负责人需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即把控好事业单位的市场行为,不能将融资作为市场投资必备的行为,而是要切合实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保守融资。

5.更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一,在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以成本效益理念为基础,既要保证事业单位达到规定的社会效益,还要使事业单位所投入的资金最少以保证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良服务的基础上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第二,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既要吸纳优秀的人才到经济管理队伍中来,还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事业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经济管理工作,并将专业的人才吸引到这些部门中,在提升员工经济管理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经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一项基础的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其重要意义。而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所以为了经济行政管理工作,不单单需要通过完善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同时也要完善日常工作的监督,从而通过以上这些可续的手段,保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其重要的经济管理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若干问题分析[J].经验管理者,2014,06 (18):74.

[2]黄艾妮.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若干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界),2013,09(17):130.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