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探讨

2015-10-21 19:58李森梅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要点现状分析

李森梅

摘要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涉及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所以说只有构建出高质量的工程,才能确保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才能拥有将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向广大用户进行提供的前提,对于企业,建筑工程施工的工序质量也会对其业务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并管理施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不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在这里,我们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展开讨论。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现状分析 质量控制要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在产值不断增长、根基愈发牢固的基础上对施工管理的研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在整个建筑行业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实施速度的基础上,尽量节约工程成本,合理进行资源配置,致力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重要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着重研究了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把自身承建的工程质量跟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寻找到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良好方法。实践表明,对良好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工程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几个重要控制目标,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在预计工期内,用更低的成本,达到项目的建设任务,并确保项目质量满足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指标。但是、一味苛求质量也会使得投资成本提高,并且延缓施工进度; 反之,如果不对质量做过多要求,则又容易引发质量问题,有时还会对工期造成延误,随之提高投资成本,严重影响项目整体的产出质量。所以科学的方法是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结合实际,考虑建设项目的规模与类别,进行合适的质量标准的确定。下面主要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方面谈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这个方面的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一定要对质量员与材料员等进行谨慎选择,并对他们的身份进行落实。实践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往往会让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相互替代。然而,这些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此容易給质量控制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2、制度的落实。

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A、操作者与检查者获得了更为准确和直观的实物标准,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坚持标准采取行动;

B、防止由于普遍性操作产生的失误和工序问题,导致大规模地返工的情况。因此,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之前,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检查并验收样板工序产品,并有效掌控工序操作人员的素质。

C、借助分析的方式,能够找出未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可以采取重点控制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掌控;

D、检查操作者的素质,清退操作不合格人员,使得未来质量控制负担得到减轻;

3、熟悉工序操作重点。

施工管理人员可以从过程中发现合理的监控重点与监控标准,这样施工管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开展控制工作。其中重点包括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的插点和时间; 砌砖工程中的砂浆饱满度、灰缝的厚度与水平度、拉接筋的布设等。

4、对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

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实时监控作业班组执行质量控制体系的情况,投入更多的经历对制度进行实施,以此保证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的开展条件始终是正常的,不会出现质量失去控制的情况。研究发现,施工单位所具备的的质量控制体系与质量管理制度往往是非常完善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那么就很难会起到效果,这也会严重影响到工序活动的效果。

5、质量监控中的工作方法

如果失去了作业班组的配合,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很难达到预期,因此进行质量监控时,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监帮结合,工作时也要从实际出发、以理服人,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6、加强现场巡查力度

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如果能够通过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并迅速解决,就可以更好地提升质量、减少损失,作业班组也更愿意提供配合,还能有效解决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出现的难题。

7、加强事后监控

有关实践经验表明,主要工作有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检查时应该采取多级检查和交叉检查的方式。多级检查制度的实质操作班组对自身进行检查,然后交由质检员进行检查,接下来再由下道工序操作者、施工管理人员依次进行检查; 交叉检查制度是等到完成工序产品之后,不同的操作班组之间互相检查,来自不同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分别检查工序产品,该方式使得检查工作的角度与视点更为全面。实践表明,推行了这两种检查制度之后,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检查变得更加全面了,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出现的的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和通病,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源于我国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了解不够深入,出现一些偏差或错误的认识,难以完全掌控施工现场的管理要点,此外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把好质量关,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志宇.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2)

[2] 牟杰.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3)

[3] 张成平.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中华民居. 2011(06)

[4] 陈启新. 浅论某水利枢纽闸坝砼浇筑施工[J]. 科技资讯. 2011(22)

[5] 张中伟,张建昌. 水利工程中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技术研究[J]. 科技资讯. 2011(23)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要点现状分析
锅炉检验中各环节质量控制要点及意义分析
电力工程施工中输电线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沥青厂拌热再生应用研究
锅炉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锅炉安装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