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人机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2015-10-21 19:58陈晓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土地确权运用

陈晓

摘要 :无人机测绘技术是一项包含高空摄影、遥感以及拍摄的功能,将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作业平台的技术。在集体土地上运用无人测绘技术,通过航空拍摄收集地形图数据,确保了集体土地确权工作的有效进行。文章分析探讨了该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该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使用。

关键词 :土地确权 无人测绘技术 运用

土地确权工作包括宅基地使用权证、土地所有权证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的发放,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明确农村集体上的产权问题,减少土地权属方面的纠纷,建全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工作对象为集体所有的未用地、农用地与建设用地。

一、无人机测绘技术的特色和优点

(一)特色

测绘通过无人机航空法、传统载人机航测方式、工程测量外业实测法三种方式得到数据。在三者中,无人机航空测量法成本有着效率最高、操作简单、成本最低的特点;传统载人机航测法操作很繁琐,需要跟机场协调、申请执行区域,这些使得成本也比较高;外业实测法是实地测绘的方法,易受地形、氣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没法保证质量和工期,且需要的测绘人员多,测绘地形图没能提供具体的影像地图,使得测绘的成本过高。综上,无人机测绘技术是土地确权工作中提供基础地形图数据最有的方法。

(二)优点

1.操作简单

无人机测绘技术对于场地的要求低,不用在机场起降,乡镇中也能运用;低空作业,受天气影响小,办理飞行审批手续较简单;技术灵活,到达指定区域快速。

2.安全

是非载人飞行,在危险区域工作时能够实现最低危险性。

3.效率高

可在盆地、水域、林地等复杂区域工作,不受地形影响,且拍摄时间长、获取的数据确切、全面,可以实现高效工作。

4.准确度高

汇合不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导航系统设备、摄像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整体的集成技术成熟,获取的影像和定位数据较为准确。

5.监测可视化

在执行任务前会根据需求对航拍点、飞行路线等自动制定飞行计划,飞行中有轨迹回放、即时重拍等功能。

二、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性

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处于滞后状态,较低的发证率使其没能将所有权具体到每个个体,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符合中央的要求。因此,尽快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土地确权发证登记工作的进展很有必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一) 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保证社会的发展

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土地权属纠纷,还能依法确认人民土地权利,增强个体以致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有效地保护人民的权利。

(二) 增强对土地的管理和利用,落实节约用地制度与耕地保护制度

实际上,土地确权就是为了确定土地的利用情况,因此会进行建立土地登记表,清查集体土地的用途、位置还有权属关系的工作。这一系列工作的进行有利于确认农民与土地、农民集体与土地间稳定长期的产权关系、提高广大人民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加强改革的基础以及管理的基础。

(三) 务实农村农业发展根基,促进城乡发展统筹规划

为了实现土地产权制度的分配合理、流转顺畅、权益保障、权能明晰、产权明确,开展了土地确权工作,依法保证人民的土地物权,这种制度能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城乡统筹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城乡统一化的土地市场的基础和前提。

三、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无人机测绘技术广泛运用于突发事件监控、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和管理、测绘、灾害防治、生态保护等领域,涵盖了航空摄影测量、遥控、遥感、高空拍摄等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是集体土地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实行调查的最重要的方法。

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建筑用地类,按一比五百的比例绘制一寸为单位的宗地宗地图,按一比五百的比例绘制类斑图;按一比五百的比例绘制农村建设使用电量的现状图;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的底图则按一比五千的比例来绘制。这一系列的图是调查权属和地籍管理,核查确定户宅基地面积、界定、使用权权属的基础,只有核查确定完以上工作才能进行登记发证工作。

无人测绘技术的工作包含拍摄影像、采集数据等,获得精度高的地表三维数据,作为快速建立协同作业的侧视图像的模型,测绘出集体土地内的土地地形图,可以协助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实施

(一)调研

进行项目之前,通过无人机航空拍摄得到可作前期对测绘区的分析和选择依据的数据。

(二)划定范围

通过利用无人机测得的数据以及遥感影像、地形图等确定分析测绘地区的地貌、地形以及经纬度,确定测绘区域的有关情况,进而划定工程项目范围。通过该方法来划定范围可以减少没有必要的投资花费,使项目成本实现最低化。

(三)制定拍摄计划

在无人机测绘中,应该拍摄所要测绘的区域,因此有必要提前制定有关的拍摄计划。目前,自动化程度高的无人测绘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制定飞行航测计划,供给不少的DOM成果。作为国家的重点重工程,土地确权工作运用无人机得到地数据可以检测工作的质量、进度等。

(四) 实现实时可见测绘过程

执行的整个过程中,使用无人机拍摄有着实时可见的特点,一旦有模糊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出现,能够在拍摄完马上进行补拍工作。

(五) 处理数据

土地使用无人机完成测绘后,无人机能利用采集的数据而生成的三维地表模型、三维景观模型、三维正射影像图等各种可视的三维数据绘制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将其作为土地发证工作中的辅助工具实现核对、计算。

(六) 其他

无人机测绘技术采集数据以后,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及时纠正数据影像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微分纠正、空中三角测量等得到整一个测区的 DEM 值,再选择合适的参考影像,匀色、匀光所有测绘区域中的影像,使整个测试区能够保持色调一致、颜色均匀。另外,还应及时改正图形内的居民、道路、土质等信息含有的错误,制作、核查全面DOM 、DEM,并整理得到的结果。

五、控制无人机测绘环节

无人机测绘数据现势性强、精度高,作为基础调查底图,能够有效选取并纠正地面控制点,提高影像的可解释性和几何精度;培训内业处理数据人员、外业测绘人员等技术人员;选一个合适的小组作为试点,在开展项目前验证整个的流程和方式,可有效提高工作的精度。

六、验证无人测绘的结果

(一) 实地测量方式

通过土管人员、全外业调绘确定地界及权属工作流程,按照户名、地块统计面积,随机地从所有的测绘区域土地块数中抽取八块,由土管人员和技术人员运用外业实地测量法,对比无人机和实地测得的面积得到误差对比分析表。

(二) 对比村委会耕地在册的面积和无人机测绘得到地结果

对比可发现,所测得的地块面积很大程度上是跟在册面值一致的,只有极少的地方出现较大的误差,研究发现,出现差值是因为不合理的测量的方式。

七、总结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运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全面、准确地获取影像和数据,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邹晓亮,缪剑,张永生,赵桂华.基于像素工厂的无人機影像空三优化技术 [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 5 (45):362 - 367.

[2] 姜丽丽,高天虹,白敏.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 07 (47) :174 - 176.

[3]黄爱凤,邓克绪.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A].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 上海市宇航学会、 上海市航空学会、 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 [C].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 上海市宇航学会、 上海市航空学会、 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2012:7.

[4]臧克,孙永华,李京,闫志壮,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J].自然灾害学报,2010,3 (54):162-166.

[5] 陶倩.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量中的应用--以贺兰县为例 [J].网友世界, 2012,18 (73): 25-26.

猜你喜欢
土地确权运用
掌握土地确权与流转新动向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论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政放权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问题研究
土地确权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四川丘陵地区土地确权问题的微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