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展望

2015-10-21 19:58贾国英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展望发展趋势

贾国英

摘要 :智慧城市即智能城市,主要是对一个城市的智能技术进行运用的战略。本研究主要对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智慧城市在国内取得的进展和一种整体的趋势,并通过对国内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提出解决对策,来作为一项研究展望。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发展趋势 展望

引言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指利用通信或信息技术对城市的核心运行系统的关键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对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04年便推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全世界智慧城市排行靠前的曾是分别为维也纳、多伦多、巴黎、纽约、伦敦等,韩国的泛在网络、瑞典的智慧交通和美国的智能服务亦是世界上各具特色且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扩展

自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计划,各城市逐渐开始筹划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国内掀起一阵智慧城市建设热潮。2011年,国内一级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详细规划,绝大部分的二级城市也响应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截至2012年,全国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规划文件中,有22个城市就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其占比46.8%。截止2013年,国内320个城市投入了3000亿元,来建设智慧城市,估计“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可能会达到5000亿元。

(二)智慧城市发展方向不同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虽在国内形成一股发展热潮,但每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内容不一样,其拥有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也不同,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分为四类:社会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例如,北京在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向世界智慧城市迈进,宁波提出要讲智慧城市发展计划作为该市科学发展计划的战略选择方向。各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对社会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要明显高于对产业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考虑,占比分别为72.7%和27.3%。

(三)设备快速升级

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通过不断竞争优化,实现了国内3G网络的普及,目前4G网络也开始覆盖部分城市,未来覆盖全国是必然趋势,实现用户上网迅速,信息沟通流畅。2014年,国内电信用户不断增加,电话用户数已达14.5亿户,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普及,不仅宽带普及和升级,移动电话用户更是逐年递增,2014年已超过12亿户。宽带的普及和升级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设施基础。

(四)信息收集、整合与运用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信息进行收集,对于过去一些有用的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对未来某些技术进行监控或提供依据。信息整合主要是将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云计算,提炼有效信息,来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信息运用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比如某一建筑设计的标准,各方面选择的指标或数值进行存储,将各条数据全部整合于某一系统,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输送到控制系统,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监控、实施,而这一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信息的收集、整合和运用,最终实现有效信息的提取。

(五)城市一体化发展

中国政府很重视智慧城市的发展,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主要是资源的整合,利用智能技术将城市的各方面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指数。智慧城市是为实现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提升城市运作效率,最终实现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体化的逻辑结构、一体化的设计蓝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等都是为了解决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城市一体化的理念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一体化不仅实现城市行业内信息共享,提升业内沟通效率,更能通过信息存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个国家的运转效率。

(六)节能环保理念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物联化、互联化和创新,而实现这一智慧运用的前提是以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是为了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而自古以来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平衡是发展重点,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建立在资源的过度消耗或环境破坏之基础上,况且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资源是连接政府、个人和企业三主体之间的基础要素,没有了资源,智慧城市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因此,在当前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中,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重视程度是未来一发展趋势。

二、智慧城市的研究展望

(一)智慧城市的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智能化技术,将城市信息化、城镇化,提升城市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现实中,人们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期望言大于行,全国各地均支持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并积极响应提出战略规划。然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却形成了一种"千城一面,缺乏特色","重项目、轻规划","重建设、轻应用","重模仿、轻研发"的局面,变得很被动,资源整合难度加大,失去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初衷。因此,未来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中,不应局限于对当前现状或内容的探讨,应该结合当前国内发展政策,从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考虑,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对策,提升智慧城市的智能水平。

(二)智慧城市的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智慧城市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性的发展趋势,其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规划、咨询、实施、运维,一些先驱者成功者很好地掌握了智慧城市發展周期的项目实施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经验,然而很多后继者更多的只是盲目响应,缺乏长远的对策与综合优势,有的只是具有规划和咨询能力,有的则实施和运维能力突出,这些因素使得其在智慧城市发展中不是启动困难就是难以持之以恒,解决这一瓶颈,要求业内企业之间建立合作联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之处,形成智慧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未来研究如何在企业之间建立合作联盟,资源分配、技术共享等问题的探讨则是很有意义的。

(三)智慧城市建设效果

智慧城市的建设绝非一句空谈,不是某个城市提出一个建设规划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某一城市大张旗鼓对市内通信技术进行改进就能解决的,其最终的评估标准是产生的效果,而非计划。倘若国内连完善的评估标准都没有,就不用提及效果了,因此,未来增加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效果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国内对智慧城市的评估标准还不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内已实施好几年,然而,在纽约智库智慧社区论坛公布的全球最有智慧城市决选名单中,中国内陆地区竟无一入选,这一事实是值得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深思的,为何发展如此热潮却效果不佳,这也是未来研究中的重点。

三、结语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国内的战略发展目标,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整体较好,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扩展,智慧城市发展方向不同,设备快速升级,信息收集、整合与运用,城市一体化发展,节能环保理念等方面;

第二,智慧城市在国内虽发展迅速,但效果不佳,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所在正是未来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的实际应用,智慧城市的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智慧城市建设效果等方面,未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佳艳. 智慧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17):104-106.

[2] 王朝晖, 郑新奇. 基于共词分析的智慧城市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4):55-57.

[3] 程大章. 智慧城市——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2(6):8-8.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展望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