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015-10-21 19:58李洋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要点分析施工管理建筑工程

李洋

摘要 :本文将简单介绍建筑工程的施工内容,然后依据具体的施工技术和要点来重点分析施工管理的各个要点,针对当前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促进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和措施。以供广大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要点分析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不少的施工问题,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应对措施,就会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缺少保障,相应的施工进度也会延后下来,如果管理不善还会引发各种安全事故,这些问题的出现最根本原因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不到位。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成为了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关注的头等大事,务必严格要求自己,一改当前施工管理不善的现状,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接下来本文将简单的说明建筑工程的有关施工要点,然后重点分析施工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并提出了与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有段的对策和建议,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两点:①是否按设计方案来正常施工;②对技术人员和建筑材料的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第②点。由于建筑事业发展迅速,所以出现了许多并不十分规范的小型建筑企业,他们在施工管理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科学的管理制度,一般都是遇上问题再即时处理,缺少了一种预测性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这样的现象即便在

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中也极为常见。在建筑工程中进行这样的施工管理实质上就是指派一些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例行公事似的工序验收和视察管理,这就无形中给建筑工程埋下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总而言之,这样不作为的管理方式势必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难以有所保证,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急剧下降。而如何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渐成为了建筑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2.1 团队建设被忽视

不可置否,众多大型建筑项目对于团队建设的整体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由于一个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施工技术,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短处。然而即使存在这种人才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在管理上还是忽视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简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出现了自己不该有的纰漏。正确的做法是将所有的技术人员整合起来,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这将会大大减轻管理人与对施工質量和进度的管理力度,而管理质量依然得到了有力保障。

2.2 物料使用不合理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许多工程物料的要求非常的复杂,但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因为技术部门和物资采购部门彼此分开,使得他们往往不会注意物料来源、采购以及运输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建筑工程所需要的物料的材质和数量不是十分明确,并且与设计图纸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势必会对建筑工程后续的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物料的分类堆放也是一门高深学问,许多建筑工程的物料如果随便堆放,假如物料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会因此被延缓推迟。

2.3 质检不够严格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取决于施工单位有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质检制度。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数据参数指标来确认原材料的质量、结构物尺寸、混凝土拌合等方面是否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在这个质检过程中,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员必须严以律己,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2.4 安全意识缺乏

建筑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工程项目,而且往往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或水下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因此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点。但是部分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将目光放在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之上。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务必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用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如果未能将建筑施工安全摆到应有的位置,同时也没有设立专职安全员定期参加安全培训,那么将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充满危险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进度则将延后,单位名誉将受到影响,经营效益也会有所损失。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工程施工安全得到高度保障。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力度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笔者对于如何加强施工管理的力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供广大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参考。

3.1 加强质检力度

不可置否,质检力度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样质检工作才能有一个明确的依据和判断标准。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依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树立全面的质量检测方针,让整个施工过程都处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控制之下。总而言之,务必将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等等要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使得质检力度能够有效加强。①施工人员是质量检测的核心因素,要把人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轴心,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②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

3.2 加强核算意识

建筑工程的施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步分部完成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做好材料购买、人工成本及项目预算的核算工作,从而将项目成本的预测和控制落到实处。此外,加强管理人员的核算意识,可以促使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定额的管理,实现用定额来进行编制计划和组织生产,与现场实际进度比较,并进行核算,以此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

所有的施工管理方案都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落实,这也是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必须依照具体的管理制度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如果在施工现场出现了施工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和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讨论、分析,然后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来改进工程的施工工艺,这样将会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总而言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并逐步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施工现场的有序性,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并保证其质量。

3.4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也逐渐有了智能化技术的身影。而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会大大减轻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并且还能显著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对于提高施工质量也大有裨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理中,合理的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的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能够较为迅速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手段。除此之外,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施工质量的管理人员还能够随时知晓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情况,有助于工程核算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及制定施工计划。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在管理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施工管理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大。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坚守自己的岗位,把握好施工管理的各个细节,针对施工管理中的各项问题进行较为全面专业的分析、策划和管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才能成功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才会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并最终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工程建设创造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庆峰,刘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7.

[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猜你喜欢
要点分析施工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工艺美术中微雕的要点分析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