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生长的温湿度调控试验研究

2015-10-29 03:53赵印英
山西水利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棉被晴天温湿度

罗 朋 赵印英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2)

温室大棚蔬菜生产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种植业生产方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温室可以改变作物生长环境,为蔬菜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影响,同时温室大棚蔬菜生产是在比较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其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产生的气化水大都在温室大棚内,故其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地面。温湿度控制是蔬菜大棚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空气湿度过大又是病害多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科学调控温室大棚内湿度是大棚栽培中的重要一环,为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在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院节水示范基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是我省唯一的省级节水示范基地,大棚宽8m,长78m,占地面积624m2,供试品种为西葫芦和西红柿。

1.1 试验区气候条件

试验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干冷晴朗;春季升温快,日温差大,干旱多风;夏季多雨;秋季短暂,天高气爽。多年平均降雨量480mm,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9月份降雨量极大,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2%,12月份至次年2月份降雨量最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2%,年平均气温9.5℃,最高气温是7月份,平均为23.5℃,最低气温是1月份,平均为-6.8℃。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12.7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倍左右。

1.2 试验区土壤肥力情况

在大棚内随机选取两个点,在每个点分别在0~20cm、20~50cm深处取土,经太原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对土样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电导全盐、全磷、全钾、铵态氮、硝态氮等11项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肥力中等偏上,见表1。

表1 大棚土壤分析测定结果表

2 大棚蔬菜种植、灌水方式

大棚内蔬菜种植方式采用起垄覆膜,起垄规格为每垄110cm,其中垄宽70cm,沟宽50cm,垄高30cm,每垄种植两行蔬菜。大棚内共种植蔬菜三茬,分别为西葫芦和西红柿,西葫芦为播种,西红柿为移栽,两种蔬菜轮流倒茬,见表2。地膜下铺设滴灌带,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水。

表2 大棚蔬菜种植情况表

3 温湿度对大棚蔬菜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3.1 温度对大棚蔬菜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温度是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最敏感的环境因子。最高温度、最适温度和最低温度,这称为温度的“三基点”。温度超出了最高或最低的范围,蔬菜作物的生理活性停止,甚至会全株死亡。高温对蔬菜的危害:一般过高的温度造成危害发生快,危害严重,其症状是日烧,俗称“烧焦”,轻度高温时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主要受害症状是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或者停止生长发育,叶面积小,叶色淡,茎秆细弱,落花落果,以及出现畸形果实等;低温对蔬菜的危害:如果棚室内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低于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给蔬菜造成的伤害主要表现在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或者停止生长,或者出现萎焉,叶片失绿变成黄色,或者叶片枯死等。

为了控制大棚蔬菜的温度,在大棚蔬菜的顶部和腰部留有天窗和腰窗,分别为沿棚长度1.5m宽的两个窗口,同时都增加了1.5m宽的防虫网,目的是在温度高塑料膜卷起时,防止蚊虫进入大棚内,以免引起病虫害。同时在大棚内装有JQA-D500和JQA-1058两台自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每小时自动记录一次,同时具有自动存储功能,两个月导出数据一次。

大棚内空气温度的调控,包括增温调节、保温和降温调节。一是增温调节:试验前大棚更换为新的塑料膜,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增加大棚温度;二是保温调节,使棚室已获得的热量在较长时间得以保存。本试验采用地膜覆盖,双膜具有保温作用;同时在大棚顶部装有棉被,在秋冬季下午5时~6时间用棉被将大棚盖住,晚上用棉被保温,第二天下午9时以后再将棉被掀开。三是降温调节主要是放风降温,秋冬季在上午9时左右开窗通风降温(当温度超过30℃以上时,拉开天窗或腰窗,开始通风降温,根据天气情况和棚室温度高低,确定开窗口的大小)。

3.2 湿度对大棚蔬菜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空气湿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对蔬菜产生危害,湿度过低,土壤干旱,植株易失水萎蔫;湿度高时危害更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对大多数蔬菜都不利,大棚内的高湿度,使花粉在授粉前由于吸水太多而发生破裂,丧失受精能力,容易发生落花落果;大棚内高的空气湿度还可以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从而对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及时适宜的调控、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是棚室蔬菜栽培中必须时刻注意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降低空气湿度措施:一是通过通风换气,这是主要的降湿措施,适量的通风可以引入新鲜空气,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O2;二是采用膜下滴灌方法,大棚内畦面用地膜覆盖防止土壤水分向大棚内蒸发;三是控制浇水,在棚内温度较低时,尤其不能通风换气时,尽量控制浇水。

4 大棚蔬菜温湿度变化分析

4.1 大棚蔬菜温度变化分析

4.1.1 温度一天内变化趋势

根据2012年11月15日到2013年9月30日温度监测资料,温湿度记录仪每天每小时监测一次温度,大棚内一天内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季(以1月27日为例)、春秋季(春秋季气温比较接近,以4月10日为例),温度变化曲线见图1。

图1 大棚蔬菜一天内温度变化图

从图1看出:①大棚蔬菜温度在一天内变化趋势是两端低中间高,春秋季在每天上午6时、冬季9时以后气温开始上升,在中午14时左右达到最高点,下午17时开始下降。②大棚蔬菜同一时间春秋季温度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在全天不同时间二者温度差异较大,0~9时相差10℃左右,中午14时都达到最高峰时相差3℃左右,下午17~23时相差7~8℃。

4.1.2 同一季节阴晴天温度变化规律

将连续两天(4月17日晴天和4月18日阴天)温度变化绘制成曲线,见图2。可以看出在同一季节晴天最高温度为29.8℃,阴天最高温度为20.5℃,二者相差9.7℃;0~9时二者温度相差不大,晚上18~23时晴天比阴天温度高3~4℃。

图2 大棚蔬菜连续两天(晴天和阴天)温度变化图

从近一年试验结果看,冬季只要是晴天中午棚内温度也能上升到30℃以上,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当大棚温度降到5℃以下,西红柿个别秧苗出现冻死现象,即使能活下来,也因温度过低造成不结果或果实小而口味不好。故在冬季17时左右要用棉被盖住保温,第二天上午9时以后揭开棉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

在平均气温低于15℃时,关闭通风口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由此得出,大棚蔬菜正常生长温度在10~32℃之间,超过32℃或低于10℃对蔬菜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处于不利温度会抑制蔬菜生长,甚至冻死或烤干蔬菜,导致蔬菜减产甚至绝收。

4.2 大棚蔬菜湿度变化分析

4.2.1 湿度一天内变化趋势

根据湿度监测资料(2012年11月15日到2013年9月30日),每小时监测一次,大棚内一天内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湿度变化曲线见图3。从图3看出,一天内湿度变化趋势是两端高中间低,即晚上高白天低。①冬季:刚揭膜时最高达98%,在每天上午9时以后开始下降,在中午14时左右达到最低点50%,下午16时以后开始上升。②春秋季:0~6时达到70%~80%,中午最低降到30%,下午18时开始回升,到23时湿度达65%。

图3 大棚蔬菜某一天湿度变化曲线图

4.2.2 同一季节阴晴天湿度变化规律

将连续两天(4月17日晴天和4月18日阴天)湿度变化绘制成曲线,见图4。从图4看出,春秋季阴天不开窗湿度全天都保持在90%左右,晴天开窗后湿度开始下降,白天变化幅度较大,夜晚湿度在80%~90%之间,中午湿度最低降为30%。稍有点偏低,这时可采用喷洒水方式增加棚内湿度。

图4 大棚蔬菜连续两天(晴天和阴天)湿度变化曲线图

大棚因其封闭严密,室内空气湿度,一般可比室外露地条件下高20%以上。特别是灌水以后,如不注意通风排湿,往往连续3~5天,室内空气湿度都在95%以上,极易诱发真菌、细菌等菌类病害,并且易迅速蔓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湿度调控。

5 结语

通过一年温室蔬菜温湿度观测及其调控,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温湿度是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最敏感的两个环境因子,搞好温湿度调控,对蔬菜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只有做到合理灌水、适时通风降温排湿、及时保温,才能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

(2)大棚内温度调控:①大棚蔬菜正常温度在10~32℃,即使到了冬天,中午棚内温度也能上升到30℃以上,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②当大棚温度降到3~5℃时,会出现死苗抑制生长现象,故在冬季要用棉被保温,才能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③平均气温低于15℃时,关闭通风口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3)大棚内湿度调控:①棚内相对湿度白天保持在50%左右,夜间80%~90%,既能满足蔬菜需要,又不易诱发病害;②早上棚内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应及时放风20~30min;③棚内湿度降到30%时,要及时喷洒水增加棚内湿度。

猜你喜欢
棉被晴天温湿度
半条棉被
它若安好,便是晴天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牛奶奶晒棉被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棉被里的爱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晴天有时下猪
一床棉被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