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突出重点 精准扶贫

2015-11-03 00:50傅雪艳
红土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农家乐乡土

傅雪艳

创新机制 突出重点 精准扶贫

傅雪艳

漳平市创新党员干部驻村机制,科学制定贫困村三年发展规划,采取“领导联村、部门挂钩、科局长驻村兼任第一书记”的措施,直接选派21个市直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驻省重点贫困村兼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自去年实施以来,驻村第一书记共筹措资金3147万元,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项目111个,21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5437元提高到6296元,村集体总收入从原来的36.3万元提高到64.5万元,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农家乐技能培训

拱桥镇花卉生产基地欣欣向荣

产业扶贫 找准路子抓“五送”

漳平市立足贫困实际,进村入户调查,摸准情况,建档立卡,根据不同致贫原因,一户一法、一村一策,实行靶向治疗。一是政府推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市领导挂钩4个贫困乡镇帮扶工作,摸清全市贫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底数,深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送项目的“五送”活动。构建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组织农技人员185批次1000人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技术服务。组织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实施“特色旅游强镇富民”战略;组织农家乐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进行集中授课、上门指导和赴外县先进农家乐经营点参观学习。至目前,共培训农家乐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二百余人次,提升了乡村旅游服务档次,推动农家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村域联动。因地制宜,打破村域范围,鼓励志同道合的乡土人才组建各类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改变乡土人才分散状况,实现人才资源有效整合。南洋镇在对种养大户、经济能人等乡土人才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选、育、推”等措施,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乡、村人才资源信息库,还将远程教育和课堂培训相结合,采用专家授课、现场示范等教学手段,定期组织乡土人才集体“充电”。全镇已有126名乡土人才参加了农函大、科技培训,成为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头致富的创新型“乡土专家”。三是产业带动。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林下经济等优势特色产业。拱桥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投资三百多万元建立了70亩优质花卉生产基地,并从种苗、栽培、管理、采摘等方面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引导农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总产值可达三百多万元。

南洋镇西红柿专业合作社丰收在望

救助扶贫 强化保障助发展

漳平市每年将不低于地方收入3‰的资金,用于重点支持贫困乡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一是救困帮扶。从2014年起提高三类特困人群补助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人均年收入1900元提高到210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450元,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430元、360元提高到640元、400元。二是安居帮扶。对居住地边远偏僻、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和地质灾害点、贫困残疾人、受灾户等七类贫困群体实施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去年以来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559套。三是医疗帮扶。对农村贫困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险费给予全额补助。建立贫困家庭特大疾病救助及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制度。目前,全市共有173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实现村级全覆盖。

思想扶贫 突出教育促脱贫

漳平市扶贫先扶智,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彻底斩断农村“贫困根子”。一是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实施“一校多区”管理,坚持“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师资互动、捆绑考核”的原则,逐步缩小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建立城区学校教师支教与农村学校教师跟班学习制度,每年选派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提高边远山区教师津贴,安排农村教师进城跟班学习,推动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就学资助到户。深入开展“巾帼扶贫”、“春蕾助学”、“希望工程”等扶贫活动,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捐资捐物。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做好贫困户子女就学、升学的经济补助,对贫困户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提供爱心营养餐补助;在高中教育阶段,对未享受国家助学金的贫困户学生,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助;对进入全日制高校就读的贫困户子女给予助学贷款贴息资助。漳平市人大代表、木村林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哲彦从2007年起,每年资助20-30名贫困生,每名4000元,7年来共资助211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三是开展“文化富民”。以“农家书屋”为依托,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开展知识讲座、知识比赛、农技培训等活动,同时建立市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三位一体循环流通制度,全市图书资源共享,让“死书”变成“活书”,成为村民的“致富加油站”。全市173个行政村已经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通过“乡土人才”培训基地,与福建农大、同济大学等二十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协作关系等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年来,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27期,参训人员6891人次。目前,全市农民接受科普教育面达6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977元提高到10703元,增长65%。

(作者单位:漳平市委办)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农家乐乡土
农家乐里去休闲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杜鹃花红农家乐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乡土中国
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