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浅议

2015-12-01 03:32云南民族出版社张平
今日民族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少数民族云南

文 / 云南民族出版社 张平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浅议

文 / 云南民族出版社张平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确认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要对每一个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思维习惯等给予充分的尊重,制定出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保护政策,在此基础上努力促使民族文化的潜在优势与价值充分发挥,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加深,丽江古城、“哈尼梯田”、“东巴古籍”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大大提升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知名度。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也不断凸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成为云南的名片和品牌,而且逐步成为云南省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炼中华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创新文化,要不断地将民族文化精神发展与丰富,使之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在政策中兼顾积极进取的文化意识、开放平等的文化心态,广泛地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才能将共同的民族文化价值作为现阶段的新价值基础。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人

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不开大量真正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能够兼顾知识与技艺的创新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考虑到:第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能够对本民族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等方面全面熟悉地掌握。第二,民族文化专门人才,他们对特定的仪式、艺术以及语言等方面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第三,民族文化研究型人才,专注于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的研究,他们不仅要熟悉特定的民族文化,同时还需要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能够拥有一定的解释和研究能力。第四,民族文化宣传人才,能够掌握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可以将其介绍给广大受众。

对此,从2015年开始,云南省着手实施百名少数民族民间人才培养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加强对他们的宣传,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让这些人才的技能、技术、艺术广为人知,并得到弘扬和传承。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改革民族文化体制根本在于构建充满活力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富含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都能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就文化产业相关的数据调查统计来看,我国东西部在文化产业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差别:约三分之二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聚集于东部地区。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文化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辅导、人才培养、设置创业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更多的民族地区群众愿意参与到文化产业领域之中,为创业而奋斗。另外,也可以鼓励并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民族文化产业,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育措施、政策来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还需要做到:第一,合理有序地开发并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规避“重利用,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短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坚持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强调文化资源拥有者的利益,也就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确保民族地区的群众能够通过产品生产、资源开发、文化服务以及市场流通等诸多环节来实现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少数民族云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