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政事儿”快速成长的秘籍

2015-12-01 06:56全昌连宋识径马俊茂
中国记者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京报政事京报

□ 文/全昌连 宋识径 马俊茂

《新京报》时政新闻部倾力打造的新媒体产品“政事儿”,自从2015年6月16日上线以来,5个月时间里,微信公众号粉丝迅猛增长,已经突破50万,稿件平均阅读数超过7万,“100000+”的稿件达到30余篇,成为各大主流新闻网站和客户端的热门首选。

“政事儿”在短时间内的异军突起,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9月,“上海观察”新闻客户端、《解放日报》专访了“政事儿”团队,予以整版报道。“政事儿”也频频出现在各类新媒体排行榜显眼位置,根据专注传媒圈动向的“刺猬公社”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中旬开始,“政事儿”已连续15周,每周排名均稳居北京地区榜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一、后起之秀:“红海竞争”背景下启动时政类新媒体产品

一两年前,传统媒体纷纷“试水”新媒体,除了上线新闻客户端之外,通常做法是,依托微信这一传播平台和渠道运营时政类微信公众号。在这方面并没有抢占先机的《新京报》时政新闻一直想启动,但也很犹豫:不少主打时政的新媒体产品已经做得很出色了,竞争很激烈,已然是一片红海,起步这么晚,能不能做得更出彩?压力确实比较大。

但是,作为都市主流时政大报,《新京报》创刊12年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尤其在时政报道方面拥有一定影响力。经过酝酿讨论和分析研判之后,觉得凭借自身在时政报道领域积累的采编资源和影响力,“弯道超车”并非没有可能,事在人为。

而且,从另一层面讲,确实也需要一个与《新京报》在时政报道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声誉相匹配的新媒体品牌产品。“政事儿”便正是在此背景下启动的。2015年全国两会后,《新京报》毅然决定组建运营团队全力以赴“搞一把”。

6月16日正式上线,5个月来,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政事儿”的成长,也许并不夸张。凭借出众的时政分析与解读能力,目前在读者熟知并认可的时政类新媒体产品中,“政事儿”不管在订阅量和粉丝数上,还是在内容影响力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二、运营心得:优质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推广

“政事儿”的定位是从“小细节看大时政”,内容题材涵盖时事热点、反腐、人事、时局等时政新闻的方方面面。

不管技术和渠道如何进化,稀缺的优质内容依然是赢得受众认可最核心的要素,优质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推广。在“运营”“活动”“推广”“渠道”“营销”“炒作”等成为高频词的浮躁喧嚣的时代,“政事儿”在5个月内几乎没有做过推广活动,全部订阅用户、粉丝,以及影响力均来自于生产的内容本身。

1.差异化视角,力求独到犀利,摒弃“大路货”

在碎片化信息泛滥和表达千篇一律的当下,读者会遇到选择上的犹豫点,如果想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记住并关注新媒体产品,只能用“有价值的差异化”作为敲门砖。在别的地方能看到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来你这里再看一次?

因此,“政事儿”从一开始,就注意寻找与其他媒体差异化的角度。时政新闻的热点大家都在追,一个独到的切入点和独到的视角,往往成为一篇报道成败的关键。

什么样算是独家、独到的视角?譬如,在天津爆炸事件中,“政事儿”率先注意到前几场新闻发布会上无分管副市长出现并撰写稿件,其后其他媒体跟进;“九三”胜利日阅兵时,在现场的“政事儿”撰写了《天安门城楼上,阅兵观礼老同志的6个细节》;习近平总书记访美期间,各大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政事儿”刊发了多篇角度独到的稿件:《访美期间,与习近平距离最近的六个人》《访美归来,习近平要干这三件大事》等。

有时,稿件使用的信息是公开的,但“政事儿”会选取犀利新颖的视角,观察出新的发现。当然,发现独到新锐的角度,考验的是在时政方面的积累与功底,持续的差异化,是建立在长期的时政素养积累基础之上。

2.从细节入手,注重事实与解析,摒弃空洞观点

“政事儿”的定位是“从小细节看大时政”,在我们看来,再大的事件,总能通过小的细节来体现,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解析事件背后的看点、发掘时政背后隐藏的逻辑。从细节入手,让读者能够理解并且喜欢看时政新闻,这比空洞的宏大叙事和说教,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时政新闻晦涩无趣,是因为没看懂,如果把门道讲清楚,新闻就会更加丰富有趣,变得有意思。

此外,注重事实和对事实以及政策的分析解读,摒弃纯粹的“评头论足”。“观点”人言人殊,但新闻事实只有一个,透彻的解释有助于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政事儿”注重的是时政热点新闻本身和关联的增量信息,譬如,《中南海的八位“特殊智囊”》《王岐山的28位“特种兵”》等。

3.简洁化表达,力求最大化“信息去冗”

从标题到内容,“政事儿”尽量追求表达的简洁化,有事说事。

在移动端传播,标题吸引关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一篇稿件的打开率和阅读数。有时候,因为标题不够打眼,质量很好的一篇稿件很可能就被淹没在资讯的海洋里。

9月3日阅兵当天,“政事儿”刊发的《天安门城楼上,阅兵观礼老同志的6个细节》一稿,原标题开头是“九三阅兵”,审稿时觉得在吸引阅读上“节奏太慢”,而“天安门城楼”作为中国的政治符号,直接放在标题开头,显然更抢眼。

每天,在稿件发布之前,“政事儿”团队成员都会反复讨论斟酌标题,比如,关键词放在什么位置、标点断在哪里、是用陈述句还是设问表述,很多时候,还会拿着好几个备选的标题,在同事当中先做小范围的民意测验,问大家“哪个标题会吸引你打开”“哪个标题更能勾起你阅读的欲望”,标题改10到20遍,很正常。文章内文与标题同理,尽量讲核心事实和重点的关联事件,最大化“信息去冗”。

三、团队协作:依托整个时政报道部资源和采编力量

虽然头顶《新京报》的光环,但就转型新媒体而言,“政事儿”是一个新兵,“后起之秀”的压力也成了团队锐意进取的动力。

目前,“政事儿”产品固定的团队成员5人左右,从诞生之日起,包括一名报社编委在内,团队成员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政事儿”同样也没有停止发布一天。团队成员都是坐班完成工作任务,经过选题讨论、查找资料、采访、写稿、审稿和编发多个程序。“政事儿”的稿件都经过严格把关,与《新京报》见报稿件一样,实行编辑、部门主编、编委三审制。有些拿不准的选题和稿件,还会请示分管副总编甚至总编辑。

除了相对固定的团队主力人员,“政事儿”依托的是《新京报》时政新闻部的资源和力量,整个部门二十多名记者都可以供稿。而且,他们也承担报纸的日常采写报道任务,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积淀。

因此,除了盘点、梳理和解析,“政事儿”的很多稿件是通过大量采访来完成的,其中,不少是独家采访。第一篇阅读数 “100000+”的《中纪委密集“调兵遣将”,有啥大动作》就是时政线口记者,针对7月份以来,中纪委内设机构和部分驻部委纪检组密集的人事调整,对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进行的专访解读。

四、转型创新:优质内容产品化,新媒体产品“项目化”“品牌化”

“政事儿”依托《新京报》以及时政新闻部的时政资源和采编力量,是《新京报》鼓励以部门为单位运营新媒体产品,将优质采编资源和内容产品化、新媒体产品“项目化”“品牌化”的一个缩影和成功案例。

“政事儿”作为一个新媒体产品,不仅仅只是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其传播渠道和平台还包括新京报网、新京报新闻客户端的“政事儿”频道、凤凰博客“政事儿”频道,今日头条的“政事儿”头条号,以及新浪、凤凰、网易、搜狐、腾讯等各大签约门户。

其中,6月12日在凤凰博客开设“政事儿”频道,10月11日入驻今日头条“头条号”。截至11月25日,凤凰博客“政事儿”频道总访问量逾4000万,今日头条“政事儿”头条号,累计阅读量逾7300万。

在每周的采编例会上,《新京报》高层领导都会总结新媒体项目的数据和业绩表现,“政事儿”的抢眼表现,多次在采编会议上受到表扬。8月份,“政事儿”团队获得《新京报》总编辑奖特等奖,9月底,新京报社长亲自签发嘉奖令,表彰“政事儿”在新媒体转型方面的开拓和创新,奖励“政事儿”团队5万元,成为媒体行业关注的话题。

猜你喜欢
新京报政事京报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政权、政事与朝政
地方政务新媒体要牢记做“政事”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新京报》早期营销策略检讨
现场实时视频直播:《新京报》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实践
视频直播给《新京报》新闻生产带来的改变
《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南水北调报道的新闻图式分析
论明代学术思想体系的建构与分裂
政务微博要多谈“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