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2015-12-01 09:50李志辉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453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有效性目标

李志辉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453000)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李志辉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453000)

一、前言

体育课堂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课程要求了,原有的动作示范加练习的教学方式和单一死板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有效性教学被提上日程。当然,在现行课程标准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课堂模式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运用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大力推动了体育课堂的发展。但是,不难发现,在表面新颖活泼的课堂教学背后,有很多教师舍弃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追求新颖和时髦,忽视了课堂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课堂的有效性呢,如何促进课堂有效性彰显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几个观点。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过程和评价的灵魂,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堂课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有效决定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以防止教学盲目性的出现。首先,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的区别,明确现行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全面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其次,教师要明确课程标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要求,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心理素质提高纳入到教学中来,并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思想和习惯。再次,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阶段得到具体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急于求成。最后,教师要强化目标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都不能忽视总体教学目标,要促进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2.有效设计教学,精选课堂突破口。教学有效性与课堂内容和教学设计息息相关,精选课堂内容和优化设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现行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学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内容的选择性,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性,以提高课堂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首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内容,而这种目标包括参与目标、技能目标、健康目标等,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好课堂突破口,让精选课堂内容得以呈现。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应该注重投掷的目标是以一定的运动方式,运用全身力量将器械投掷抛射以培养学生的身体姿势、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目的,而要选择有突破性的目标,可以以铅球投掷为重点,进行重点教学。

其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效设计课程的开始、准备、基础、总结等各个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目标的实现,不能纯粹为了设计而设计。例如,在学习一些体育项目时,教师往往会将游戏来纳入到教学中来,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有效性,但是需要设计好游戏的时间、程度、效果等等,不能单纯地为了娱乐而游戏。

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行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学会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爱锻炼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很多人不再看重体育锻炼的意义,然而随着全民健身高潮的到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运动的良好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生存奠定了基础。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施游戏教学、互动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等,采用引导方法、动作示范方法、小组合作方法、自主活动方法、集中训练方法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学生爱玩爱动、求新鲜求新奇等心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勇于实践等,并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努力成果,挖掘学生的可贵之处,促进课堂生动活泼性得以凸显。

4.转变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要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等,通过对于学生的测试标准和结果进行评价,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成绩,确保评价的公平公共性得以凸显。其次,要提倡积极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学习目标,只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得到了提高都应该得到肯定和表扬,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等等,进而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黄少寄.浅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6.

[2]沈云峰.新视域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之我见[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11.

[3]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6.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有效性目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