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来临

2015-12-03 07:21阮晓东
新经济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租车经济

文/阮晓东

共享经济时代来临

文/阮晓东

赋予人们消费者和拥有者两种角色,使人们之间的互动更加活跃,在不久的将来,共享经济连成的“网”将会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活着就要消费。眼下,人们日常消费行为正在细微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实体被共享,一种“共享经济”的潮流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产业模式之一。而“共享经济”这个全新的商业潮流在日益成熟的同时,也催生了数千余家具有崭新基因的新兴企业,这些企业在成就自身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共享经济”将拥有产品变为拥有产品的“使用价值”,将人们从“占有”这个商品消费最为古老的命题中解放出来,这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大生产、大消费方式,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共享经济”更赋予人们消费者和拥有者两种角色,使人们之间的互动更加活跃,在不久的将来,共享经济连成的“网”将会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从“合作式消费”到“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现在有多热,看看目前“Airbnb”(“空中出租”)、国内“小猪短租”网、“PP租车”、“人人快递”等各类形式的互联共享经济的发展态势就知道了。以房屋出租平台网站Airbnb和叫车应用Uber为例, Uber在2014年6月初宣布新一轮融资为12亿美元,公司估值上涨至182亿美元,而到了2015年3月,Uber宣布已累计融资59亿,估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Airbnb在2015年3月也完成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较上轮融资估值翻番达到200亿美元。这意味着,Airbnb成为继Uber之后估值第二高的共享经济服务公司。

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是惊人的,其产业的爆发力得益于社交网络生态的成熟、“合作式消费”理念的普及以及2007—201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这种产业的爆发,由于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让产品设计者与监管者承担可预知责任,所以得到了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同。仅以成立于2008年的Airbnb为例,目前Airbnb已经在全球超过34000个城市落地开展服务,在全球拥有超过110万间给用户提供的房子,而这样的发展,Airbnb只用了约6年。而相比之下,根据2014 BTN商务旅行调查数据,当前世界最大的酒店企业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的客房数量为68.7万间,Airbnb拥有的客房数量几乎为洲际酒店集团的两倍。

实际上,“共享经济”的出现并不晚,这种把需求端和供给端有效整合,让社会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的经济形势,早在1978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就曾被人谈及,当时被称“合作式消费”。但之后这种经济模式并未成型。直到2010年,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出版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合作式消费”的兴起》,指出“合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共享方式分为若干阶段。首先表现在代码的共享(如Linux);其次是生活的共享(如脸谱)以及内容的共享(如YouTube)。第四个阶段则是现实世界各种离线资产的共享。美国《时代》杂志当年把“合作式消费”列为未来影响世界的十大理念之一。

而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务管理教授和历史学教授南希 科恩(Nancy Koehn)的眼中,共享经济是指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与服务的系统。科恩认为共享经济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搭车、共享房间、闲置物品交换等,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尤其是通过智能手机。

1978年到2008年,“共享经济”经过了约30年缓慢的发展,却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直到最近的那次国际金融危机,才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生活本质。人们发现,贪婪的物欲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也无需真正拥有,因为匆匆的几十年里,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事物的使用价值,于是,汽车、衣服、沙发、房子、工具、晚餐、甚至技能,都成为共享的目标物。

当“占有”不再是人们最看重的一个价值指标,其重要性让位于环境质量、社会关系等幸福指数;当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人们也就认可了“共享经济”的巨大价值。此时,社交网络生态的日益成熟也赋予了“共享经济”崛起的通道。社交网络从最初鼓励人们共享日志、视频等虚拟内容,到之后共享线下实物,人们忽然发现了一片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如果说传统商业模式的弱点在于产品和服务分配不均,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商品“过剩”,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从而阻断产销链,那么“共享经济”的价值就在于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平均分配,实现了商品价值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形成新的供需产业链。当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人们进行共享的成本时,“共享经济”的爆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提高商品和服务的效用价值。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发达之前,实现共享的成本非常高,甚至高于产生的效用,所以共享经济一直缺乏有效的发展模式。当移动互联网把交易成本问题逐渐解决之后,共享经济的浪潮就到来了,并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中。

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应用应该是P2P租车服务。这种P2P租车服务的愿景很简单,但却非常有价值,因为其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当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将闲置资源共享分配给社区附近的人使用时,一种依靠大规模业余化的无组织力量进行的资源高效速配就完成了。

表2 :国外主要共享经济应用平台

以笔者生活的北京为例,这是一个购车需要摇号,且交通非常拥堵的城市。在北京,购车摇号等1-3年非常普遍,因为没车开而产生的租车自驾需求保守估计有100万频次,加上北京实行尾号限行,超过500万辆私家车里头每天有100万辆不能上路,那么总需求达到200万频次以上,这就是为什么P2P租车一出炉便被众多风投和百姓看好的原因。仅仅两年多,PP租车、友友租车、宝驾租车、凹凸租车等都很快拿到了融资,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易到用车、友友租车、AA拼车也很快被人们熟知。很多人们已经习惯在加班后的深夜,或者是偏僻的出租车不易到达的地区使用这些应用。

除了拉人的车,载货的车一样也可以共享。总部在香港的创业公司“货拉拉”就提供了另一种思路:绕开客运,从货运切入。创始人周胜馥表示公司同样是受Uber启发,只不过平台的两端换成了闲置的货车司机和有送运需求的用户。

Uber和AirBnB的发展起源

Uber是一款叫车应用,用户通过iPhone、SMS、Android向Uber平台发送请求,通过GPS追踪定位找到自己的私人司机,购买私家车搭乘服务。目前,Uber已覆盖全球37个国家的128个城市,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中国内地城市,每个月创造超2万个工作岗位以及数十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该应用估值4年间达到182亿美元,“Uberforevery-thing”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

AirBnB是在2007年由乔戈比亚和布莱恩切斯基设计并开发的应用。当时,他们刚从罗德岛设计学校毕业,急需额外收入补贴房租,于是他们建了一个网页,发布为某设计大会参会者提供休息空间和一份早餐的消息。一位广告公司女职员和一位工业设计师看到消息后,联系他们并预定了食宿,后来这两个人就睡在了他们厨房地板的气垫床上。因为这次偶然的成功,他们开始尝试建立一个网络平台,目标是让租住私人住宅像预定宾馆房间一样简单。AirBnB目前已承接了房屋、城堡、汽车、快艇,甚至雪屋(爱斯基摩人的房子)的租赁,并且扩展到院子和车道这样的空间。

货拉拉共同创始人及总监(中国)邓康乔表示,他们有C端和B端两类用户,前者主要是为了搬家,但行李、家具不多,用不着找专门的搬家公司,通过货拉拉联系一辆小型货车即可;后者主要是批发市场的小商户,他们的送货频次很高,每天至少需要出一趟车,比起以往逐个相熟的货车司机去沟通时间,现在打开手机软件就可以下单叫车。由于多个城市对货车有限制通行的交通管制,货拉拉只能主打同城货运。邓康乔表示,在香港,公司每天的订单量能达到4000-5000,在内地市场刚起步,目前覆盖广州和深圳,月订单量在2000左右。

除了车,还有车位,有车族在享受驾驶快乐的同时,还在为无处停车而烦躁不安。他们经常开着车在公司或饭店周围转圈,只为给爱车找个可以临时安置的地儿。如果所住的小区人多车位少,停车就更是个麻烦事了。一项在纽约上西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居民每年为停车要多行36.6万英里,大城市里的车位已然成了稀缺资源。目前一个新的网络应用ParkingAuction有望搞定这一麻烦,因为该应用惊人地做好了空置车位的资源配置。ParkingAuction可以让主人可以在开车离开车位后迅速报价,急需车位的司机通过付费找到该车位。

实际上,不仅是车,可以共享的还有计算资源、办公场地、劳动、奢侈品、钱、时间、宠物甚至餐桌。共享经济从出生那天起似乎就与老百姓有着天然的联系,要不然怎么这些这么接地气。

当你需要计算资源的时候,你不需要购买电脑,因为已经有人把闲置的计算资源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资源池,让有需要的人插一根线就可以汲取。有一天你会发现,只有进入计算世界的ID和密码是你自己独享的,其他的都是共享的。

当你需要办公场地的时候,你不需要租用人员和写字楼,因为亚马逊的云服务已经让企业的前端越来越轻、后端越来越强大。有一天你会发现公司对办公场地的要求越来越灵活,写字楼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当你需要奢侈品的时候,你更不需要豪掷千金去买一个女性包包,同样的钱,你可以用一个包包的钱共享“买”几十个,换着用,因为和你有同样需要的人也在等待互换奢侈品。在不久的将来,你发现奢侈品的消费观念已经快速更新,人们更喜欢租用奢侈品。

而目前最火的P2P借款平台,也越来越走向大众,这种渠道门槛比银行低,能服务更多的个人和小企业;中间成本极速度快的借款平台,在实现资金和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同时,也放大了互联网和资金的价值链,海量、实时、低成本、小单就是其最大的的优势和魅力。

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

“共享经济”平台实现了将个体的闲置资源(床位、汽车、车库、乐器、厨房用具等资产)出租赚钱,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如今被《经济学人》《福布斯》等主流媒体,称为“协作经济”“点对点经济”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一定会对原有的商业形态产生冲击。想一想,如果消费者少购买30%的新产品,并且相互共享30%的旧产品,这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将不言而喻。虽然目前来说这种冲击不一定是革命性的,但必定会带来深远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共享经济”平台将给大生产、大消费的原有消费模式带来冲击。因为共享经济将每个人都赋予了消费者和拥有者两种角色。

从空间延伸和经济利益上考虑,共享经济扩大了交易主体的可选择空间和福利提升空间,使供求双方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发布自己的分享物品或需求物品(或者技能、时间、金钱),增加了可选择的交易对象,并使交易对象掌握了更多交易信息,这就避免了欺诈性不公平交易和交易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了交易质量,有利于促进双方福利的增加。同时,因为“共享经济”主要通过在一个城市中的陌生个体之间进行交换,这种模式有助于缩短人们之间距离,并提升人们之间的信任度,让“诚信社会”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如果从“诚信社会”引申出去,“共享经济”所串起的是社会上日益隔阂的人际关系和阶层隔阂。信息的共享、物品的共享,乃至于时间和金钱的共享,可以弥补各个阶层之间的距离,创造更大的和谐氛围,推动人际关系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可以更好的改善生活。

人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发展。“共享经济”恰恰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活动,推动共享经济发展也就是推动人际关系发展和社会进步。

共享经济所改变的,还有人们对产权观念,以及人们“物尽其用”和节约消费的理念。人们借助网络平台,出租或借用东西给自己不认识的人,从根本上扩大了人们分享的人际圈,教会人们如何分享与合作。从产业运行模式方面,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大规模生产,排浪式消费,大规模浪费,大规模扔掉”的供给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和交易关系。实现了消费模式从“扔掉型”转变为“再利用型”。 而通过对闲置个人物品的最大化利用,也可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生态资源紧张、劳资矛盾、收入分配不公、邻里冷漠是制约多数城市发展的普遍难题,让“绿色地球”和“循环经济”变成现实。

此外,从就业模式上讲,共享经济还能将经济生产中的诸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分类、加工、购买和销售,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共享经济改变了企业的雇佣模式和劳动力的全职就业模式,给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一种全新的在家谋生方式。从而使社会成员成为自由职业者和兼职人员的混合体,使全社会成为一个全合约型社会。

共享的魔力:规模和底线

共享经济正在全球蔓延,而中国则是共享经济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市场。在目前,共享经济平台的经营者想要盈利不难,但是平台经营者仍需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中之一是规模,另外一个是底线。

规模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共享规模越大,才能正向获得更多的共享资源,也才能将响应速度和服务价格都做到最优,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使用,进一步把规模推向更大。共享规模越大,价值链也越长,并且可以形成有巨大含金量的“大数据”。

比如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闲车短租平台Uber,已经带着大数据的概念驶进中国来掘金,并吸引了百度作为合作对象。可以想象的是,Uber拥有的几百万辆汽车的数据,加上百度地图、百度钱包以及巨大的入口流量,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合模式。正如李彦宏所言,Uber属于“行”,而衣食住行的整体即是“服务”,“行”理所当然是“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百度作为媒介的痛点,此前用户无法从百度的服务中实现“到达”,即百度无法完全“连接人和服务”,Uber或许能改变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拥有海量大数据的Uber可以让人在闲暇的时间为人代买早餐、代买蛋糕、代送快递等,在你锻炼的同时,你甚至还能代人遛狗,这是一种多么有前景的行业。

但是要共享,还要守住底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共享,一旦共享的事物涉及个人隐私和价格排斥,那么将激起人们的强烈抵制。

比如小米的WiFi分享和车位短租MonkeyParking就都是失败的案例。

小米曾经在2013 年9月宣布MIUI系统的一项新功能“WiFi分享”上线。只要某个小米用户进入覆盖WiFi的场所,选择一键“分享网络密码”,就能帮助其他用户直接连上加密WiFi。根据当时雷军PPT上展示的数字,小米服务器上存储的公共场所WiFi密码达到32万个。但是这项功能一经公布就遭到非议,不少人认为这项功能是“超出底线的行为”,侵害了网络安全和他人财产。仅仅两天,小米官方公开表示,即刻停止MIUIWiFi分享功能,并已销毁服务器上用户分享的所有WiFi密码。

车位短租产品MonkeyParking则是一款来自意大利的临时车位分享应用,曾被称作“泊车版Uber”。其运行原理是某一车位占据者在开走车辆前,向MonkeyParking平台发布停车位“启示”。周边需要停车的用户看到这启示后展开竞拍。竞拍者可在5、10、15、20美元四个价位出价,价高者得。但是这样的共享模式却引起了诸多争议,MonkeyParking正面临着各种诉讼,一位律师就表示,“这款应用本身是非法的,因为它造成一个掠夺性的私人停车位市场。”由于这款应用将低收入群体置于一个比较不利的地位,在这个平台上,共享经济模式更像是一个“小圈子”的游戏,而把脆弱的低收入群体排除在外。在意大利某些地区,这一应用已被强制下架。

由此来看,共享经济的精髓在于互通有无,而不是变相拍卖。在共享经济的时代,企业有大量机会抓住商机,但更要守住市场与法规的底线。

猜你喜欢
租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日本人租车为午休?
抢占消费者心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租车背后的“学问”
分享经济是个啥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网络“卖”豪车为骗钱 租车玩倒卖被判刑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