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识别蓬勃兴起

2015-12-03 07:21文/海
新经济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指纹识别虹膜人脸

文/海 川

新型生物识别蓬勃兴起

文/海 川

我国生物识别技术产业仍处于成长初期,技术上还有待完善,一旦获得推广,爆发性和空间潜力巨大

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对于生物识别这种前沿技术,如果你只知道传统的指纹识别,那就有点OUT了。

3月16日,马云在全球最知名的IT和通信产业盛会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向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副总理马凯,演示了支付宝的Smile to Pay人脸支付技术。为了证明刷脸支付有效,他还特地为嘉宾从淘宝网上购买了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

据了解,这项崭新的支付认证技术由蚂蚁金服与Face++合作研发,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取代传统密码。

所谓生物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而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根据具体的面貌特征信息进行判断。并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识别每个人身份的目的。

近几年,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需求日渐增多,在此推动下,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2002-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平均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60多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100亿以上。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达到98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250亿美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指纹识别占生物识别技术的份额最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66.9%降至2013年的60.1%,预计到2020年将下降至52%左右;而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则增长迅速,2020年比重预计分别达22.4%、9.6%、6.4%。

生物识别应用广泛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除了应用于最普通的门禁、考勤系统,还将大量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安防和个人消费领域。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手机上储存的信息越来越多,移动支付的运用也与日俱增。人们开始担忧病毒入侵、信息泄露、密码被盗的风险,也令许多人对移动支付心有余悸。而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比如指纹支付、人脸支付,是现在移动支付发展的主流趋势。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热衷,最主要是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作相应的技术储备,目前相关的具体产品正在筹备中。刷脸支付的正式面世,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做到,一个人发型变化、常规化妆、一定程度的胖瘦变化、老化,都可以被识别出来。但是,一旦变化太大,比如整容前后,判若两人,那计算机也无能为力。双胞胎的话,则需采取双因子的方式增加准确性,比如加一层指纹或者密码验证。

近年来,作为公共场所的医院,“医闹”事件频频出现,安防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安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都一家医院为防“医闹”,安装了一套具有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即使在夜间也能看清人脸和识别100米外的车牌。

基于镁对于作物的重要作用以及镁肥市场需求,2016年9月,德国钾盐集团(K+S Group)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成立IMI国际镁营养研究所,由张福锁院士领导的国际镁营养研究所,以科技小院、全国镁协作网和全国养分管理协作网为依托进行镁肥的效果示范及其传播连接农业需求和肥料供应。同时,与国际上其他植物营养研究及化肥组织(如IAPN、IFA等)进行长期合作,致力于镁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

此外,生物识别技术还可与本地生活服务结合起来,应用于电商O2O领域。试想一下,如果你需到餐厅用餐,进入餐厅大厅后,就会有服务员迎接,并将顾客引导到自己喜欢的座位,或在预定的包厢中,会针对性地向顾客推荐喜欢的菜品和饮料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的用餐体验或许会令顾客提升不少满意度。

如果哪一天,人们从上班到消费,能够省去打卡、银行卡、信用卡、钥匙等实物环节,而仅仅只是靠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特征来识别和支付,那就太美妙了!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这些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目前,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及虹膜识别是生物识别的主要技术,各技术均有自己的优缺点,这意味着各技术运用的具体场景也都有所差异。虽然我国生物识别技术产业仍处于成长初期,技术上还有待完善,一旦获得推广,其爆发性和空间潜力巨大。

企业布局如火如荼

“安全需求是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继指纹识别技术首次在iPhone 5S上应用后,最新消息称,微软新旗舰Lumia 940将采用虹膜扫描技术,或搭载虹膜扫描识别功能,以提高手机安全性,而其它科技厂商也在陆续跟进。

在蚂蚁金服内部,有一支专门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神秘团队,名叫“柒车间”。重点研究六大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掌纹、声纹、人脸四种生物特征及笔迹、键盘敲击两种行为特征。目前,支付宝的指纹支付已上线,键盘敲击也已应用于其安全风控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则是该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

此外,安防类公司对这项技术的兴趣也很大,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都将其作为前沿技术加大投入,此外,赛为智能、汉鼎股份、汉王科技等公司也一直在跟进。

虹膜即人眼中黑色瞳孔和白色虹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人出生八个月后,虹膜发育即进入稳定期,终生变化很小;虹膜具有丰富的细节特征,能提取出200多个量化信息点,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眼睛虹膜是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甚至一个人的左、右眼虹膜都是不同的。虹膜识别即利用虹膜自身的唯一性和稳定性进行身份识别,比指纹、掌纹、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更快速、更稳定、更安全,识别精度非常高,误识率极低,仅有10万分之一。具有非接触识别、用户体验性好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规模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新一代虹膜生物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港口、海关和大型场馆等的安检通道,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金融机构、涉密场所、煤矿、监狱和重点区域等的门禁系统,以及网上交易和受控计算机登录等密钥系统,并能方便地集成到其他大型安防系统中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效的防控,是航天科工“大防务、大安全”军民融合发展理念下重要的高科技产品之一。

国际企业生物识别技术最新进展

除了苹果和微软已介入生物识别领域,其他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抢滩,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高通的超声波读取指纹。从蝙蝠身上获得灵感,高通Snapdragon Sense ID 3D 指纹技术能够通过超声波技术来读取指纹信息,也就是说,不管你的手指放在手机上的任何位置,这项技术都能通过玻璃显示屏,金属或者塑料外壳来“感知”到你的指纹。即使用户手指上有汗或其他液体,超声波也能够监测到用户指纹,这一点要强于苹果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预期配置这项技术的智能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问世。

2IDEX公司的嵌入玻璃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器。通常,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显示屏下,但是IDEX推出了一种“植入”玻璃中的传感器。这家公司称,这种设计将提高指纹扫描的准确性,显示屏和指纹扫描器都将成为智能手机设计的一部分。为了能够让IDEX 传感器嵌入玻璃中,IDEX表示,玻璃厚度应该在0.5-0.7毫米之间。目前应用在三星最新Galaxy S6和 S6 Edge中的玻璃厚度为0.4毫米,因此IDEX传感器目前还无法在此类设备上使用。

3富士通的虹膜扫描识别。富士通推出的虹膜扫描技术能够让用户使用眼睛来解锁智能手机。这家公司称,借助红外线扫描器,这项生物识别系统只要求智能手机用户眼球盯着手机显示屏就能解锁手机。用户还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登陆应用软件或者网站。此外,对于企业用户,虹膜扫描技术也能带来“益处”。如果你在工厂,医疗机构,或者其他需要让你佩戴手套的场所工作,就现在指纹解锁技术而言,还根本达不到手指隔着手套来解锁设备,但是虹膜扫描就无须担心此问题。这项技术依赖于红外线和IR摄像头来扫描眼球,因此即便是在黑夜,这项技术也能正常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在2015年将虹膜扫描器引入到商业设备中。

4英特尔的脸部扫描识别器。英特尔True Key 技术使用人脸来进行身份识别。这项技术不光能够让用户不用再记密码,同时它也能让用户通过设置多重安全因素来提升安全等级。True Key是一种兼容多个平台的技术,它支持Windows, Mac, iOS, 安卓,Chrome以及IE。目前,这款软件已经进行测试。

5日立的指纹静脉识别器。日立推出了全新指纹静脉传感器VeinID,用户只需要在扫描器上挥挥手臂,或者手指就能获得认证,这项技术在进入飞机场安检区、大型体育场、甚至办公室大门时非常有用。这套系统能够在一分钟时间内对70个用户进行识别。跟传统的指纹扫描相比,日立指纹静脉扫描在速度和准确率方面都高出一筹。这家公司表示,这套系统的出错率在0.0001%左右。目前,小型版指纹静脉传感器已经应用在PC上。日立VeinID 目前已经被巴克莱银行用来进行安全登陆。大型体育场也将很快使用这项高科技来替代门卡、密码来“放行”。跟指纹静脉传感器相似的就是掌纹静脉传感器,其中典型代表就是PalmSecure,后者已经被富士通应用在部分企业级笔记本上。

6Bionym公司的心跳识别器。Bionym推出的Nymi 可穿戴设备能够识别佩戴者独一无二的心跳,并据此来让他们解锁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前提是,用户首先需要戴着可穿戴设备来纪录心率,用于以后的身份识别。如果用户心跳由于紧张加快,也无所谓。心跳对一个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Nymi监测的正是心电图波来识别用户身份。这项技术目前已经被英国哈利法克斯银行(Halifax Bank)所采用,用于其客户登陆银行账号。

猜你喜欢
指纹识别虹膜人脸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有特点的人脸
三国漫——人脸解锁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电子寄存柜设计
指纹识别技术综述
基于大容量指纹识别的实时身份认证系统
基于线阵CCD的指纹识别实验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马面部与人脸相似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