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积累、运用,学好生字”

2015-12-04 19:55金蕙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低年级运用

金蕙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密切联系。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尝试以“在情境中,积累、运用,学好生字”为主题的三实践二反思形式的学科研究活动,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低年级;情境活动;运用;三实践二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活动的背景和意图

(一)现实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里的第一条就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业绿色指标的导向,使得我们要加强学科的校本教研,帮助教师确立“工作就是研修,学习就是成长”的思想,以课例研究为主要的形式,加强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坚持以“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三位一体的”的研修模式,同伴互学,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提高。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养成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本次教研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小学低年级学生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但常常由于识字的问题,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密切联系,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面对众多的教改经验和异彩纷呈的教法,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尝试以“在情境中,积累、运用,学好生字”为主题的三实践二反思学科研究活动,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课堂有

效性。

(三)期望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借助学过的拼音正确认读生字,进行拼音的复现巩固;在语境中,能利用多种学过的方法理解、积累并试着运用新词;在理解课文的主旨后,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在生活中的行为。

二、活动的实施和方案

(一)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在情境中,积累、运用,学好生字”。

具体目标和要求:(1)在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拼音的复现巩固学习。(2)如何结合语境,合理地指导学生调用各种感官、利用各种学过的方法学习生字,积累并试着运用。(3)如何做好朗读的方法指导和训练。(4)能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指导是否有形。

活动方式:集体备课和听课、反思相结合。

基本流程:二年级备课组老师参与集体备课。三位老师依次分别进行课堂实践,每次实践后,集体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观察的点,上课老师进行反思,观课教师进行研讨;修改教学方式和环节后,再次进行教学实践;第三次实践学科组大组活动;三次实践后,进行活动总结。

(二)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备课组活动,根据研究主题,讨论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

整理阶段:10—11月,各位教师在反思后,着手进行资料的规整。

三、活动的分析与启示

(一)活动的成效

第一轮由二(1)班老师执教。大家觉得比较好的是教师在字词教学中重视拼音的巩固,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整体复习,提示学生关注易混淆的字母,如教学生字“疲、萍、取”时,复习声母“p、q”;教学“泄”时,复习巩固易混淆的复韵母“ei”和“ie”。课文的理解方面,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

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语言不够生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粗糙”时,让学生摸沙皮纸谈感受,学生只能单方面理解粗糙就指表面不平整,不光滑;理解“泄气”时,创设的情境:“如果你做的板凳这么粗糙,你会怎么想?”比较单一,学生的想象比较匮乏。另外,老师的提问指向性不够明确。如:让学生找找小刺猬称赞了小獾什么?老师原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小刺猬称赞小獾时说的话,但是学生有的用自己的话回答,有的只找到一部分。

基于此,在二(2)班老师执教第二轮时,我们进行了修改。揭题学习词语“称赞”时,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赞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两位先生,先生们非常谦让,所以第一个先的最后一笔是竖提。这两位先生坐在宝贝上,贝字底最后一笔是个点”。理解“粗糙”时,用一块表面不光滑的木板代替沙皮纸,再让学生摸摸桌面;理解“泄气”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如果你做的板凳这么粗糙,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通过三方面的联想能更好地理解“泄气”。另外,老师的提问指向性更明确一些,让学生找小刺猬称赞小獾时说的话。

在这次的执教过程中,我们又发现,老师很卖力地指导学生读好“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但学生却没有特别好的表现。“疲劳”一词教学时,学生对小刺猬的辛劳感受不深。

因此,在第三轮的执教中,我们又进行调整。在指导朗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句子时,重点关注“一个比一个好”,出示三张小板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三张板凳的不同,从而体会“一个比一个好”,进而读好句子。理解“疲劳”,感受小刺猬的辛劳,则是联系上下文找出了课文中的两个句子“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和“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通过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清晨”“傍晚”,感受小刺猬摘苹果时间久及辛劳。endprint

(二)主要经验

通过这次的课例研究,我们发现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有效地识字。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结合并各有侧重。

要重视拼音的巩固,根据学生的实际整体复现,重视学生关注易混淆的字母。要关注规律性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汉字有着表音表义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一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根据课文生字的特点,将同一类的字或有密切联系的字归结在一起,随机总结规律。方法各不相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字义词义的理解要结合语言环境,采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教师充分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有些词的理解则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很快融入角色中,体会人物心情,正确理解词语;有些词的理解则可调动学生不同的感官,运用了比较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

不足之处是对于朗读的指导训练和行为的指导,落实不够。

总的来说,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处理好生字词音、形、义三者的关系,并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为理解和表达打好基础。学科组的活动要做到不同年段和整个语文组相结合,是比较不容易的,但其实是对所有老师的教学行为都有指导意义的。正所谓教法是相通的。

(三)进一步的思考

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不能“教而不思”。为了大面积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达成绿色学业指标的要求,学科组要多开展在实践中反思、提高的学科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能在研讨的状态下工作。在各个主题的研讨活动中切实地分析成败,寻找失败的症结,探讨方法和规律,探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在扎扎实实的校本教研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于魁荣.写字学科的育人功能[J].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2(2).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级运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